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和字体都是符号,汉字加入字体的变化,原本记录语言的文字实际上演变为一种图像,而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多样的表意性。报刊正文在编辑排版过程中,不容忽视汉字和字体作为"符号"的两重基本功效和任务——信息认知和情感体悟,它们分别表现为字体的"适读性"和"形象性"。字体因不同形态各具造型功能,直接关系文字、文本的表情达意,影响传播效果。编辑人员应该把握认知心理规律,树立"将汉字作为符号进行实际应用"的理念,提高字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网络汉字词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汉字词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本文重点从造词的角度对网络汉字词的生成进行了分类研究 ,认为网络汉字词虽然形式特别 ,但它们毕竟是在现代汉语词汇基础之上产生的 ,它们的生成仍然符合汉语词汇的构造规律 ,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对其发展走向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汉字型文字的综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原来是书写汉语的文字,传播到邻国和国内少数民族,成为书写许多种非汉语的文字,形成一个汉字大家庭。他们学习汉字、借用汉字、仿造汉字,又进一步创造汉字型的字母。本文用宏观的比较方法,对汉语和非汉语的各种汉字型文字(包括19种语言的30种文字),进行综合的观察,研究它们的一般特点和相互差别  相似文献   

4.
早期文字作为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在文字制度与符号体态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色。我国早期文字的代表仰韶文化出土符号、大汶口文化出土符号和河北藁城台西出土符号在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文字符号体态等方面都蕴含着表词一意音文字的萌芽。早期汉字中的表词一意音文字萌芽,为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 公孙龙(约前325—322)是中国第一个把符号用于逻辑学的人.由于他使用汉字作符号,所以迄今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和承认。是汉字不能作符号吗?否。古人以三十二个汉字表示三十六个声母,就是明证。汉字既然能作语音学上的符号,当然也能作逻辑学上的符号。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白马非马”论。“白马”表示种概念,“马”表示属概念,“非”(不同于)表示两者间的关系。此论表示种概念与属概念间有部分不相同的关系。可见“白马非马”是现代逻辑学中两项关系的关系命题公式“R(A,B)”的某种雏形.在《通变论》中,公孙龙提出了“左与右谓二”这一命题。“二”表示某类事物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词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语词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根据构成手段的不同,网络语词可分为以下类型:旧词改造型、外来型、缩略型、数字型、图形符号型、字母数字兼用型、字母符号兼用型、字母数字汉字兼用型.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词是由汉字、拼音字母、数字、英文四种符号系统构成的,具有凸显音响形象、运用隐喻转喻、跨认知域映射和事件概念化的认知特征,网络语词的语义识解策略主要是循音响形象求义、循认知域求义、循源事件求义。  相似文献   

9.
生僻汉字的输入,是使用电脑时常遇到的.常常看到不少人在遇到生僻汉字时先查字典确定发音,然后再用拼音输入法寻找.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 插入Word符号法 在Word中,我们可以用插入"符号"的方法来快速输入生僻字.假如我们要输入一个"□",先在文档中输人一个与该字同偏旁部首的汉字(如"林"),然后选中这个汉字,执行"插入→符号"命令,打开"符号"对话框(图1),你就会发现对话框定位在包含该偏旁部首的汉字区域,上、下拉动滚动条,就可以找到"□"这个生僻汉字了,选中它,按一下"插入"按钮,再关闭对话框即可.  相似文献   

10.
汉字组合中的指事符号,并不等于汉字,因此,也不具有固定的意思。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指事符号在训诂中的作用。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