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调整,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创新发展的“短板”,其创新发展效率直接影响经济持续发展水平。本文首先用DEA Malmquist模型科学测度西部民族地区内部各省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并利用技术进步作为产出变量分析创新效率,探究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TFP主要依靠技术进步,TFP逐年下降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低下,需提升创新发展管理水平,完善法律法规;创新效率存在提升空间,但发展路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证了民族地区反贫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大力开展扶贫工作,特别是加大对贫困问题极为突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治贫工作,清除贫困,是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反贫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面临农业基础脆弱,生态环境失衡;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力资本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投入不足,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非正式制度约束严重等制约因素。在反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一方面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进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瞄准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成为反贫困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必须在实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努力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3.
游训龙 《民族论坛》2012,(24):33-35
《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一书将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成果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是民族习惯法研究方面的一种可贵的尝试。文章首先就其立论的经济理性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理性不能仅仅从一个行为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益这样一种狭隘的标准来理解,而应从更宏观的生产生活方式、背景去理解各项习惯法制度。接下来对书中涉及到的成本问题、有限自利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全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4.
田钊平 《民族学刊》2013,4(2):17-25,96-98
经济和谐是民族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制约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是促进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配置、经济利益平衡和经济活动联系等几个方面。应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制度基础,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为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5.
土司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以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其实质问题是"以夷制夷"。土地占有制度的长期稳定及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土官拥有自己的武装组织以及历代中央王朝的扶植是支撑土司制度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维护了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内地和边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的经济过程中 ,不仅有制度要素的参与 ,而且其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内容都受到了它与其它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制约。民族形成的过程由此成为特定民族经济特点形成的首要因素。本文指出 ,中国早期的多元民族结构 ,为其经济的成长构筑了最初的社会框架。并结合夏商周社会经济性质的再讨论 ,以这个从氏族共同体的融合走向广大地域的社会联合中 ,通过世袭等级的分封方式 ,构筑起以血缘世系进行社会划分的地域性社会组织制度的基本框架的事实 ,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早期封建化进程与趋势的探寻 ,阐释了特定民族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合力作用下 ,形成多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党90周年以来,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制定散杂居民族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扬弃"民族自决"与"联邦制",正确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民族乡(镇、区)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分离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突破;确立与发展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视散杂居民族问题,推进散杂居民族工作,对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联民族问题及其理论和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启迪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一书,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视角看苏联的民族问题,从正反两分法的视角总结了苏联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警示.  相似文献   

9.
<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开始,在此后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民族观和邓小平理论出发,论证了加快发展经济与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利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依据这种辩证关系,提出了搞好民族地区经济与行使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考虑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并与全国及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明确了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运用LMDI分解模型,从经济规模、碳排放系数、能源利用强度、经济结构对影响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东部发达地区为参照,对其碳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价;对新时期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红杰  严庆 《民族研究》2007,34(2):19-28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55个成员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各国地缘关系紧密,区域内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区域以及国家安全面临着来自有关国家少数民族问题的挑战.共同的安全利益,共同的价值取向,催生了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特殊范式--少数民族高级专员制度.了解和研究这一制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世界民族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有助于启发我们从多视角着眼和多路径着手,致力于民族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试论制约民族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题 引 民族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一个普遍性课题。我国民族众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问题方面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在政治上建立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是在经济文化上谋求民族发展。这两件大事处理得好,其他民族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什么是民族发展? 一个民族,致力于自身生命的延续;在不断改善和优化其生存环境与条件中达到良好水平;以及增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活力——这就是民族发展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4.
陈永碧 《民族论坛》2008,(10):28-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二、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4日,胡耀邦同志在谈到民族工作时指出,做民族工作的同志要树立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发展经济。要把这个观点摆在首位。并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志,经常研究自己地区的情况,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经济理论和民族理论为指导,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历史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从民族角度研究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研究民族问题,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内在联系,探索民族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亟待研究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民族立法工作不平衡,且严重滞后;民族法律体系不配套,法与法之间衔接难;变通权行使远未到位;自治法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不明显,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立法技术、法律规范和立法程序不完备,缺乏法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文章从思想认识、自治法规的立法体制、权限范围、批准程序和效力等级、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提高对民族立法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理顺立法权限和立法体制,科学编制立法纲要、规划和计划,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民族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机制,加强民族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强调了搞好民族立法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今年四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上,赵紫阳同志作了《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论述了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必须“更好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贯彻执行民族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深厚的文明积淀与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中国人在追求社会和谐的道路上奏出了鲜活的乐章。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来说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命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处理民族问题的社会目标 ,即中国政府希望达到一种怎样的多民族共处模式 ;二是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 ,即采用何种手段去达到这一目标。不同时代、地区的政府采用各异的政策来处理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去达到民族和谐的社会目标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将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切合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来论述其对于社会和谐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建构和谐社会的视角,探讨国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互动问题.首先阐述民族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功能及目标.着重分析民族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及其辩证关系.论述促进民族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与一般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在制度环境、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和制度规范对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制度环境的特殊性规定了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的价值取向,同时也给制度变迁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非正式制度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时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和相关的特殊问题;实施机制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注意理顺两个行政系统的职能分工、理顺教育行政系统内部的职能分工,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规范对象的特殊性则要求处理好“民族学校”和一般学校两类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