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自2013年以来,日本银行实施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负利率政策,力图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消除通货紧缩。这种非传统的大力度的货币政策,首先直接对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继而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在上述政策背景下日本金融市场的走势,既有积极的动向,也有与政策目标不相符合的,这期间日本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债券市场的走势,反映了五年来日本金融的发展概况,同时也为分析这一时期日本货币政策效果及思考货币政策的合理方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瑞 《日本学刊》2007,(1):42-54
20世纪90年代末,为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萧条,日本银行实施了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和数量宽松政策。2006年,伴随日本经济复苏,数量宽松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先后宣布解除。本文以IS-LM模型为理论工具,分析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萧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利率功能复活后货币政策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银行相继实施了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统称为"非传统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在理论上有"时间轴效果"、"资产再配置效果"等效应,提供了在特殊情况下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日本非传统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传统货币政策冲击对景气复苏和物价上涨存在一定影响,但长期效果并不特别明显。与全时期相比,2009年之后新政策的效果更为明显,也存在较为清晰的政策传导路径。货币政策作为短期宏观调控手段,能否持续实施并达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目标,是非传统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但仍旧步履维艰。本文回顾2015年以来日本经济在GDP、对外贸易、个人消费支出、CPI变化率和预计的消费税改革等方面的表现,对2016财年及今后日本经济的走势作以展望。今年初,日本银行在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QQE)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负利率政策,配合"安倍经济学"第二阶段的新"三支箭"。在经济低迷、通货紧缩以及社会人口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安倍政府将面临很大的挑战,而日本景气的恢复也前途未卜。只有更好地落实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措施,日本经济才能根除病灶,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许祥云  郭朋 《日本学刊》2013,(1):82-99,159
日本在2001年3月引入了"量化宽松"政策,为了达到政策目标,日本银行采取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不仅对国债和抵押资产证券进行操作,而且将买入汇票和外汇干预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将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在"量化宽松"政策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两大央行都将流动性以准备金的方式留在银行体系内,但在操作中介目标、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国在金融体系、贸易部门重要性和货币的国际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几年来,实际经济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实证分析的条件,但是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与笔者当初进行的理论预测没有太大的出入。黑田央行货币政策(异维度的量化、质化宽松政策)提出了明确的物价提高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尽管日本银行大量购买风险资产并大量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但是其通货膨胀目标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日元大幅度贬值,但是其所导致的企业绩效改善是不均衡的,大型出口企业受益而中小企业受损,没有明显的增加雇用的效果,反而导致了实际工资的下降。股市行情高涨也有助于企业绩效改善,但是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已经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重大的波动。总之,就货币政策而言,安倍经济学没有取得成功甚至可以说陷于失败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风靡一时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在抑制高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一政策框架摇身一变似乎成为一些国家或经济体摆脱通货紧缩、提升物价水平的政策“神器”,尤其在日本更为突出,通胀目标制不仅成为央行、政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成为不同时期日本银行设法规避或执着追求的对象。本文首先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发展历程,梳理通胀目标制在全球金融危机前的实践及其效果,通过对比金融危机后美国与日本通胀目标制实践,归纳其在抑制通货膨胀和提升物价水平中的作用;其次分析黑田东彦行长任内标准通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实践以及预期传导路径;最后基于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差异,从利率与投资、货币规模与信贷、汇率与出口以及资产价格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货币传导机制遭遇的“梗阻”,并揭示“梗阻”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受多种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基于国债定价的非套利仿射模型表明:通货膨胀因子和货币政策因子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实体经济水平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比较利率自身滞后项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可以看出,我国国债收益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传导机制还远远没有形成.因此,应该统一国债交易市场,扩大国债发行、交易品种,完善国债发行体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货币政策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贴现率和隔夜拆借利率不断降低,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间甚至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依然没有使日本经济走出萧条,反而出现了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预示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无能无力;同时,90年代的系列紧急经济对策已经使日本政府债台高筑,财政政策几乎没有政策空间。因此,在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日本中央银行放弃传统的价格宽松型货币政策,改为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即操作目标从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通过不断提高央行购买国债的额度增加商行的超额准备金余额,扩大流动性,以期达到降低利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稳定金融体系和扩大经济增长预期及政策持续效果,并最终消除通货紧缩。从实施情况看,部分效果是显著的,而部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客观全面分析和评价日本这一特殊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瑞 《日本研究》2007,(4):31-35
零利率政策解除后,日本银行力图通过利率调节物价和经济,实现利率正常化目标.虽然日本银行于2007年2月采取了加息措施,将银行同业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上调至0.5%,但利率仍处于超低位运行状态.2007年以来,日本银行始终判断经济景气缓慢回升,继续缓步扩张,但却一直未作出加息决策.本文将研究重点置于影响日本利率政策的因素,尤其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因素,并对日本低利率政策可能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日元长期超低利率不仅限制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更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健  魏薇 《社科纵横》2015,(1):60-64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和实施后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整个政策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国债收益率与期限的函数关系,是金融市场各种金融工具的定价基础.我国国债二级市场交易规模较小,数据样本有限,传统的方法拟合效果均不理想.应用一种新的利率期限结构拟合模型,约束平滑-B样条模型,对我国银行间付息式固定利率国债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即期利率、折现率及远期利率三个方面比较了该模型与Nelson-Siegel模型及其扩展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约束平滑-B样条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府债券按偿还期限分为长期国债与短期国债两种。长期国债又可分为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七年和十年期国债等;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內,原则上为弥补政府预算资金周转的不足而发行,又叫政府的短期证券或国库券。 日本政府短期证券共有八种,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是大藏省证券,即为弥补国库资金不足而发行的证券,二是粮食证券,国家收购粮食时为弥  相似文献   

14.
崔绍忠 《创新》2011,5(3):54-57,127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自2009年3月份以来,美国先后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1与QE2。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元贬值、贸易摩擦以及热钱流入等问题,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与非洲各国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这对于中非各国促进双边贸易、开展本币互换试点、加快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合作以及推进货币整合的基础性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黑田东彦就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强势推行“量和质两方面大胆宽松”政策。黑田的“双化宽松”对金融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日元汇率全面贬值,日本股市持续上行,日本国债波动剧烈。“黑田冲击波”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做空日元成为市场一段时期内的主流选择。其次,资金持续涌入股市等高收益市场。第三,投资者规避风险情绪上升令一向稳定的日本债市出现剧烈动荡。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助于提振日本经济增长与缓解通缩状况。其次,提升日本企业投资信心和居民消费需求。第三,推动日本出口企稳。从结束日本长期通缩的目的看,导致日本长期通缩和经济疲软的成因相当复杂,绝非简单的加大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解决。从提振日本经济复苏的目的看,仅靠宽松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困境。从黑田币政策实施的国内国际环境看,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田的“双化宽松”政策未来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可能会持续加大,对结束长期通缩、刺激经济复苏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6.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异常升值,不是由灾后重建引发海外资金回流导致,而是由投资者普遍预期日本海外资金回流而大举做多日元和日元澳元套利交易平仓操作所致。在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前景、总债务状况、海外资金回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元资产收益率和通货紧缩等因素作系统考察后,可以认为日元汇率在未来两三年内很可能呈小幅升值之势。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从1946年起一直发行短期国债,即短期政府证券;从1953年起一直发行具有准国债性质的政府保证债;从1965年起又一直发行长期国债,即建设国债和赤字国债。发行国债是日本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因此,如何评价国债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对认识和评价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而且对我国借鉴日本国债管理经验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1965年后长期国债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日本称金融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而重点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在市场机制起支配作用的条件下,国家从宏观上对经济活动实行间接控制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日本同其它主要西方国家一样,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除财政政策外,也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对总需求进行管理。在日本,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日银)是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面对居高不下的CPI,央行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来收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各家商业银行为应对吸存压力,亦推陈出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随息而涨,产品期限更加丰富,一些3个月以下期限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左右,有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更达5.5%,比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高。如此高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众多短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解和回归方法,考察2002-2009年间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与真实收益率变动的原因,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市场风险溢价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美元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真实收益率的最重要因素。基于实证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会提高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但降低了真实收益率;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的影响不确定,但很可能提高了真实收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