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年鉴》编辑部徐智明《年鉴应建立反馈系统》一文较为深入地论述了建立年鉴反馈系统的必要性、年鉴反馈系统的主要内容以及科学合理处理年鉴反馈信息等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科技年鉴》编辑部主任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一文,结合编辑部编纂工作实际,记述了《上海科技年鉴》在内容与形式、组织管理、编辑手段现代化、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安庆年鉴》从1995年创刊以来,先后获过安徽省年鉴评比一等奖和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二等奖。但是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认识和探索年鉴编纂工作从传统模式和旧有体制中走向改革和创新,始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回顾6年来为创精品年鉴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年鉴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不断超越自己,在体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文认为,如何创造品牌年鉴,是新形势下促进年鉴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大连年鉴》的工作实践,着重介绍了在努力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创造年鉴品牌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金湖年鉴》编辑部马国顺《加强综合年鉴社会保障内容记载的思考》一文,认为综合年鉴必须完整反映与传递社会保障信息,分析了目前综合年鉴在反映社会保障内容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综合年鉴加强社会保障信息收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由于领导重视,嘉兴市的年鉴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每年的《嘉兴年鉴》不仅出版时间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一个多月,而且质量是有保证的,领导是满意的。首卷《嘉兴年鉴》(1998版)被评为浙江省第一届年鉴奖一等奖。第二卷《嘉兴年鉴》(1999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一等奖。为此,市政府专门发文对《嘉兴年鉴》编纂集体给予嘉奖通报,鼓励市地方志办公室、《嘉兴年鉴》编辑室和参与年  相似文献   

7.
《南京年鉴》是在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南京年鉴编辑部编辑出版的综合性大型信息资料文献。《南京年鉴》旨在准确、科学、权威、系统地记载南京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社会多层面提供资讯,是了解南京、研究南京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8.
如何增强年鉴实用性是每个年鉴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海城年鉴》的编辑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不断调整更新框架结构,体现时代的特点,增强实用性 编纂年鉴的首要环节是框架结构的设计,它决定年鉴内容的取舍。年鉴框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从连续历史的角度而言,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年鉴框架也必须随着历史的变  相似文献   

9.
《济钢年鉴》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连续出版17卷。17年来,《济钢年鉴》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这一主题,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提供治厂借鉴,已成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必不可少的集权威性、资料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企业工具书。为办好企业年鉴,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结合《济钢年鉴》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浅议4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一文,在对关于年鉴创新的动力、创新年鉴的信息渠道、创新与年鉴学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强调指出:创新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年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年鉴获取信息的渠道应该由政府单一型渠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的复合型渠道;加强年鉴学研究也是推进年鉴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四川交通年鉴》常务主编黄丽《年鉴理论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文指出,年鉴理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通过《年鉴信息与研究》这个学术平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着重就年鉴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刊登了国存丰先生的文章《简析综合年鉴与部门年鉴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简析》),提出了正确处理综合年鉴和部门年鉴关系的问题,并且以《浙江年鉴2008}和《浙江外事年鉴2008》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笔者从事年鉴工作多年,并且非常凑巧,担任过这两部年鉴的编辑工作,既有编辑综合年鉴的经历,又有编辑行业(专业)年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年鉴创新是当前年鉴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年鉴界同仁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张家港年鉴》在创新问题上,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根据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设置“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承办的全国第三届年鉴评比中,《杭州年鉴》(2004)荣获综合奖特等奖。《年鉴信息与研究》将编发《中国年鉴奖纪念专刊》,杂志社约我写获奖感言。作为年鉴工作的一名新兵,很高兴能借这个机会,对年鉴界领导和同仁多年来给予《杭州年鉴》的支持和厚爱致以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常德年鉴》执行主编齐绍正《年鉴打造品牌的几点浅见》一文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并根据目前年鉴编纂工作现状,提出应从加强Cl识别系统建设、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增强信息质量意识、不断调整栏目、抓好年鉴发行工作等5方面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年鉴条目的基本组成要素,所以说,年鉴的条目创新实际上最本质的就是信息的创新,而信息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创造年鉴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所谓创造使用者信息需求,是指年鉴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依托,不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勘探局年鉴》编辑部周宏《加强企业年鉴编纂刍议》一文,分析了企业年鉴的编辑现状,并就企业年鉴编纂如何再上台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33年由南京中国图书大辞典编辑馆发行,杨家骆编辑的《图书年鉴》是我国较早的图书文献学专科年鉴之一。回顾杨氏编辑《图书年鉴》的动因及其编辑过程、体例安排,我们会在今天的编鉴工作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第1期的《年鉴信息与研究》用了整整6个版面的篇幅,把获得第一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优秀奖的53种年鉴进行了集中展示,《淄博年鉴》2002年卷名列其中,作为其责任编辑之一,我自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自豪。我深知这一成果的来之不易,我也切实体会到: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编校质量是编纂精品年鉴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年鉴大国,每年出版各类年鉴达17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专业性较强的年鉴,如《英国制衣业年鉴》、《英国表演艺术年鉴》、《公共汽车年鉴》、《电脑使用者年鉴》、《国际采矿年鉴》等等。综合性的年鉴则不多,只有几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大英百科年鉴》、《国际年鉴及政治家名人录》、《欧罗巴世界年鉴》及《惠特克年鉴》。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惠特克年鉴》,它是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