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境界与文化     
如果说“境界”一词只是指个人的精神境界,那么,“文化”则是指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它所属的成员的个人境界构成的,离开了个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空无内容的。但是,个人的精神境界(性格、人格、对世界的态度等等)又是在他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既受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更受文化环境的熏染。要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最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落后,今后在提高我们民族文化方面,首要的仍应是发展科学;但在发展科学的同时,又要避免科学主义,注意弘扬我们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审美的等等人文方面的优秀之处,注意剔除其中的缺点,使我们民族文化的人文特色更适应现代科学的时代潮流,更放异彩。  相似文献   

2.
杨林 《湖南社会科学》2004,3(6):146-149
每一个时代都在改善它的“智慧” ,在当今时代 ,对“智慧”一词的反思应注意它的四个维度 :感性维度 ,法则维度 ,观念维度和人文维度。智慧是一种平衡 ,是结合了理性法则和感性才情 ,将工具理性与人文境界整合起来 ,个性化、观念化的主体智能和社会智性文化。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是现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历史》、《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人文精神” ,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人文教育何以被摆到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新世纪之初的中国 ,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社会与文化的转型———由长期以来的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 ;由计划经济向深层次的市场经济转型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由一个重伦理的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然而 ,伴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 ,中国社会出现了诸多有悖人文理想的现象 ,如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 ;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  相似文献   

4.
“人文思想”是指以“人”为本位来确立其精神追求与生活路向的构想。中国传统人文理念经历了由“原巫文化”逐步演进为“巫史二元建构”的漫长历程,形成以“天人合一”“和实生物”为标志的基本准则,对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于近现代则遭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与打压。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目标导引下,我们当前从事人文建设,既不能回归古代“一统化”的老路,亦不当盲目追随西方世界,一味鼓吹“个体化”的取向,而应考虑将个人的“独立自主”与社会的“和协共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营造合适的社会生活环境进以开拓未来。  相似文献   

5.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伦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是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及相互联系、互相往来的经验总结和精神创造。是他们对于共同生活的社会成员确立的精神内质和行为规则,因而具有人文文化的性质。这一文化为民族社会的人们创制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境界,也为人们的生活和言行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标准,从而使我国各民族得以稳定、和谐、健康地生存。一、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的涵盖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我国各民族的伦理道德文化与本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紧密交…  相似文献   

6.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李春青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极为重视对个体精神境界的建构。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有相当部分可以称为“境界文化”。概而言之,道家的境界是“虚”与“静”,佛禅的境界是“空”而“寂”,儒家的境界是‘“诚”与“乐”。在这里我们只来梳理一下儒家思...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民族社会心理和民族行为风范层面的释放和表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及其释放,源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基质,这种基质在思想领域和生活领域表现为“和而不同”的认知形式,是中华民族在个体层面上的自立、自强、自由和群体层面上的共生、共存、共荣,是内化为个人性格特征、民族社会心理、个人潜意识的民族思维方式。但是古代儒家“多元一体”观也存在着先天性缺陷,即内存着反“中庸”的倾向。这就需要一种现代性,主要是公共理性去克服这种缺陷。因此,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应着力从实事求是/科学理性,天下为公/公民权利,修己安人/公共权力,自知之明/文化自觉四个方面去传承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传统,是个人文概念,指一定区域内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再细一点,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各民族历史和文化创造的结晶。由于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人文的、生物的)的长期制约与影响,人世间存在的文化传统很不一致,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座城市,会凝固成一套区別于另一民族、另一地区、另一城市的独特的文化传统.或说“人文性  相似文献   

9.
庄子一生,一直在追求“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在“天人合一”这一根本观念的影响下,把人生的最高境界与审美境界统一起来,对中国美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庄子》一书中,“天”与“道”是经常出现的概念,也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就其基本含义而言,“天”就是指“道”。(天地》篇云:“通于天者,道也”,“道兼于天”。“道兼于天”的命题实质上即是“道法自然”的命题。因为庄子在使用“天”这一范畴时,一是指万物自然的本真状态;二是指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这样…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2,(6)
顾乃忠在《浙江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5期撰文《论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兼评孔汉思的“普遍伦理”和沟口雄三的“作为方法的中国学”》指出 ,文化的普遍性不是指各民族的文化中永恒存在着的共同性 ,而是指各民族的文化由于人性一致的原则而决定的按照共同的规律发展并经历着共同的基本形态。文化的特殊性不是指一个民族永恒地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本质 ,而是指每一个经历着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在其文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区别于共他阶段的特殊本质 ,或者两个处于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民族 ,各自所具有的区别于他者的特殊本质。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作为研究范式的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即进入了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而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更是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加速期。(郑杭生 ,1996:序)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着重指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这种社会的加速转型是以“市场转换”(transtitiontothemarket)———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为核心和主轴展开的。曾几何时 ,市场经济还被视为一种为了追求个人和局部利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步入消费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空虚,人失去了心灵上真正的快乐。“孔颜乐处”作为一种理想精神境界的代名词,其本质要求人们超越物质、功利的需求,达到一种高尚的人格境界。“孔颜乐处”对于沉溺于功利境界的当代人来说是一剂清醒的良药,它弥补着功利主义者情感生活的空虚。.  相似文献   

13.
《乡亲———康天刚》所体现的生命意志实际上就是悲剧精神,其核心就是一种抗争精神,一种个人抗击自然、社会、人生命运的精神。这种抗争,就个人而言,表现为生命意志过程;就民族而言,它是一个民族走向自立自强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诗与哲学———从柏拉图到歌德肖鹰荷马的崇高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个人,他诉诸日神的民族文化,犹如一个梦艺术家诉诸民族的以及自然界的梦的能力。荷马的“素朴”只能理解为日神幻想的完全胜利,它是大自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经常使用的一种幻想。真实的目的被幻象遮盖...  相似文献   

15.
价值、本原及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人们实践的社会性所表现出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的“价值”和哲学的“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 ,“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 ,“价值”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的个人 ,“价值观”也是多样性的。将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这是哲学“价值论”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都掌蛮”是古代活跃在今四川宜宾、泸州 (古合称“戎泸”或“泸叙”) 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出于个人的专业兴趣, 我对这个课题十分关注, 读到新近出版的屈川先生著《都掌蛮———一个消亡民族的历史与文化》〔1(下称《都掌》), 自然十分高兴。读过全书, 以为这是一本资料丰富, 具有新意的民族史著作, 十分乐意向大家推荐。全书从族属源流、社会演进、民族消亡、悬棺葬俗铜鼓文化、岩画史诗等 6个方面对泸叙地区都掌蛮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附录有对建武城崇报祠明碑的考述, 一部民族史面貌已灿然大具。宜宾在秦汉时期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质疑鲁迅思想与近现代人类“民主———自由”文化有着逻辑矛盾的观点,力图探寻鲁迅思想内在的、统一的逻辑构架。在社会历史观的角度上,青年鲁迅已经越过人类文化演进的表象而直取其背后的生命自由意志与“自由—独立”精神;作为一个决意投身文艺的人,鲁迅重视人的精神觉醒、精神创造力量的思路是一种回归其生命本根的思路;而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而言,鲁迅瞩目人之自由意志、“自由—独立”精神的觉醒的思路关注的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远远没有得到正视的重大问题,看取的是一个民族不断通向新的历史文化进程,包括通向“自由———民主”文化历程的生命本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政治正义理念是指政治权力持有者———“王”运用某一特有的被当下的社会成员所一致认同的次序及规则使整个社会生活处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与和谐的境界之中的理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相继表现为:“自然物理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宗族血缘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顺乎人性”的政治正义理念与“‘大一统’的官僚级差”的政治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9.
由程郁缀撰写的《缀玉小集》于2014年3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十年来陆陆续续写的一些短文的小集。但虽曰“小集”,却有大情怀在,这大情怀就是以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字里行间,熠然可感。书里有篇文章《乐把金针度与人》,是期于人,更是作者的自我期许,把民族文化的“金针”、知识学问的“金针”、哲理智慧的“金针”,掬奉与人而引以为乐。如作者所言,这是“一种自信,一种境界”,当然也是一种情怀。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学辞典》中,精神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相对于“物质文化”而言的存在于人类记忆中的信息,包括人类的知识、风俗、法律、宗教、艺术等。狭义是指由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柳·戈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他的一系列社会学著作中,指一种包容了人类“宏伟感觉”、神秘的内在性和各种积极发展个性、自由观念、超俗性等精神内容的文化,并以此与市俗的、物质的各某一社会、民族具体阶段的特殊文化形式区别开来。在戈里德曼看来,真正的精神文化造就的是真正的物质繁荣。这种文化既是最高层次的审美的,也是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