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近年来不断受到质疑,认为家萨满不属于萨满教范畴。结合萨满教的理论和满族家祭的特点,我们从宇宙灵魂观、仪式、服饰、家祭内容、家萨满的作用等方面入手,论证了满族家祭和家萨满的萨满教属性。  相似文献   

2.
满族民间刺绣是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在纺织品上完成的平面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刺绣是一种“绘画”艺术。其中,满族的枕头顶刺绣最为精彩:数量多、品类多、绣工精、传世多,珍贵的是,许多绣品以萨满文化为主题。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随之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国的满族历史上信奉萨满教,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萨满文化,枕头顶刺绣是其中的姣姣者。在中国,枕头的历史可谓久远了,从遗存下来的实物证明,中国的枕头有瓷枕、陶枕、木枕、竹枕、石枕、布枕等。在北方,因气候寒冷,均使用布枕,睡觉时枕在头下,枕头能护住双…  相似文献   

3.
萨满神话是通古斯一满语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文化痕迹,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口头传承于该语族萨满之间,直到当代经一些学者采录、翻译、整理,才公诸于世。萨满神话的传承者和保存者是该语族的萨满。传承特点有二:第一是属于秘密传,上一代萨满传给下一代萨满。如满族萨满神话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只有德高望重的萨满或氏族。部落首领方可传讲,其在严感与神秘性一直保留到近世……以原始文化为基础的萨满教最忌泄漏萨满自身的秘密。”①因此,这些在氏族部落内单传、秘传的萨满神话,在过去一些史书文献中根…  相似文献   

4.
满族的萨满教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满族的萨满教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动荡、规范过程。在她不同的历史时期,萨满教显现了几种不甚相同的典型面貌,它既包括对金以来女真文化的承继,也有满族特有的至上而下的典例化了的传统,还有“返朴归真”的萨满教反复现象。所有这些变化和运动都是紧密地与满族特殊的历史道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5.
萨满鹰祭与满族鹰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作为北方民族精神文化的母体,对其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萨满祭礼中,舞蹈是其通神的主要方式,因此,对民族舞蹈的萌生、发展、传承、演化更是起到直接的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满族鹰舞来探索舞蹈在祭礼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宗教与民族舞蹈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最后的萨满     
萨满教,曾广布于地球北部辽阔的寒土,为北亚、北美、北欧等众多民族所信奉。它保留了相当完整和生动的自然宗教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萨满,是北方氏族部落精神文化的代表,与一般的神汉巫婆相比,他保持了宗教的庄严性与人类童年时代文化传承人的质朴性。今天,聚居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河流域一带的鄂伦春族人,萨满教的斑斑遗迹依稀可见,最后的萨满尚存。为此,我们向着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进发,开始了对最后的萨满的探寻……“最后的山神”走了 有一位隐居在大兴安岭深处的老萨满,早在1992年就已被尊为“最后的山神”…  相似文献   

7.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8.
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萨满舞蹈展现了北方民族萨满教祭祀的面貌,体现了萨满教的多神崇拜观念。本文论述了萨满舞蹈的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满族萨满教神词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刘厚生萨满教是历史上以东北亚通古斯人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北亚、北欧、北美诸多民族的自发宗教,萨满教覆盖面之广,对世界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影响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原始宗教所无法比拟的,故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  相似文献   

10.
“萨满”一词的词源和词义问题,是萨满教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有歧义。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各种说法的基础上,对“萨满”词源和词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民族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以物候确定年岁、季节的自然物候历, 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由于萨满教仪式常常与经济活动的节律相关, 北方民族萨满祭祀的时间、内容和祭祀重心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活动以及物候历的影响, 反映了原始萨满教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永春 《民族论坛》2013,(5X):46-48
萨满教神歌是萨满教信仰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是萨满教观念的文学表现形态。由萨满教宗教观所决定,蒙古族与满族萨满教神歌以敬请供奉的神灵为主线,通过祭祀求福、治病驱魔和历史回顾及生殖崇拜等内容,传达着对生命永恒的赞美与渴望,表现出相似的民族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3.
萨满教神歌是萨满教信仰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是萨满教观念的文学表现形态。由萨满教宗教观所决定,蒙古族与满族萨满教神歌以敬请供奉的神灵为主线,通过祭祀求福、治病驱魔和历史回顾及生殖崇拜等内容,传达着对生命永恒的赞美与渴望,表现出相似的民族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辛家"法会"看土族萨满遗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辛家土族村内的“法会”是原始母系氏族最初宗教——萨满教的遗留物,其法师即学术界所称的萨满。笔者从“服饰”、“七星”和“火”、“跳神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锡伯族的萨满教神界、萨满和萨满神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伯族的萨满教神界、萨满和萨满神歌忠录,佟中明锡伯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萨滴教作为锡伯族的一种原始世界观、生活方式和与自然界相适应的文化,在民间广泛相传,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聚居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民间仍流行...  相似文献   

16.
萨满教是一种以口传心授、灵活多变为特征,以“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的原始宗教。在北方诸民族中流传较广。萨满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皆称其巫师为“萨满”,突厥人“呼巫为‘甘’”。而蒙古人称巫师为“奥德根”或“勃额”。对超自然力、超自然生物以及“灵”的崇拜,在蒙古人的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在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曾以行政命令禁止萨满教,称萨满教为“黑教”,然而,蒙古人信奉已久的萨满教  相似文献   

17.
自从十七世纪末叶和清代初年,随着中国萨满信仰习俗被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广袤世界同类民俗事象的关注,并在此后的三个世纪中,学者们对萨满世界的考察和研究就从未停止,而且使萨满文化的研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国际上许多学者对萨满习俗的考察和研究,一般归于对“萨满教”(Shamanism)的研究,中国学术界通常也使用“萨满教”一词,但谁都知道,萨满在中国北方诸民族中的传承由来已久,它从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原始的民间崇拜和信仰的产物,其传承和传播完  相似文献   

18.
论满族交通习俗王宏北王宏刚满族先民在绵延千里的茫茫林海里狩猎时,辩方向、明路线是其安全往返的首要条件。机敏的猎人如果发现白色的鸟屎,便会欣喜万分。鸟在其信奉的萨满教观念中,是能凌空天穹、晓彻天神意图的灵禽,白鸟屎是“雀书”,不仅是吉祥的预兆,也是指路...  相似文献   

19.
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萨满面具是萨满教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和特殊的表意符号 ,反映着信仰萨满教的北方民族的信仰、禁忌、思维心理和审美意识。本文论述了萨满面具所具有的神象征、通灵媒介、隐己屏障、赐福灵物和护魂盔甲等多重功能 ;并以傩文化为参照系 ,阐述了萨满面具的特征 ,揭示了我国萨满面具文化和傩戏面具文化迥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满族萨满教的特征宋德胤萨滴教是满族的原始宗教,其产生是很古远的,原始先民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科学知识的幼稚和无知,但又试图努力要解释神秘的自然界,要认识人类自身,在这样的背景下,萨满教应运而生了。在中国的史书中,最早对萨滴教进行记述的是宋人徐梦萃,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