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深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前,日本经济已显颓势,主要依据是增长势头趋于放缓、财政状况空前严重、消费心理已趋恶化和金融市场已不稳定。强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重创了日本经济,主要表现为直接经济损失惨重、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财政状况更趋恶化、核泄漏影响深广、产业链遭受重创、出口贸易大幅萎缩和国内需求急剧减少。灾后重建对日本经济的刺激效果不容高估,主要原因是重建资金筹措困难、电力不足阻滞重建、产业刺激效果有限和国际环境大不如前。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长远影响也颇值得关注,主要焦点集中于国际地位更趋弱化、财政风险更趋恶化和能源战略被迫调整。 相似文献
2.
“一场日本投资的新浪潮正在席卷美国。”就象60年代末以来潮水般地涌入美国的日本商品一样,日本企业家们现在又纷纷涌入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去办工厂了。不少美国人将此情此景与四五十年代美国工业资本大量输出、世界各地美国工厂烟囱林立的情况做对照,不免大发不胜今昔之叹。而日本人自己却在为这件事是祸是福而议论纷纷。本文拟在概括日本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的分析,就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做出评价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面向低信用度人群的住宅贷款的偿还拖欠),不仅限于美国国内,而且向世界范围内扩散。这其中最大的理由在于证券化使MBS和CDO等机构债券在全世界被出售。日本的金融机构相对而言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小,截止到2008年9月为止,日本并没有出现金融危机。但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混乱,已经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5.
论日本经济萧条对东亚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走出金融危机不久的东亚经济近期又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局面 ,甚至有分析认为目前东亚正濒临金融危机的“第二波”。导致东亚经济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其最大市场的美国经济开始“着陆”,但作为东亚第一经济大国的日本的经济走势同样也不容忽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关联度极高 :以往的东亚经济奇迹在相当程度上就是靠日本经济奇迹来带动的 ;近前的东亚金融危机也与日本的经济萧条和金融危机有着密切关系。那么 ,近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恶化甚至衰退将会对东亚及中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呢 ?一、东亚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以 1 997年 …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工业化方面曾创造过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然而,在信息化方面,日本却长期落后于美国。日本信息化长期落后于美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本文从日本政企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影响出发,做了初步的分析,以供我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元汇率变化对日本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家庭经济中包括消费和被招聘两个方面。从消费方面来看,从海外能够进口廉价商品,这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加家庭经济部门可支配收入。特别是在内外商品价格差价非常大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此次金融海啸发生之前的五年间,日本经济实现了相对稳定的2.2%的年增长率.然而在失去的十年之后不久的又一次重创给艰难前行中的日本经济带来了不小的伤害,继2008年之后,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日本已遭遇连续数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刚刚从泥淖中露出头来的日本经济又为金融危机所掣肘,本文旨在浅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应对危机的举措,并总结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次强震、海啸和核泄漏相叠加的复合型灾害是战后日本60多年来的最大灾难。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日本经济的短期影响和对日本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影响两方面。从短期来看,最主要有核事故影响、电力短缺和产业供应链断裂;从中长期来看,将对能源的长期供给和长期财政风险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鉴于此次大地震给日本和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必将唤起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战后日本出现了16次经济周期波动,本质原因在于现代日本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战后日本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周期缩短、周期波动幅度缩小、多种周期形式相重叠、在中周期视角下的扩张期延长与长周期视角下的慢性衰退延长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固定资产频繁更新与设备投资频度加快、技术革命与技术创新迅猛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深度干预。安倍经济学景气成为战后第二长的经济景气期,但无实感成为其最大的特征,长期低迷和慢性衰退依然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11.
一 日本经济结构呈外向型,其特点是利用外需来带动经济增长。出口在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60年代为8.1%,70年代为13.1%,80年代为14.5%。1985年日本制造业销售额中,出口比重平均为25.6%。主要产品的外销比重更高,如钢铁为31.4%,普通机械为31.6%,电子机械为37.3%,运输机械为43.1%,汽车高达54.9%。迄今,日本采用“全套型”产业结构,即几乎生产从成套设备到日常用品的所有产品。日本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各档次商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日本经济严重萧条状况下日元兑美元汇率没有贬值反而大幅度升值,这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本文首先分析雷曼兄弟"搅乱"日本金融市场的状况,其次分析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发展趋势,再次日本经济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世纪。曾一度称雄世界的日本跨国企业能否在这场大冲浪中重振雄风 ,令世人注目。在新经济的刺激下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轮转 ,决定了企业决策必须做到敏锐、快速、高效。然而 ,这恰恰是近年来日本企业底气不足的病源所在。日本大企业传统的企业决策模式——金字塔式决策机制的滞后性 ,使得日本企业频频出击不利。如何改革滞后的内部晋升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企业最高决策机制 ,是决定日本企业中能否大量涌现颇具竞争实力的全球企业 ,重振日本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对日本经济的促进作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陈若飞日本的现代科技始于十九世纪后期,当时这个强调对外开放的国家,正积极地学习来自欧洲的知识。由于缺乏资源,他们认为,唯一可以改变日本的途径就是提高日本人民的文化素质,在科技上力求进步。战后五十年的时间里,日... 相似文献
15.
四十年前,美国在取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彻底打乱了这种通过国际协议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国际货币秩序。取而代之的是,美元、日元、马克和英镑并存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资本主义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内各种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就日元国际化产生的客观条件,以及将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作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
战后日本以地区工业地带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濑户内海工业区及其周边地区是构成这些工业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经济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濑户内海工业区的工业布局,并对其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揭示区域工业带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内在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供借鉴。一、濑户内海核心圈及其外围圈的地域范围 濑户内海的核心圈是东起近畿的阪神地区,西临九州岛福岗、大分,北达中国的山阳地区,南至四国岛爱媛、香川、德岛三县的狭长水道及其沿岸地区。濑户内… 相似文献
19.
翻开辛亥革命的历史画卷,几乎随处可见日本人或与日本有关的人们的活动踪影。这反映日本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既深又广。这种影响归纳起来说,大体是通过中国留日学生、日本大陆浪人以及日本政府这三种力量来实现的。一、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为了转变中国人的对日感情,以实现其控制中国并进而称霸亚洲的目标,很快就确定对华“示好”政策,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热心”吸引并培养中国留学生。1898年5月14日,驻清日本公使矢野文雄给外务大臣西德二郎的信中集中 相似文献
20.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外交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所谓经济外交,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即以外交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上的利益;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在政治上或军事上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