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值此日中邦交正常化15周年之际,有幸蒙《日本问题》杂志刊登拙稿,谨表谢意。 15年来,在两国有关人士的努力下,日中经济关系朝着两国人民所希望的方向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了。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两国间的经济交流更加迅速扩大。然而另一方面,最近日中经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纠正贸易不平衡以及促进对华投资等。从前者来看,目前贸易不平衡的幅度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朱颖 《日本学刊》2007,(3):47-59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占世界的40%。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日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国经贸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出现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关注焦点等。日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日美经贸关系有双边和多边渠道,但建立日美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第三个渠道。中国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不仅仅是在过去,即使是在今后仍然需要加强。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中,日中民间经济交流和合作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应将视野从日中扩大到东亚整个地区去考察。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繁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和日本都应重新审视世贸组织协定以及经济合作协定对今后经济贸易的影响,并考虑出对策。而为此,“官”和“民”都应该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其政治、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本文在回顾和厘清中日关系和贸易的演进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双边货物贸易、FDI及其企业经营业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等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钓鱼岛争端对中日两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钓鱼岛争端对中日两国经济有负面影响,改善中日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贸共赢。  相似文献   

6.
高新才  梅兰 《社科纵横》2012,27(12):38-41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借助于WTO和上海合作组织两个平台,双方在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上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数的变化对两国贸易额的影响不大,但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口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贸易额;两国的GDP对贸易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制度因素对贸易额的影响不断增强.中吉两国必须在充分发挥多重优势,改变贸易结构,构建机能性贸易体制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中吉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自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双边政治关系风风雨雨、一波三折,然而双边经济合作却基本处于健康发展状态.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技术、资金、劳动力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由于比较优势的不同,中日之间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而互补性又成为双边经贸依赖关系的基础.在长期经济合作过程中,双边互惠、双赢,形成了"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政治关系回暖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业已确立的条件下,经济合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安全保障领域的日中关系 ,并就近年来中国的安全保障战略及其对东亚安全保障的核心日中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大国 ,日中关系的状况如何 ,不仅影响到双边关系 ,对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日中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日中两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和平均是重要贡献。 2 0 0 2年秋季以后 ,中国的对日战略开始出现了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安全保障战略的变化 ,使日中间的战略关系面目一新。本文着重探讨如下两个问题 :( 1 )中国的“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近三年GDP平均增长率低于前20年平均增长率的水平。而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稳步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通过对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本文探索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中日贸易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提出了发展中日经济贸易可供参考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日中两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主张设立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对于区域合作采取了积极姿态 ,日本反而有被排除于区域合作网络外之虞。本文从中国的东亚外交、日美关系等多边外交的角度分析了上述变化的背景 ,认为日中携手是有效推进区域合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日关系与东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地区大国的双边关系出现严重困难时,中日双边政治关系的演变会如何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和前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日本各自参与东亚合作的轨迹看,中日双边摩擦并没有影响二者为东南亚地区利益而合作,在可预见的将来,恰恰因为中日双边政治关系的困难,中国和日本都会更多地考虑东盟国家的利益和外交需要,以求为各自创造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在地区国际关系变化中更加主动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中日经济关系的历史背景中日经济关系是随着国际形势和两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追随美国而敌视中国,两国邦交尚未恢复,当时以民间贸易形式开展有限的经济交流,其特点是规模小,不稳定,受政治形势影响较大。到1956年,贸易总额达到12840万美元。到60年代,中日之间开展友好贸易与备忘录贸易,实际上是突破民间贸易范围的半官方性质协定。到1969年,中日贸易总额增至6.25亿美元。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煤炭、铁砂、大豆、玉米、杂豆、盐、镁等,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是:钢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相似文献   

13.
赵放 《日本研究》2004,(4):7-11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加入 WTO以及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以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为背景 ,日本国内涌动着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思潮 ,认为大量中国廉价产品的进口 ,对日本相关产业构成了威胁 ,导致国内企业破产和失业增加 ,并加速其产业向中国转移 ,进而导致出现产业空洞化问题 ,甚至将本国经济低迷现状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相联系 ,这将不利于彼此间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是否会对日本构成威胁 ,两国贸易关系的性质如何 ,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 ,以期有助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二、对中日两国贸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高度契合,为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本文首先论述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包括其背景、目标、内容、路径及对其评价;其次,分析了中印(尼)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从地缘政治、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战略、经济互惠等几个角度探讨了两国加强经济合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四,剖析了对印尼贸易投资的国内风险和外交风险;最后,为深化中印(尼)经济关系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中日关税、汇率政策与中日贸易问题.笔者研究发现,如果中日两国发生了双边关税制裁,则日本增加关税不一定会引致中国贸易收支变差、日本贸易收支改善.并且,一般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引致中国贸易收支变差、日本贸易收支改善;反之,则相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可能伴随有中国贸易收支改善、日本贸易收支变差.在中日双边关税、人民币实际汇率以及中日总产出同时变动的情况下,则中日贸易收支取决于中日两国关税变动、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以及中日总产出变动等力量之间的对比,仅从中国某一政策变动就得出对日本贸易收支不利的论断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在两者的对外经济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两国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因素等障碍,阻碍了两国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和两国贸易自由化的实现。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日本经济的复苏,分析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的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艳  晏琼 《学习与探索》2012,(12):114-116
近年来,中国与荷兰的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荷兰已成为中国第十二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但是,中荷之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较低,表明中荷之间的贸易依存度还不高,说明两国贸易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中荷在贸易往来中基本反映了各自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但都有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对对方出口时未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也是今后中荷贸易拓展的方向。中荷两国的贸易结构逐渐倾向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与中荷贸易中转口贸易比重较高有很大关系,也是两国资源禀赋差异和行业内技术差距的体现。中荷应进一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两国贸易持续增长,提升两国的贸易规模和水平,提高两国的贸易结合度。  相似文献   

18.
苏杭 《日本研究》2011,(3):26-29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GDP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面临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货币谈判时相类似的国际环境,即中国持有大量对美顺差,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加贸易平衡压力等。在日本和中国先后成长为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的过程中,都遭遇了美国强大的贸易平衡压力。日本在应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回顾了两国遭遇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大致过程,分析了两国针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差异化应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初期曾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从1948年开始,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在冷战格局下,这一政策并不持久,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实行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20.
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金融业务是中美经济关系结构中的主要内容。由于资本运作特征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利益集团政治。从形成长期巩固的经济关系角度出发,发展中美经济关系的关键因素不在贸易,而在于发展直接投资,其中大规模固定资产的投资尤为重要。在美国对外双边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