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绘画艺术对创造力的开启和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应是当代大学生潜能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想象是大学生提高创造力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从而为其创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创造力是拔尖人才不可或缺的共性特质。对个体创造力理论进行深入探析,旨在为我国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启示。首先,在厘清个体创造力重要机制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创造力理论与其他创造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重点论述了拔尖人才个体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价,使用发散性思维测试以及社会效度检验方法等来建构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标准。最后,为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以下建议:一方面,要通过设计系列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发散性思考,激励并明确强化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除了需要重视发散性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还需将批判性思维和评价技能等纳入其中,发散性思维和判断性或评价性思维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5.
创造力是科技、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富挑战性的竞争力和最有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和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个国家的创造学研究水平和创造力开发规模成正比递进关系。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国民创造力开发 ,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组织创造力是个体、团队、组织层面创造力交互作用的多层次构念,是创新和创造力研究的一个新领域。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总结组织创造力的相关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创造力及其相关的组织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提出组织创造力的多层次构念,评述组织中个体、团队、组织层面创造力的测量内容与方法。最后,展望多层次组织创造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传统创造理论入手, 对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进行了探讨, 并着重阐述了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对进一步深化创造理论研究和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造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显意识与潜意识、形象与逻辑思维、求异与求同思维、直觉与分析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整合过程,是左脑与右脑两半球的沟通,是元认知监控的过程;个体的创造力与能力、兴趣、态度、动机、习惯、信念、价值观、知识、技能、认知风格与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可以围绕这些因素展开,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斯滕伯格在创造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梳理斯滕伯格的研究历程和创造力方面的主要贡献,期望能够对新时代的创造力研究起到镜鉴作用。斯滕伯格在创造力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其提出的创造力三侧面模型、创造力内隐理论、创造力投资理论和创造性贡献推进理论构成了他所建设的创造力大厦的主要骨架,通过解析这些理论,后起的创造力研究有可能更深入地把握创造力的本质、通过建构新的创造力理论和实践,来推进创造力的学术研究、实践努力,并最终贡献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创意心理学》[美]罗伯特·斯腾伯格陶德·陆伯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个男孩是学校的优等生,智商很高,老师对他的评价极好,父母也认为他很聪明,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另一个男孩智商一般,成绩不怎么好,老师对他的评价也一般。一天,这两个男孩在森林中遇到了危险:一头高大凶猛且不知什么原因被激  相似文献   

11.
从创造力培养与跨文化理解两个方面来探讨艺术教育的功能 ,使我们认识到艺术教育在科技创新和全球化社会背景下对于培养人才具有的特殊意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两组大学生创造力对比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训练途径,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人的认知的记忆、组织、比较、类推等能力,不仅使人们能够正确使用已掌握的语言单位,而且可以以偏离语言常规的方式对它进行创造性的利用,从而使语言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这种对语言的偏离使用,需要以期待结构(图式)的形成为基础,而对偏离使用的语言单位的理解,则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即期待的打破(偏离)—识别偏离—激活常规语言单位—侧面化—语义映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创造力保持与激励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力的生命周期与组织的生命周期是影响高校教师创造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建立科学的教学测评体系,以科研激发创造力,适度的人才流动,形成以科研创新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探求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是延长创造力生命周期和组织生命周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生命去为美学赋值,同时也就意味着以美学为人之为人、世界之为世界赋值,意味着对于生命的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发展的能力乃至生命作用力的肯定,对于享受生命的能力、拓展生命的能力、创造生命的能力的肯定。美是生命的竞争力,美感是生命的创造力,审美是生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听话教育与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听话教育”,结果导致他们迷信师长 ,形成思维定势 ,创造力差。创造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 ,因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高素质、高创造才能。实施创造力教育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 ,既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有效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切实步骤与措施。因此 ,对创造力及创造力教育的特征、创造力教育须遵循的主要原则及素质教育中如何实施创造力教育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创造力的基本因素是人的智力,来自人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创造力推动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创新活动,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技术创造是各项创新的基础,包括从新思想产生、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全过程。完善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用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是当代创新活动总的趋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比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则推动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创造力是人类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个人的创造力构成了创造力的基本要素。创造力是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正确思维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论文首次提出了知识阈值的概念和描述知识、创新、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创造力曲线  相似文献   

20.
以组织创造力的理论框架、内在维度和解释以及测量工具为基础,通过逐步回归方式分别建立了组织绩效与组织创造力内在维度的模型.研究表明:环境创造力和结果创造力是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维度.组织创造力向组织绩效转化的过程中,组织环境支持更为重要,且具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