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的传统精神文化(上)林树山,姚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乌德盖人自称“乌德埃”、“乌德赫”。该民族沿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右侧支流居住在今俄属滨海边区和哈巴罗夫边区,人口约2000人,操乌德盖语。其传统宗教信仰的特点是崇拜自然力和动物,颇信...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学者A··克鲁山诺夫主编的《乌德盖人的历史和文化》一书详尽介绍了乌德盖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作为通古斯人的一支和赫哲人的近邻,乌德盖人(恰喀拉人)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方面与赫哲人十分相近,与埃文基人和鄂伦春人也相去不远,带有鲜明的通古斯文化的特征。我们认为,了解和研究乌德盖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对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通古斯文化大有益处。现将乌德盖人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做一介绍和分析。一、传统宗教信仰1.万物有灵论。与赫哲人和其他的通古斯人一样,万物有灵论是乌德盖人传统宗教信仰的…  相似文献   

3.
伟大语言学家玛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辞典》里将其所依据的书面语言称为《哈卡尼亚语》,并指出这种语言最具表达力。我们知道,喀喇汗时期,以喀什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称“哈卡尼亚”,“哈卡尼亚语”一词盖源于此。后来的作家如艾·尤格纳克把这种语言改称“喀什语”。因此,在十一、十二世纪“哈卡尼亚语”与“喀什语”一直作为同义词而使用。 为了回答“哈卡尼亚语”在突厥语历史尤其是在维吾尔语发展史上所据有的地位,需要回溯一下突厥语发展史。纵观发展的进程,我们立即会想到如下一些重要时期: 1、阿尔泰语时期,即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一满语(甚至也有朝鲜语)尚未从共同的阿尔泰语整体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的共同母语可笼统称为“阿尔泰语”。朝鲜语首先从共同的母语中分离出来,然后是突厥—蒙古语跟通古斯—满语相分离。这些语言的相互分离发生在公元前较早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朝克 《世界民族》2000,(3):59-61
满 -通古斯诸语包括的语言有女真语、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埃文克语、埃文语、涅吉达尔语、那乃语 (戈尔德语 )、乌德盖语、乌尔奇语、奥罗奇语、奥罗克语等。在我国境内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约 10 0 3 .15万人 (1990年 )。在俄罗斯 ,满 -通古斯诸民族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埃文克自治专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布利亚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堪察加州、马加丹州等地 ,现有人口约 7.6万人。另外 ,在蒙古国巴尔虎地区有 12 0…  相似文献   

5.
现今苏联远东的土著民族基本上有两支:一支是古亚细亚人,有可能是古秽人的后裔;另一支是通古斯满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古肃慎人的后代。远东的古亚细亚语民族有:爱斯基摩人、阿留申人、楚克奇人,科里亚克人,伊特里门人,犹加吉尔人,尼福赫人等等;远东的通古斯满语民族有:埃文基人、埃文尼人、涅吉达耳人,那乃人、乌耳奇人、奥罗克人、奥罗奇人、乌德盖人、鄂伦春人等等。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活动中,不仅创造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汉藏诸语应有发生学关系。藏缅语与新石器中期距今50个世纪前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关系密切。商代江汉上游地区开始出现的巴蜀文化与藏缅人南下有关,藏羌语支和彝缅语支的分化当始于此。鲁中南和胶东距今六十个世纪前曾是两个大岛,这一地区的古代居民人种上与波里尼西亚人接近。原始汉语当与这一地区的古东夷文化有渊源。淮河以南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侗台语的源头,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的文化联系密切,侗台语自古越的分化可能始于龙山文化时期,化佬语群大约是在30多个世纪前从侗台语中分离出去。古濮语可能是苗瑶语的前身,与屈家岭文化关系密切。这一语言的一些分支已消失,大约在不到20个世纪以前时苗瑶语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南岛诸支与汉藏诸语有早晚不同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论述乌德盖人族源和族称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并介绍了乌德盖人的传统经济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白族杰出的历史人物赵履谦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白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团结与共,为求得祖国的独立解放,作出过自己的贡献。20世纪初,国内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云南大理县人张耀曾、杨杰,剑川县人周钟岳等为代表的白族青年,怀着“振兴中华”的宏愿,赴日留学...  相似文献   

9.
关于阿尔泰语和某些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的第一个假设,出现于十八世纪前半叶。第一个注意到突厥语、蒙古语、满洲-通古斯语之间存在某些相似点的学者,是在北方战争的波尔塔瓦之役中被俘的瑞典军官冯·斯特拉伦伯格。他多年在俄罗斯东部各地调查研究某些芬兰-乌戈尔语、突厥语、蒙古语以及其他语言,他称这些语言为“鞑靼诸语”,分之为六个语群。使用这六个语群语言的人是:1.维吾尔人(他称芬兰-乌戈尔人)、巴拉巴·鞑靼人、  相似文献   

10.
脱口三字经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人口约125万(200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形态上为粘着语型。我国哈萨克族使用阿拉伯文字基础上的拼音文字。哈萨克族善长口头文学,有200多部史诗,其他民间文学题材也十分丰富。语言中畜牧业词汇发达,熟语、谚语使用频率高,游牧民族文化特点鲜明,语言极具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乌德盖人同生产有关的某些信仰与他们对某些动物(例如熊、虎、水獭、鲸鱼等)的崇拜是分不开的。乌德盖人相信,他们的远祖在起源上同这些动物有关。所以,人们才非常敬仰他们的图腾,并坚信可以得到图腾的保护和帮助。在乌德盖人中间,这种图腾崇拜的残余一直延续到不久以前。这一点至今还体现在他们的许多氏族的名称上。例如:基蒙科氏自认为起源于野猪,其亲缘氏族卡满齐加氏自认为起源于虎,苏安卡氏自认为起源于水跳蚤,但有不少氏族都自认为起源于熊。这就是许多乌德盖人崇拜熊和虎的原因。乌德盖人认为,同祖先神的真正交往只是从吃…  相似文献   

12.
放眼全球观世界,60亿人口成百上千个民族,有冲突,有隔阂,更有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愿我们的希望不再沉重,愿“地球村”永远和平不断繁荣…… 20世纪的最后一个冬天,世界并不太平,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巴勒斯坦,这块位于西亚的土地,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再次发生的流血冲突,昭示着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人类,远离战争与流血,缔造和平与幸福的路仍然很漫长,很艰难。 历史的积淀:两个民族共有的土地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公元前12世纪初,非利士人控制迦南沿海地带,“巴勒斯坦”由此得名,意即“非利士人的土地”。公元前5世纪…  相似文献   

13.
萨尔西人     
萨尔西人北美大平原印第安民族,操阿塔巴斯卡语系语言,18及19世纪时居住在萨斯喀彻温河及阿塔巴斯卡河上游近地区。他们大约在17世纪末南移到这个地区,成为黑脚印第人的北邻,并受到黑脚人的保护,免遭敌人之害。“萨尔西”——一名来自西克西卡人(黑脚人)的语...  相似文献   

14.
满族采参     
“东镇三宝”:人参、貂皮、东珠,而人参又为三宝之首。满族称人参为“沃尔豁达”;东北土语呼为“货”、“根子”、“棒槌”;而汉文典籍则又称为“人葠”、“人微”、“神草”、“地精”、“人御”、“鬼盖”等。苍莽的长白山野,是我国盛产人参的宝地,也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满族,是明朝末年以建州女真部族为主体的女真部族与蒙族、汉族及东北其他部族逐渐融合的共同体。“满洲”这个名称1635年正式出现,而其主体“女真”之名,则早在十世纪初,就见称于世了。到十四世纪后  相似文献   

15.
阿尔泰语系满 -通古斯语族民族主要居住在中、俄两国境内 ,共有 1 1个民族 ,① 约 1 0 0 0多万人口。在我国境内有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 5个民族 ;在俄罗斯境内有埃文克人 ② (Evenki)、埃文人 (Evens)、涅吉达尔人 (Negidal)、那乃人 (Nanaits)、乌尔奇人(Ulchis)、乌德盖人 (Udegeians)、奥罗克人 (Oroks)、奥罗奇人 (Orochis)等 8个民族。我国的满 -通古斯语族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地区 ,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俄罗斯的满 -通古…  相似文献   

16.
科里亚克人     
科里亚克人是楚科奇人最近的南部邻族。科里亚克语、楚科奇语和伊捷里门语同属古亚细亚语族。科里亚克语和楚科奇语在词汇和形态上特别相近,科里亚克人和楚科奇人能互相理解彼此所说的话。“科里亚克人”这一名称,最早见于17世纪下半叶的俄文文献,源于科里亚克语的“科尔”(鹿)。科里亚克人也分养鹿科里亚克人和沿海科里亚克人。养鹿科里亚克人以前自称“恰夫奇瓦夫”,在民族学文献中被称为“恰夫丘文”。沿海科里亚克人以前自称“内梅尔乌”。苏联印刷品曾广泛使用来源于这一名称的“内梅兰”。现在通用“科里亚克人”,但在地方报刊中还可见到“内梅兰”这一名称①。据1897年人口统计,科里亚克人共  相似文献   

17.
在祁连山麓一带居住着一个为数不到一万人的民族——裕固族。相传他们来自西州哈卓(即今新疆省哈密至吐鲁番一带)。古代裕固族分为“尧乎尔”和恩格尔”两个部族。裕固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尧乎尔”部族语言与维吾尔语、哈萨克浯、撒拉语接近,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恩格尔”部族语言似蒙古语、东乡语、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裕固族的经济形态在解放前以畜牧业为主,牧民们逐水草而居;解放后,由于农牧并举,因此打破了全游牧生活的封闭状态而趋于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双重生活方式。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民俗主体,成为研究这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马哈尔     
马哈尔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50多个族内婚种姓集团。在20世纪70年代,马哈尔人占马哈拉施特拉邦总人o6%弱,是这一地区所有贱民种姓(以前称为“不可接触者”)中最大、分布最广、最重要的种姓。按照惯例,马哈尔人担任马哈拉施特拉邦独特的乡村组织中12个世袭公...  相似文献   

19.
民俗生活里大量地使用着禁忌语。从民俗角度考察,民间禁忌语就是禁忌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即传统语言学所说的“语讳”、“名讳”。所谓禁忌,就是为了不让超自然的神力发出危险的信号,禁忌可以说是一种防御装置。从语源看,“禁忌”一词来源于波里尼西亚语tabu,在现代英语中为taboo。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一种文化现象,“禁忌”最初起源于宗教。犯禁则意味着和超自然的神力发生错误的交际。超自然的神力很多,语言是其中的一种。若从宗教的观点看,语言不仅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或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事物的名称就是事物本身。在现实生…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岛北部,东濒南渡江,西临新盈港,南起儋县南丰、澄迈白莲、琼山遵潭一线,北至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儋县、澄迈及海口市郊共四十七个区,居民五十多万人。他们操着一种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相近的语言。这些居民,以临高县为最多而又集中,总数达二十七万多人,占操此一语言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三点六八。于是,人们以地名语名人,把这种语言称为“临高话”,将操其言者统名之曰“临高人”。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临高话”是“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的一种方言”。“临高人”同壮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