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7月,24岁的徐少春第一次来到深圳。从火车站出来,徐少春租了辆三轮车。坐在车上“贪婪”地张望,他发现深圳是一个很“新”的城市:房子是新的,大街上的人走路是急匆匆的,抬头望天,深圳的天也和内地的天不一样!这个“火热”的城市一下子令他激情澎湃。 “深圳是年轻人的天下”,他的导师杨纪宛的声音在记忆中响起,而他,徐少春,是要来深圳打天下的。13年后的今天,徐少春已是金蝶国际软件集团的董事 长兼总裁,这个近期才重 组成立的集团,下辖两个 软件企业。现在金蝶已经 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 正准备到香港创业…  相似文献   

2.
连晨 《小康生活》2005,(7):42-42
多年前就有人宣布中国走出了“短缺经济”,站在大都市的超市里,的确有琳琅满目要什么有什么的感觉,但在中国如果全面看待生活而不仅仅是买东西,你会发现缺的东西实际上还不少,我认为至少在下面八个方面,仍存在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3.
晨练当儿,几个老人在一起闲聊,甲满怀忧伤地倒出了儿子千方百计“烤”他“老板油”的苦衷,乙说:“你有钱就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十万八万。”甲两手一摊:“我哪来那么多钱哩。”乙又说:“你在职时人家送给你的钱呢?”甲跳起来赌咒:“狗子收过人家贿赂。”乙也不示弱:“你收人家钱就是狗子……”两个人谈着谈着竟脸红脖子粗地吵了起来,弄得不欢而散。老人闲聊,本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信息、充实精神生活的乐事。这两个老人却平添了烦恼和隔阂,实在不值得。分析其原因,恐怕还是闲谈的心态和方法出了毛病。现实中,确有一些人,…  相似文献   

4.
李沅 《金陵瞭望》2005,(16):8-11
随着9月中旬“2005年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暨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的召开.南京将正式拉开冲刺“中国软件名城”的大幕。国内,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大连7剑争锋,激战正酣;国外。美国、欧洲、印度、日本等软件强国也各施所长,高招频出;中国、印度等后起之秀不甘落后.异军突起。今日世界,成为共识的是:谁能在软件领域独领风骚,谁就能在未来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笑傲群雄,谁就能赢得经济!本期专题,我们为您描绘一幅国内外软件产业群雄争霸的“战国图”.与您一起探讨南京“软件兵团”搏击软件市场之路。  相似文献   

5.
张竞 《社区》2010,(27):15-15
爸爸现在掌管着家里的财权,但他却很“穷”。我向他申请“零食经费”、“玩具经费”时,他总是说:“没钱!”妈妈向他要“置装费”、“化妆品费”时,他总是说:“你的钱怎么又花完了?”在我和妈妈眼里,爸爸很抠门,很穷,给家里买的日常用品都是“哪种便宜就选哪种(妈妈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智缘 《山西老年》2012,(9):47-47
有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他说:“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禅师缓缓地说道:“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的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中,包成粽子后,它可以卖出三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可卖五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可酿酒,勾兑后,能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7.
品味时尚     
从前有位王子,他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只见他心事重重,面带忧伤。他抬头看着天空,天是那般的碧蓝,他叹息道:“一个人能在天堂上该有多好啊!”这时他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向他走来,样子十分可怜。他和老人打了声招呼,并问:“我怎样才能进天堂呢?”那人答道:“通过贫穷和谦卑!穿上我的破衣服,到人间去游荡七年,去尝贫困的滋味;不要钱,如果饿了,就向有同情心的人要点东西来充饥,这样你就接近天堂了。”  相似文献   

8.
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美国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沃尔逊人友善地款待这群流亡者。当镇长杰克逊将食物送到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面前时,年轻人问道:“先生,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杰克逊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饮食,这是每一个善良人的朴实义务.他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来做。”  相似文献   

9.
江玲 《小康生活》2005,(12):45-45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来说都是通行的,理财绝对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如果你的钱本来就不多,那就更需要学会合理地理财,并且要避免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读过池莉《真实的日子》这本散文集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最怕一种人”,那就是“不通之人”。这种人与你的关系绝不是陌路,或同学,或同事,或邻里,或所谓的朋友。总之,你不把他当作外人。如此,你认为要相处好,就应该付出热情、真诚和信任。于是当这种人面有难色地开口向你借钱时,你毫不推托,倾己所有,慷慨解囊。但毕竟你也是凡夫俗子,心存“借债还钱”的希望。可是,事过时隔,这种人却只字不提还钱的事,看着他从从容容地与你擦肩而过,你反倒心里不塌实起来。这叫什么事儿?赶上你也急需用钱,就硬着头皮心慌脸臊地来个转弯抹角,可这种人要么天生记…  相似文献   

11.
一诺 《社区》2010,(27):6-9
“你家谁管钱?”这听上去问得冒昧,但却不难得到回应。因此,这个问题还蛮特殊,是一个带有“公开性”的“私密问题”。你会发现,对这一问题做积极回应的往往是男性,他们的回答也一律是“老婆管钱!”有人觉得这很符合中国国情,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早就为夫妻在家庭生活中做了分工,叫做“男主外,女主内”——男主人负责家庭外部的事项,女主人来管理家庭内部事务,自然“家里的钱”也应该由妻子来管。这似乎是说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拥有绝对财权,其实不然。中国是传统的“夫权”社会,女性所谓的“主内”的财权,往往被限定在日常开支上,家庭财务的绝对支配权,实际上还包含在“夫权”当中。在过去,“男主外,女主内”只是听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12.
李翌  罗曦 《今日南国》2013,(1):55-55
还记得《北京青年》里“背包客”王越吗?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或搭顺风车,或徒步,或在户外搭帐篷过夜……如果你问“背包客”们:用1万元钱可以做什么?他们会告诉你,1万元钱可以搭顺风车去3次尼泊尔,骑单车去10次北京,甚至可以在世界某个陌生的角落生活一两个月。他们是“穷游族”,旅游与有钱没钱无关,而是要用最少的钱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13.
琴心 《社区》2014,(4):49-49
对着黑白色方块用手机摄像头一扫,就能加微信好友、装软件、上网、看视频,还能赢取优惠券,不少人见识了二维码的神奇。二维码是一种信息编码方式,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包括网址、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就像是软件和网页的“桌面快捷方式”。于是,经常会看到有人使用二维码到处扫一扫。但也有人却因为随意扫描二维码导致账户里的钱被盗。二维码为何会“有毒”?不法分子又是如何巧妙设置圈套的?  相似文献   

14.
不灭的心灯     
早上,我迎着美丽的朝霞,凉爽的秋风,神采飞扬地骑着白行车,向学校驶去…… 到了学校,我拿起课本正要预习,就听见身旁的同学在议沦昨天考试的事情:“最后一题你会做吗?” “这次考试会不会排名次啊?”  相似文献   

15.
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提出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展提供“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就是“能力本位”;本文对“能力本位”的基本理论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并着重就能力和品德的关系做了论证,分析了“能力本位”对当代中国发展、尤其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能力人”假设,论述了“能力人”塑造的实践意义。本文强调能力本位是对我国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某种程度实际存在的权本位、钱本位以及“关系”本位的一种批判;在思考中国未来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或人格基础时,强调应以道德人为前提,以能力人塑造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张鹰 《百姓生活》2014,(5):17-17
抗战前,孙犁在北平当小职员的时候,曾买了两丈花布,寄到妻子的娘家。这一件我们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却让妻子记了一辈子,只要和孙犁在一起,妻子就会“诘问”:“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据孙犁回忆,妻子临终前还向他提起了这件事,孙犁依然像以前那样回答:“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孙犁写道:“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17.
田大金 《老友》2012,(5):9-9
何长工,原名何坤。1923年,他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在湖南省南县及华容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7年的一天,何坤向在武汉代管中共湖南省委工作的毛泽东汇报工作。当时,白色恐怖笼罩湖南。毛泽东对他说:“你的目标太大,不宜再回南县、华容两县工作。”毛泽东又说:“你的名字也太显眼,要改一改。”何坤说:“改什么好呢?”毛泽东想了想说:“你不是在长辛店学过工吗?就叫何长工吧!”毛泽东风趣地说:“长工这个名字不错,要为革命打长工嘛!”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向我们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就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来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本文试从南通在30年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变来论证这个问题。看看南通人是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冲破阻力和束缚,坚持解放思想,敢于跨越,阔步前进的。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与几友随意闲聊。 A说:“我想,未来做个普通人便好了,开一间书屋,闲暇时可以泡茶发呆。” 我说:“为何做普通人?那样的生活多没劲?” B说:“你想出名,当名人?中国十三亿人,为什么就能轮到你出名?”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09,(1):58-58
人身保险 父子俩深夜一起回家,路遇一个强盗拿枪对着儿子说:“把钱交出来!”这时,父亲突然扑到强盗的身上对儿子大喊:“快跑!”强盗说:“你不要老命啊?”父亲说:“你开枪吧,我有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