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其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本民族舞蹈——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本文通过对鄂伦春族原生态舞蹈的初探,粗略地向大家介绍鄂伦春族舞蹈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文章前部分介绍了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文化艺术形态,具体描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古老性以及鄂伦春族人对歌舞的重视,后半部分讲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以及就现在情形来看如何发展和传承鄂伦春族舞蹈.  相似文献   

2.
表现诸多原始特征的鄂伦春族萨满教──依据萨满神歌进行的考察郭淑云,孟秀春在地球亚寒带、北寒带广袤的山林、河谷、草原地带,世代传播、流布着一种古老的精神信仰——萨满教。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民族的迁徙、文化的交融,古老的萨满教...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古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民族学资料,论述了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树葬,认为此种葬俗源远流长,是北方游猎民族的古老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室韦人、契丹人等。作者并以此推论室韦人即今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鄂伦春族农业刍议刘金明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狩猎民族之一。民国初年,鄂伦春族进行了长达近20年的由猎业向农业转变的生产方式变革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功,但它在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仅就民国初年鄂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鄂伦春族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着手进行探究,歌曲的发展变化依附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出鄂伦春族真实的生活状态。本文通过文献收集调查和实地考察两种方式对鄂伦春族音乐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校对了现有鄂伦春族音乐种类的名称,更加贴近其本民族的原有含义,达到对探析鄂伦春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都永浩先生撰著的《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单个民族实体从形成到发展全过程的专著,特别是在鄂伦春族文化系统转换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对鄂伦春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以...  相似文献   

7.
在对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鄂伦春族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黑龙江省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介绍为基础,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困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思考,进而针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鄂伦春族教育事业的几点措施孙松滨鄂伦春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策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伦春族人口共6965人,其中绝大多数居住在黑龙江省。新中国成立以后,鄂伦春族的教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由...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里经常见到表示白颜色的词和与此相关的说法。本文从民间文 学语句结构研究的视角,对鄂伦春族民间故事的白颜色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鄂伦春民间故 事中的这一现象与该民族长期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鄂伦春族民间文学"摩苏昆"进行了探讨,对鄂伦春族有没有英雄史诗的有趣话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鄂伦春族6965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有3588人,居住在塔河、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市县的5个鄂伦春族乡的8个民族村。鄂伦春族也是...  相似文献   

13.
在全省鄂伦春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淑洁1997年7月29日在举国欢庆香港回归祖国、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召开了这次全省鄂伦春族工作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工作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区和为鄂伦春族经济社...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努力把鄂伦春族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舒景祥1997年7月29日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鄂伦春族是我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人口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总数的二分之一。我省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论述了鄂伦春族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对鄂伦春族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性分析,并且对其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模式进行了选择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影像志作为人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与文化书写方式,对记录、展示和传播鄂伦春族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对鄂伦春族影像志进行梳理,从中发现,关于鄂伦春族早期的纪实影像是他者视域下的媒介建构,新世纪以来虽出现不同种类的纪录片,但建构的权力依然还在拍摄者的一方。其次,论文从分享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纪录片要通过鄂伦春人的本位视角,记录其发展变迁和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乌恰吞     
乌恰吞鄂伦春语,意为“平均分配”。东北鄂伦春族中一种古老的分配制度。建国前夕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每当猎获熊、厢、汗、野猪等大野兽时,全乌力楞的成员都集中在仙人柱前.围成一圈,由妇女们负责把野兽整个煮熟和分配,一般把最好一份给老年人.然后再分给其余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07,(10):F0002-F0002
9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动漫城新闻发布会暨项目启动仪式上,来自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的民族服饰展演为其增添亮色。同时,经营鄂伦春族独特风格的桦树皮手工艺品店也在此落户。据悉,鄂伦春族历史文化中的人物等形象还有望成为动漫创作的蓝本。  相似文献   

19.
略论鄂伦春族的养鹿业刘烈军,刘岩作为生产主业之一的饲养业曾在鄂伦春族社会长期存在过。最初饲养的有狗、马、鹿,以后又饲养了猪、鸡、牛等。本篇则简略地探讨一下鄂伦春族养鹿业的兴衰始末,以寻求若干经验教训供人们品味。一鄂伦春族饲养最早的鹿是驯鹿。驯鹿曾在鄂...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一个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对于鄂伦春族的研究,许多学者都从它的残存古迹和口碑材料中去探讨这个民族的远古面貌,这种方法无疑对研究鄂伦春族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如何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