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纪岚 《北京纪事》2013,(7):75-77
北京城是一天天扩大的,我每天都看着从前周围的荒陌土地被开拓战一条条宽阔的大道。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了一座座工厂或高楼大厦。北京的地名中有许多都带着“村”“庄”或“店”。那些地名带着乡野空旷的气息。北京有两个八里庄,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我上中学时.我们家搬到城东一带,离东八里庄很近。后来我的工作单位也在那附近,我的许多同事和同学都生活在那里,许多的故事也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
刘心武 《社区》2009,(5):29-29
“最疼我”的是母亲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那时父亲在北京的一个国家机关工作,除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都是早出晚归。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  相似文献   

3.
吟秋 《社区》2008,(24):60-61
20世纪70年代,北京一些部队大院、部委机关放“内部电影”,电影票严格控制,有的还与级别挂钩,老百姓很难拿到。当时我在北太平庄一所中学当老师,附近北京电影制片厂、新闻电影制片厂、电影洗印厂、新影礼堂算是离“演艺圈”很近的地界。有学生家长在新影工作,有老师是新影家属,毕业的学生不少在电影行业工作,于是我经常有机会能看到“内部电影”。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东莞成为第15个“双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凝练出“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在“双万”背景下,以东莞社会民俗事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采访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东莞城市精神与社会民俗互为作用的关系,为保护与传承具有东莞特色的优秀社会民俗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与东莞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黄尔有人形容东莞乡镇企业经济以“几何级数”增长。这话有一定道理。从1980年到现在,东莞乡镇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以年递增30%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5万家(80o是“三来一补”...  相似文献   

6.
张裕坤 《老友》2013,(11):43-43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北漂”,说的是那些在北京打拼的外地年轻人。我已是花甲之年的老太婆.本不想再打拼什么,却没想到因为儿子的缘故.我也被裹抉着做了“北漂”,但我是“漂”在儿子家。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漂”在北京——工作、买房、结婚、生子。小孙子的出生,给我出了道难题。儿子打电话对我说:“妈妈,您老也来北京住吧,这样既能旅游,顺便还能帮我照看孩子。”我心想,搞反了吧,应该是既能照看孩子,又能顺便旅游.  相似文献   

7.
孟昭奕 《社区》2008,(29):32-32
老北京人乐意在“煎饼”后边缀上“果子”两个字,我想大概是北京人喜欢讲个儿化韵,“果子”里里外外透着那老北京口音的韵味。煎饼果子摊儿现如今在北京城里的街头巷尾还是能觅到其踪影的,但是很少见到小时候推个玻璃窗作坊车流动叫卖的那种了。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心理失衡和社会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1月27日《南方周末、百姓茶坊)上的一篇短文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女性作者.对《北京青年报)1998年3月14日报道的一件杀死刚出生3天的有生理缺陷的儿子的事件发出惊呼:“太可怕了!”“据说,这杀子的李某生于安徽农村,北京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北京某新闻单位做编辑工作。”作者断言:“我们只知道有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如何贫穷,学习如何努力.总是不断自登学位的高峰。工作又都很勤奋,但在人格、心理等精神方面,往往不健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我并不同意这位作者的观点,但这篇短文却使我对通过升学进入城市的农村青年的…  相似文献   

9.
吴惟 《北京纪事》2011,(7):90-93
10多年来,我采访拍摄北京民间艺人百余位,“聚元号”弓箭铺就在其中,后收入民间艺术知性之旅《手艺北京》第一集。一晃6年多过去了,今日的“聚元号”有何变化?我带着这个问题重返弓箭铺,作了追踪拍摄。  相似文献   

10.
偏见     
《阅读与作文》2007,(7):23-23
我在一家外企工作,老板是一个来华居住10多年的美国人。工作的时候严谨认真,可下班之后也能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因此深受大家喜爱。美国老板有两项引以为傲的优点总是挂在嘴边:一是能喝北京的二锅头,其酒量今一般中国人望“洋”兴叹,更别说外国人了;二是自认是个北京通,认为自己的京片子非常标准。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9,(33):33-33
我认识一位普通的老工人,一直在北京的粮农口工作。一天,他无意间跟我谈起,他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出国”。原来,作为新中国的援非人员,他与他的同事们远赴赞比亚,帮助非洲兄弟修建粮食加工厂。回想当年,完全不是像现在出国那么舒服,  相似文献   

12.
城市信息     
《中国农村》2009,(8):76-76,78,79,80
Hardrive品牌登陆蓝色港湾演绎欧美风情;东莞喜来登大酒店休闲高尔夫自“游”行;“AFU”系列香薰护理品优惠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恒大慈善万人行”正式启动;孟子焱:我的音乐风格只叫C&P World等。  相似文献   

13.
4月2日,农民工王德胜踏上开往武昌的列车,离开了他工作4年的东莞市厚街镇。出发前一天,他从东莞社保中心取回了此前两年缴纳的社保资金,不到2000元。“像城里人一样拿养老金退休”的梦想也就此破灭。  相似文献   

14.
“高房价让我家三代人都成了‘房奴’”,2006年刚从外地调入北京某事业单位的罗先生提起消费直摇头,“我调入北京后,贷款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房子,等我儿子工作了,  相似文献   

15.
人心的尊贵     
梁晓声 《社区》2012,(32):20-20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6.
唐塘 《社区》2008,(1):56-57
记得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于是许多人对“符号”产生了兴趣,似乎符号与自己的居住、生活、工作越来越近了。符号是什么?符号就是可以让人看到了就能记住特征的东西。那么就目前来说,我以为,北京的符号应该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符号——福娃。  相似文献   

17.
晓蓉 《21世纪》2010,(1):28-29
刁静,多伦多大学2003级MBA毕业生,可以说是众多成功回国者的一个典型。她的言语中充分流露出她那种自信及优越感。“我回流,从来不是我找工作,而是工作来找我,我来选工作。”刁静现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同时自己也在北京开设公关公司。  相似文献   

18.
盛会 《社区》2012,(21):4-4
近日,微博上的帖子《为了同乡》密集受到关注及好评,广东东莞虎门镇新湾社区的邓丽萍因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社区居民自编自排节目筹善款,证实了一场“草根”义演的巨大成功。截至5月21日上午,该微博已经被转发多次,近30条评论称感动得“泪流满面”。(《东莞日报》5月22日)  相似文献   

19.
张振旭 《可乐》2011,(7):3-M0002
一次,侯耀文到北京体育馆表演单口相声。“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功夫,我的强项就在唱功上。我的裘派唱得最有特色,我的演唱声震九鼎,余音绕梁。”“采一段,来一段……”台下人群高喊。侯耀文抖抖袖子,拉开架势,刚要开口学唱,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体育馆内的灯“啪”地熄了,台下一片骚乱。侯耀文机智开腔:“我说我不唱,大家非让我唱,这下可好。  相似文献   

20.
工作之余,我们这些当媳妇的凑到一块,唠完了各自的心肝宝贝,很自然地就讲起了婆婆。每当这时,我便不再开口。工友小高问我:“小王,看来你婆婆对你挺好,从来没听过你讲婆婆。”我笑笑,仍未开口。我的公公婆婆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我结婚时,公婆的社会职务和家里的经济条件是屈指可数的,可是,却没有迎送的轿车和“摆几桌”的阔绰与热闹。当时,公婆也有老同事老部下在北京、上海,我和爱人商量去旅行结婚。可婆婆说“不好打搅人家,要考虑影响”。结果未能成行。因此,为结婚的事,我曾不止一次地委屈得掉眼泪,心里对婆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