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萨满舞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原始舞蹈.在萨满舞的表演中动物模仿的舞蹈语汇主要体现在降神阶段,即神灵附体于萨满巫师,其后萨满师将模拟神灵的态势开始进入到了非常态的"纯痉挛"或"半痉挛"的舞蹈.  相似文献   

2.
萨满舞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原始舞蹈。在萨满舞的表演中动物模仿的舞蹈语汇主要体现在降神阶段,即神灵附体于萨满巫师,其后萨满师将模拟神灵的态势开始进入到了非常态的"纯痉挛"或"半痉挛"的舞蹈。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萨满服饰根据S·沙什科夫近一个世纪前的研究,每一位西伯利亚萨满都必须有:1.上面悬挂着圆铁盘和神话动物形象的卡夫坦式长袍;2.一副面具(在塔迪贝-萨莫耶德人那里是一块手帕,萨满用它蒙上眼睛,这样可以借助自己的灵光进入神灵世界);3.一副铁制的或铜制的胸饰;4.一顶帽子,作者认为它是萨满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雅库特人的长袍的背部中央,有代表“太阳”的圆盘,其中有一个穿  相似文献   

4.
满族是"满-通古斯语族"中萨满文化遗存保留相对完整的典型代表之一,祭祀礼俗是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信仰的外在显现。世代承袭的宁安关氏与九台石姓家族萨满祭祀礼俗呈现出的众多差异,源于其各自家族不同的神灵谱系、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淑云 《民族研究》2007,1(4):91-100
萨满生理和心理问题研究是国外萨满教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主要围绕萨满其人、萨满出神术及"脱魂、附体论"和萨满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梳理国外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外萨满教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开展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宇宙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祭天仪式是通古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萨满教信仰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通古斯民族将宇宙划分三界,那乃人进而将天空划分为九重天球,三界和每重天球都由神灵掌管。在这样的空间观念里,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灾害和疾病的困扰,通古斯人会求助于上天和诸神,祭祀祈祷平安多福。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民族研究所郭淑云女士撰著的《原始活态文化》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郭淑云女士多年耕耘的硕果。拜读后确实感到耳目一新。《原始活态文化》是一部北方萨满文库,是一部原始文化集成,也是一部多学科文化会典。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萨满文化作出了科学的诠释,它用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肯定了萨满文化的历史价值,它用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萨满文化的内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崭新的力作。《原始活态文化》从萨满教思想观念与哲学思想、萨满教与北方自然科学的萌芽、萨满教预测、萨满的心理与药物治疗的结合、萨…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从民族文化传统出发去研究萨满治病现象时,一经深入探讨,即可发现须深入分析萨满治病时所形成的心理场效应,这种心理场效应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物理能。而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又是萨满跳神治病时必要的心理场之形成的基础或前提。当然,若要有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萨满传统历史悠久,可以说,萨满传统在韩国人的内在心性和深层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萨满传统由信念体系和行为体系构成,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分离的。韩国萨满传统的信念体系与行为体系中既有原始的信仰,又有对现实目标的追求。本文在探讨韩国萨满传统的构造和造化思想时,努力超越地域的差别和时代的变迁,而关注其普遍性,旨在综述韩国萨满传统的一般特征,介绍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韩国文化现象。一、韩国萨满传统的信念体系韩国萨满传统并没有独立的组织和公认的经典,这种非体制性的特点使得韩国萨满传统只能借助其他文…  相似文献   

10.
原始先民对人生祸福,社会变革、山川宇宙间诸神变化现象都认为是神鬼指使的,在长期与大自然打交道中,自然产生原始宗教.萨满教就是北方民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基本观念是信仰鬼神的存在,萨满是人与神之间想方设法沟通的巫师.于是承认有些人有这种能力,得神的帮助,用神法能知道阴阳两界的现象,这就产生了萨满.可萨满与神联系得用一种媒介物,那就是神器.神器有几十种,关键是萨满的神鼓. 本文试想通过神鼓的起源、制作来看神鼓中的动物崇拜和神鼓在祭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萨满     
萨满教,曾广布于地球北部辽阔的寒土,为北亚、北美、北欧等众多民族所信奉。它保留了相当完整和生动的自然宗教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萨满,是北方氏族部落精神文化的代表,与一般的神汉巫婆相比,他保持了宗教的庄严性与人类童年时代文化传承人的质朴性。今天,聚居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河流域一带的鄂伦春族人,萨满教的斑斑遗迹依稀可见,最后的萨满尚存。为此,我们向着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进发,开始了对最后的萨满的探寻……“最后的山神”走了 有一位隐居在大兴安岭深处的老萨满,早在1992年就已被尊为“最后的山神”…  相似文献   

12.
萨满神话是通古斯一满语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文化痕迹,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口头传承于该语族萨满之间,直到当代经一些学者采录、翻译、整理,才公诸于世。萨满神话的传承者和保存者是该语族的萨满。传承特点有二:第一是属于秘密传,上一代萨满传给下一代萨满。如满族萨满神话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只有德高望重的萨满或氏族。部落首领方可传讲,其在严感与神秘性一直保留到近世……以原始文化为基础的萨满教最忌泄漏萨满自身的秘密。”①因此,这些在氏族部落内单传、秘传的萨满神话,在过去一些史书文献中根…  相似文献   

13.
乌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乌麦是古老的萨满教神灵之一,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各民族中乌麦信仰还很普遍,但对这样一个遍布萨满教文化区域内各民族普遍信奉的乌麦神,我们国内至今没有专门研究,本文在参阅以往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蒙古族等萨满文化中所得,指出乌麦信仰在女性生殖崇拜、灵魂信仰、萨满祭祀、光明神崇拜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指出乌麦神的具体功能和她的萨满教巫祖地位.  相似文献   

14.
萨满的扮象和神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的扮象 萨满巫师在通神活动中,要着神衣,执法器,供神偶或神象。神衣有神帽、衣裙、手套、鞋袜等。萨满通过这些衣着把自己改扮成特殊的形象。在原始氏族社会里,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氏族萨满被认为是氏族保护神的化身或者代理人。萨满的扮象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对氏族图腾神灵的模拟,只是后来这种区分已经不那样明显了,而在古代,氏族萨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是世界萨满文化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吉林省具有世界上保留相对完整、内容比较丰富的萨满文化遗存,有着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通过对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总结现阶段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在长春师范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富育光、郭淑云等先生为此所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这里,我不是代表中国民协,而是作为一个学人讲几点意见,希望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以建立萨满文化学为目标,做好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料积累、信息交流、教材编写、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成立萨满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实施民间文化教育保护的战略举措,它与国际保护、国家保护、学术保护、民间保护、产业保护一道,构成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为了让这来之不易的萨…  相似文献   

17.
萨满跳神治病机理研究宋抵萨满能不能治病,能不能治好病,其治病的手段内在机理何在?本文拟从萨满跳神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萨满跳神本身所形成的心理场与自身生命场效应出发,对跳神治病这一重要萨满现象的机理进行分析。不当之处恳盼四方同道赐教。萨满治病是...  相似文献   

18.
杨军 《青海民族研究》2012,23(1):155-160
青海回族在漫长的历史形成、发展进程中,在坚守主流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融摄周围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周围少数民族历史上信仰的萨满文化。萨满文化遗俗至今仍在青海回族,尤其是农村回族聚居区较为流行。这一现象可视为青海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融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皈依伊斯兰教已一千多年,然而在一元化伊斯兰信仰体系下,建立在巫术逻辑基础上的萨满信仰依然存活于维吾尔民间.如果对维吾尔族当前的萨满信仰进一步了解,维吾尔人的萨满信仰呈现出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本文通过来自田野作业的第一手资料,简单梳理了维吾尔族萨满信仰现状的“混杂状态”,并粗浅地分析了维吾尔萨满文化存活至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东蒙"是个地域概念,指蒙古东部区而言,但它没有明确的界限,辽河、松花江、嫩江流域都属于东蒙范畴.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东蒙地区就有蒙古人生活的足迹.所以,东蒙地区的萨满,既保留了10世纪以前原始萨满教的遗存,又继承了13世纪最兴盛时期的萨满文化,同时还承袭了明代后萨满融于喇嘛教的一些痕迹,东蒙萨满分多种派系,看上去似乎一致,实际上都有区别.大体可分为两路四派.两路,即黑白两路;四派,即查干额勒、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