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蔡亮 《日本学刊》2012,(5):81-94,159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作为日本最主要的农业利益集团,积聚了可以支配日本农业的巨大经济实力,同时拥有可以将经济能量充分转化为政治影响力的强大组织能力。随着"农协"社会统合能力的日益弱化以及民主党执政后从社会结构上对其形成的冲击,"农协"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已今不如昔。尽管"农协"仍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量,声势浩大地反对日本加入TPP,但从野田首相最终仍决定要参与TPP谈判这一点而言,若"农协"不能顺势进行改革的话,其对日本农业政策和日本政治的影响力势将每况愈下。  相似文献   

2.
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功过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多功能、系列化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协为提高日本的农业生产力,维护农民的利益和经济社会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农协也开始受到尖锐的批评,日益陷入困境.为了吸取日本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必要对日本农协的功过及其改革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日本从2016年开始推广“农福连携”的新型社会参与模式,当时是基于安倍政府建设地域共生社会的构想,作为一种跨领域的综合治理手段而实施的。近几年来,日本政府、非营利组织、农协、农业经济体、民间企业等多方主体逐渐参与到“农福连携”的相关工作中,“农福连携”从最早的残疾人优惠政策发展至日本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福连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农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双向合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地区过疏化背景下日本农业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恢复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农福连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使日本走出一条别出心裁的农业改革之路。同时,受益于该模式,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得以在农业领域重拾生活自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TPP中承诺的农产品开放幅度较以往签署的EPA大幅提高,即使是五大敏感农产品,也以增加配额或降低关税等形式做出了开放的姿态。面对即将来临的严峻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TPP谈判开始后安倍政府即着手推进革除积弊的农业改革,达成TPP协议后又出台《农业竞争力强化方案》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这些改革措施涉及面极广,主要以农地、农民收入、农协等三项内容为主轴展开。安倍政府借助TPP的倒逼机制改变固有僵化制度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改革能否使日本农业焕然一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经过长期的国际实践与国内磨合,已经成为日本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作用。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在助力国家总体外交、打破双边关系僵局、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对外援助效率、推动地方国际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中国可借鉴日本经验,从发挥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的独特作用、建设中国特色地方政府对外交往制度体系、建立高效灵活的半官方机构体系等方面推动地方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深化"一带一路"多层次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内涵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制度创新而不断更新和丰富。二战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留存了一些问题和弊病,给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成为新形势下"安倍经济学"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水平、农民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面对人口多耕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农村劳动力衰减等问题,重新考察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当前农业领域的变革,对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蔚 《日本研究》2009,(1):56-60
本文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从农协特有的合作制组织性质的角度探讨了农协产生及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考察认为日本农协的早期演进体现出合作制在日本的移植、蜕变及合法化特征,战后农协得以顺利规范与制度化的原因在于农协前身——产业组合的合作制基础以及政府的积极扶持。  相似文献   

8.
产业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政策性质来说,是属于供给管理的范畴,即国家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政策性干预,引导企业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以保证供应社会对物资和服务方面的需要。简言之,产业政策是国家在社会供给方面促进或调整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手段的总称。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它是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作为创造社会供给能力的有效政策措施,日本的产业政策愈来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视。本文拟就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促进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业贸易保护政策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日本对其农业实施了严密的保护政策,不仅体现在GATT/WTO体制下的日本农业贸易保护政策上,在利用关税限制农产品进口以及保护农业的前提下参与FTA等方面也表现明显.日本对农业实施保护性贸易政策,既限制了其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也增加了发展其他产业的成本,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国内行政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虽然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日本还是对农业结构和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地区间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经济经过了恢复、增长、飞速发展的这样一个轨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日本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战后日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试图从原有的地区间的收入问题、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与交通的关系中梳理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及其在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是因为其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日本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是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也是在没有"循环经济"概念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形成了由基础法、综合法和专门法等组成的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进程中,应借鉴日本经验,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体系,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22,(1):122-133
随着作为"新动能"的电子竞技产业对经济增长、消费增长、新增就业等的作用愈发显著,中央和各地方的电竞政策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级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数量较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中央层级的综合性文件、地方层级的综合性文件以及地方层级的电竞专项文件,都在整体上表达了肯定与扶持的政策导向,但在规范内容、扶持事项、对应条款等方面,部分文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而对电子竞技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月日本政府公布《机器人新战略》,安倍晋三首相强调当年是日本"机器人革命元年",高度重视"机器人革命"对振兴日本经济的作用。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日本经济社会可能产生深刻影响,包括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少子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等。安倍内阁提出使日本经济规模在2020年达到600万亿日元的目标,但机器人产业难以成为近期振兴日本经济的"救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机器人革命必然失败,因为要实现以机器人革命为中心的增长战略,不可能在数年内立竿见影。从中长期看,如果日本能真正实现为推进经济社会结构改革所必需的规制改革,机器人革命振兴日本经济的前景未必不可预期。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十多年来,日本农业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在农工商综合发展方面也颇值得重视。 日本农工商的综合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进展较快。战后初期经济恢复阶段,由于当时有“农协”包缆了城乡物资交流的主要任务,因而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问题并沒有完全被提到日程上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后,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食物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是根据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它本着“自主、自立、相互扶助”的精神,由农业生产者自愿联合,以增强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进而发展国民经济为目的,通过所经营的各项事业最大限度地为会员服务。  相似文献   

16.
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阳 《日本研究》2002,(1):94-96,F00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日本在“科技立国”、“教育立国”思想的指导下 ,致力于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 ,使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的教育在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高等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其突出。我国和日本有着相似相通的文化背景 ,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分析、总结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对于我国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或许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 ,高科技飞速发展 ,…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农业金融在日本金融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包括了农业、林业和鱼业三大方面,一般称为农林渔业金融,对日本的农林渔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就日本农业金融体制,资金筹措与运用及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启示,作一初步探讨,以资借鉴。一、日本的农业金融体制日本的金融体制较之欧美有所不同,它是从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为顶点,以政府系统金融,民间系统金融为两边,以农林渔业金融为底边的金字塔型金融结构。政府系统金融主要有二行十库;民间系统金融主要有八十六行(都市银行十三、地方银行  相似文献   

18.
浅谈日本的农法体系及其社会经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是工业和城市的迅速扩张 ,另一方面却是农业和农村的萎缩。如今 ,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足 2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 ,日本拥有一套庞大的农法体系。日本通过不断健全农法体系 ,保护耕地资源 ,维护农民的利益 ,促进农村发展 ,对提高日本的粮食安全系数、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努力通过不断调整其旅游产业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鉴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自1996年起,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始向入境旅游业倾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本文对日本旅游产业政策变迁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其对于日本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认为日本旅游产业政策虽然促进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但其可操作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日本政府放宽对华签证以来,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基本呈现大幅攀升趋势,2015年后一直位居外国访日游客首位。大量观光客的访日一方面对提振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极大改善了日本在中国游客心目中的国家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公共外交成效。本文以公共外交为考察视角,首先对日本对华"观光外交"性质及模式进行界定,提炼出三类公共外交模型,并结合该外交行为的实施过程与方式,考察了其对近年来中国赴日游客数量上升趋势的影响。其次,本文探究了"中国赴日游客数量"与"中国民众对日好感度"二者间的关联度,及其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与"地方创生"战略的积极推动作用。最后,本文基于日本"观光外交"的相关经验,从前期准备、实施模式以及效果互动三个方面对中国公共外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中国开展新型大国外交、提升国家形象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