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虽以男性为主要描写对象,但透过这些男性形象与对应的女性形象的关系可以看出,池莉自始至终都以女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呼唤男子汉的女性意识增强了男性的角色意识;要求丈夫尊重、重视、认同的意识使男主人公更加清醒地认识现实、承担责任;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使男人从男性中心幻觉中跌落,自觉地修炼自身、确立自己.  相似文献   

2.
老舍擅于从伦理意识的角度来展示女性命运,并对女性深层心理进行深入挖掘,由此抨击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以期唤醒女性"人性"的复归和人的意识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作家童年的创伤性体验让张爱玲的作品中有着独特鲜明的女性意识。她用苍凉老辣的笔触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女人的强悍来对照男人的懦弱,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强女人,弱男人"模式体现了张爱玲强烈的男性批判意识,是她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外化。  相似文献   

4.
以往众多关于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评论都是围绕黑人文化遗产继承这一内涵来分析故事中的三位女性角色,而其中自信,自负,白人化的大女儿迪依(Dee)成为众矢之的。本文主要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三个女性角色,从而去揭示她们各自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个有效视角.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挖掘莎菲在性爱关系中在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重新估价这篇小说在女性意识方面前所未有的开拓,在对它作社会历史批评的众多阐释之外,提出了它对传统性爱模式的突破,以及一个女人如何拒绝与接受一个"坏男人"的叙事模态,使丁玲的女性性爱小说的基本价值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6.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与"雌雄同体"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的蓬勃发展为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女性主义翻译观使得翻译界发现了传统的缺陷,但是女性翻译家过度地强调女性身份,过于强调女性对于语言的"操纵"和译者的"干预",使得翻译中出现了"度"的偏离.于是,女性主义翻译家提出了"雌雄同体"意识,以此来消除翻译中的性别歧视,达到原作和译作的和谐统一."雌雄同体"意识引发了翻译中有关"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评论大多倾向于发现亦舒小说女性形象强烈的独立意识,本文认为,在亦舒的小说中,这种独立意识是作者强加于人物身上的,这些女性形象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独立意识,特别是把放弃爱情作为女性独立的一个重要标识,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是一位善于把握和表现男性世界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斥了硬汉形象,但也不乏生动的女性形象。《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极少数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海明威在小说中不仅对男性进行鞭挞,表现对女性处境的同情,甚至还透露出其对女性意识的理解。本文从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从发试图论证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通过她所建立的两个镜像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崔涛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2):65-66,96
凌叔华从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角度出发来审视女性情爱意识的觉醒,带着名门闺秀独到的审美趣味,成功地借助"花"、"鸟"、"花瓶"、"镜子"这样一些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物体意象,抒写着处于传统和现代夹缝之中的女性的情爱困惑,诉说着女性忧郁而枯寂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乡土小说作家,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关注妇女命运,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形象,重视她们所受的阶级压迫,很少关注这些女性内心自主反抗意识的萌动.其实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压迫者,她们也有一些主动的反抗意识和行为.文章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些意识和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女伤眷"与"士悲秋"是历来为中国诗歌传统所钟爱的主题,在中国诗歌史上,伤春情结似总与女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士悲秋"则主要凝淀为男性生命意识和政治意识的抒发.然而在易安词中,女性生命悲剧意识的触角越过了这一性别畛域,易安词的特点就在于她将伤春与悲秋情绪几乎都完全浓缩成了女性情怀中情爱的悲凉,将所有的生命意识、社会意识都浓缩成女性情怀中最为柔弱、最为凄美的情爱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女性作家,残雪的小说中不自觉地体现着女性的理念。但是残雪又不同于其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避开了以往女性的创作模式,以怪诞的女性感觉、体验和幻觉,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女性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的诡秘的女性世界。残雪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恶魔式母亲、复仇式女性、圣洁化女神。通过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将男权主义的中心话语和审美趣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解构,打破了"母性神话",显现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意识。残雪的女性形象设计是和残雪关于女性的自我存在和人类存在的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其女性主义观点是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混合剂。  相似文献   

13.
丁玲的创作,就是通过对女性心路的言说来书写自己的情感之路.不管是早期的"激情言说",还是后期的"默默倾诉",都是她的女性意识在社会挤压之下的情感流露.本文就是从丁玲女性情感的曲折发展对她文本中的女性化写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她自觉地把女性悲剧意识融入自己的影视创作之中,不仅弥补了以往众多影视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缺失,而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类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影视叙事风格从性格、爱情、生育以及生存状态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表达了她自觉而深沉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多重思考.她所执导的影视剧不仅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而且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5.
今天,女性意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话语的关键词。女人们开始从过去被男性话语的遮蔽、扭曲、误解中走出来,要求彰显她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她们不断地改写着传统的两性话语权力关系。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所包含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母亲作为女性文本最常见的性别角色,隐含了女性写作、女性意识的诸多信息,她不仅是一种伦理象征,同时也构成了女性文本中重要的文化、审美空间,她是父权社会建构起的神圣的性别神话,同时也是女性文本中即将建构起的文化与伦理关怀的一个重要砝码。笔者通过关注女性文本对传统的"母亲神话"的消解,来透视中国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一种基于性别意义上的母性关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在男权的文学话语中,女性形象都是男性之笔按照自己为女性勾画的蓝图描绘的.女性同性爱的书写从刻意的回避到有意识的书写,充分表明了女性为了摆脱"物"的地位所作的努力.用这种极端的写作方式,来证明女性性自由时代来临了,女性不在是依附于男性的"物",而是可以独立于男性之外的"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致使女性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其他权利更无法得到保障。家庭是女性权利缺失的关键。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女性受害者提供专业治疗方法,以唤醒女性意识来提升女性权力和增加女性权利。  相似文献   

19.
宋代女词人书写的身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和社会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身份界定是"贤妻良母",生活于理学之风日益浓厚的宋代女性在词作中塑造的却是"情人身份"。女词人的这种身份意识与传统的差异表现了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女性角色是社会习俗决定的,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意识必须经由女性角色产生.安娜借助于伏伦斯基的爱情,重新认识了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萌发.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安娜与伏伦斯基缺少真正的对话,使得安娜无法协调自己矛盾的双重身份被迫自杀,这造成了女性意识的失落.托尔斯泰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女性地位,而是寻找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所以,他从"爱的宗教"出发安排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