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丁从他和鲁思的第一次见面就坚信他的浪漫爱情并努力从一个粗鲁的水手转变成为一名作家,一个名人,爱情是促使他成为一名超人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当马丁得到世人的承认,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他却开始与社会格格不入。带着对所谓的爱情的失望,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在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视域下,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哲学王"与"超人"思想进行研究,发现"哲学王"思想代表着外在的形式与秩序——日神精神,"超人"思想则体现了对生命力的肯定——酒神精神。到了现代主义晚期,文学作品中出现哲学王与超人形象相结合、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相结合的特点,这不仅反映了时代特点与思潮,也预示着希腊精神即将得到复兴,真正的艺术将会拯救时代危机。  相似文献   

3.
李广元 《新天地》2011,(11):190-191
现行的三种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人民版都强调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且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而岳麓版则语焉不详。但同样是高中教材又讲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苏俄)或当前的中国也有经济危机。教材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应如何给学生加以解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来认识经济危机的问题?经过分析,本人认为经济危机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姓“市场”。  相似文献   

4.
《西河诗话》载:曹能始先生《得家信》诗:"骤惊函半损,幸露语平安。"以为佳句。一客谓:"‘露’字不如‘胜’字当。大抵‘平安’注函外,损余曰‘胜’,若内露,不必巧值此字矣。"人以为敏。余独谓不然。"胜"字与"半"字不相叫应,函不过半损,则剩者正多,不止"平安"二字。"幸露语平安",正是偶然触露,所以羁旅之情,为之惊喜耳。若曰不必巧值,则又何以知其必不巧值耶?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索洛古勃是敢于对自己民族"刨根论劣"的伟大作家,他们塑造了反映本民族劣根性的典型性格:阿Q与彼列多诺夫。两者有许多共性:明显的精神胜利倾向;愚昧无知,信守正统;强烈的自愿为奴意识;毫无特操;卑怯;盲目地崇尚暴力。两者的差异也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是一为"卑怯的‘末人’",一为"卑劣的小鬼"。同时,鲁迅的"狂人"与彼列多诺夫也有明显的可比性:都是被迫害狂,但彼列多诺夫同时又是迫害狂。"吃人"与"告密"是《狂人日记》与《卑劣的小鬼》两部作品的关键词,也是两个对应的意象,它们包孕着甚为深刻的文化内容;同时两作又都深蕴着"救救孩子"的深意。两位作家在用多种创作方法塑造民族的典型性格时,都给与人物的生成环境以充分的描写,从民族性格的否定性出发,进而彻底否定了性格的生成环境,从而昭示出未来革命的必然性乃至暴烈性,尽管鲁迅写的是一场失败了的革命,索洛古勃是在以后的《创造的传奇》中更为全面地预言了革命。  相似文献   

6.
波尔多名庄酒在中国迎来的是“盘整”还是“拐点”?酒商究竟是一如既往地选择名庄酒进行囤货、备货?还是趁机放盘,转向其他国家的名庄酒?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民工艰苦朴素的作风,在他们身上已经很难寻觅。他们习惯于跳来跳去,在他们眼里换工作就像换衣服一样,随季节而动。简单地讲,炒鱿鱼的对象是我们。”一位外资企业的老总在谈及“民工荒”时这样评价他的员工。“是的,我们是在换,但那都是有原因的。工作环境不好,工资低下,社保难落实,生活枯燥,这都是让我们离开的原因。企业为什么总说我们不敬业,而不去考虑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一位工作了四年的制造业女工在回击流言时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8.
季余 《中华魂》2010,(2):22-22
当年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即将陷于低潮的时候,资本主义的“领头羊”们简直高兴得难以自持,以为“莫予毒也已”.天下是他们的了。孰料好景不长,资本主义接连出现危机和震荡.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弄得他们手忙脚乱。更严重的是.不久他们即惊愕地发现,社会主义并没有被他们“不战而胜”,不单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中国傲然挺立.而且就在他们的萧墙之内,社会主义思想也是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9.
鲁迅最初使用“中间物”一词,是他在1920年翻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部分时所选择采用的一个语词。从其最初的语境看,为中国将来出现“真的人”做准备,是鲁迅“中间物”概念的核心内涵。在此意义的形成过程中,纠结着进化论思想与尼采“超人”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应用型人才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就《国际商务谈判》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柏克 《山西老年》2014,(6):35-35
竹子自古称“林”,那它属于树类吗?草木之别,关键是看有无“年轮”。木本植物每过一年,茎干横断面便增添一圈同心轮纹。然而,剖开竹子,里面却是空的,依此可以判断,竹子应该是“草”而非“树”.竹既是“草”,茎干为何长得如此高大呢?  相似文献   

12.
"皇阿玛"张铁林受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目前已经开始工作。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皇阿玛当院长"事件虽然尘埃落定,但关于名人与高校应否"联姻"的争论尚未结束:高校聘请名人当教授,是教学需要还是为了装点门面?名人进高校,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娱乐圈外的另一场"秀"?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12,(25):30-30
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益丰社区居委会日前将辖区里的益丰街芳草八巷巷口“封”了,加装了大门门禁系统,还贴出通知,要花10元钱办理一张IC卡才能出入。居民不乐意了:“这好好的路,为什么要设门禁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合作共赢的长期而宏伟的贸易目标,谈判者在问题的处理和语言的使用上都应该灵活使用“礼貌原则”,包括“称呼准则”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赞扬准则”“谦虚准则”和“贬己尊人准则”营造和谐的谈判氛围;“文雅准则”及“求同准则”化解分岐和矛盾;“求同存异准则”照顾对方的面子;“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寻找自己和对方的利益补偿;“一致准则”及“同情准则”建立和谐同一的利益共同体,最终成为奉行“德、言、行准则”的君子赢家.  相似文献   

15.
穆子 《中华魂》2010,(8):31-31
日前,某省省委书记冒着严寒到某市人力资源市场微服私访时,以一个普通应聘者的身份,向一家广告公司即兴求职,因年龄大而遭拒。省委书记不无感慨地说,40岁以上找工作很难,50岁以上就更难.所以我们要更多关心“4050”人员就业问题。(新华网1月9日)  相似文献   

16.
对屈原《离骚》等作品中的"芳与泽其杂糅兮"诸句,古今学者的解释存在分歧和矛盾。本文支持王逸以来释"芳与泽"为芳香与润泽的观点,并分析了解"泽"作与"芳"相对的污秽、垢腻之类义项的释意的错误原因,指出其思路与前提本不确当,可以视为读懂古书、解决某些字句训释分歧时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艳阳天 《华人时刊》2005,(12):41-44
NEET 是英文 Notin Employment,Educationor Training(意为不工作,不上学,不受训)的 缩略语。“NEET”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既不升学也不工作,也不参 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有一个谜语打一类人群,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 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谜底:啃老族。 “啃老族”在中国是个新名词,同时也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 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不工作,仍依赖父母的年轻人。 在本文中,这两个名词代表同一族群。  相似文献   

18.
曹薇 《社区》2011,(32):19-19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的头号智者。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总结出的用人之道,不仅全面、深刻,而且可操作性很强,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察己今 《社区》2008,(11):58-58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最近成了“红人”,继河南省鹿邑县5月22日举行老子公祭大典后,甘肃省临洮县有关方面近日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并拟定于今年5月召开“老子文化节”.  相似文献   

20.
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二.二六”事件,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制、经济和对外战略的“举国一致”;同年发生在中国的“双十二”事变,也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退让。日本当局无视中国政局的变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事变引发远东全面战争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