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制度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笛 《日本研究》2001,(4):8-11
随着 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崩溃 ,日本经济开始了长达 10年之久的长期调整和持续低迷。尤其是 1997年以来日本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97年和 98年出现了二战以来首次连续两年的负增长。与此同时 ,日本政府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景气调节政策在这次经济衰退中也无能为力。不断加大的综合景气对策不但没有使日本经济摆脱停滞局面 ,反而造成了财政赤字的持续膨胀。显然 ,日本这一次的经济衰退不同于以往的单纯以需求为制约因素的景气波动 ,而是交织了金融危机、企业经营困难和财政巨额赤字等在内的结构性经济萧条。当前已经有大量文献对日本经…  相似文献   

2.
张光 《日本学刊》2005,(2):53-66
错误的财政政策是导致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日本经济政策一直在凯恩斯主义的积极扩张财政和保守主义的紧缩财政之间反复徘徊,但终以后者占据上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不够,扩张和紧缩财政政策互相矛盾,及不计实际经济后果地贯彻紧缩财政政策,使日本错失了走出萧条获得持续增长的机会。2 0世纪90年代日本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的保守化,政治不稳定,领导集团执政能力的降低,是导致财政政策失误的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中,财政与金融犹如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尤其当国家遭遇巨灾时,更需要财政发力,尽快修复灾难带来的创伤,拉动国家经济走出灾难。然而,面对东日本大地震时,日本的财政却因深陷债务泥淖难以自拔,反倒成了拖延灾后重建的累赘。如何破解财政困局,既是当前日本面临的迫切课题,也是长期困扰日本的老大难问题。日本缘何深陷财政困境,更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金融危机后日本的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避免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实现安心的紧急综合对策"、"生活对策"、"生活防卫紧急对策"、"经济财政的中长期方针"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本文分析了这些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制约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层望了日本政府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的困境之中。其原因在于,产业政策失策,资金流向失误,内外经济结构失衡,宏观经济政策失效。吸取日本的教训,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处理好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三个关系;将现行的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内外经济结构的协调及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则对我国经济稳定高效地发展,免走日本的弯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10多年前,欧美各国对日本经济的强劲发展曾感到畏惧,这是因为这个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使他们的领先地位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逐渐酝酿向缩小贸易顺差、内需主导经济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冀望通过财政投资、鼓励房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转型,但在产能过剩、经济泡沫化、产业空心化和新兴产业主导发展方向选择存在偏差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的转型并不成功,经济陷入长期萧条.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经济内需型转型过程中应对汇率波动风险、选择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及相应的投融资体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析日本庞大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颁布的《财政法》,确立了平衡财政的原则。在1 96 4年度以前 ,日本政府维持了财政收支平衡。1 96 5年度以后 ,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财政法》规定的原则依旧 ,但政府的债务却大幅度增加。日本曾在 80年代用了大约 1 0年时间重建财政。 1 990年宣布实现了重建财政目标。然而 ,好景不长。1 995年 1 1月 ,当时的大藏大臣公开宣布 ,日本财政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舆论界称之为“财政危机宣言”。日本的财政状况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 ?仅仅时隔 5年 ,日本便由“实现重建财政目标”转为“财政危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拟围…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市场疲软、生产滑坡、资金短缺、债务缠身、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亦即陷入了改革以来最艰难的困境之中。导致这种局面既有表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即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概括起来,可归为下述四个方面。 1.结构性因素我国的产业结构原本就已失调,基础产业长期滞后,加工工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处于被压抑和冷落的地位。十年改革非但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反而使结构失调更趋恶化。由于利润驱动、消费扩张、宏观调控能力的弱化和地方自主权的扩大,加工业一直 成为投入的…  相似文献   

9.
曹志刚 《社会》2003,(10):36-39
城乡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政府体制改革的深人开展,长期影响我国经 济发展的制度和结构性因素逐渐减少,城市经济和农村乡镇经济正逐步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但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经济增长优  相似文献   

10.
论日本规制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体制相异于欧美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规制多而且规制力度较强。日本的这种规制型经济体制的形成适应了战后日本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需要,由政府对民间的经济活动作出积极性的规制,使有限的人、财、物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对日本实现经济赶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日本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经济萧条,曾经在高速增长时期取得良好经济绩效的日本规制型体制,其弊端日益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日本经济活力的主要因素。为此,日本的规制制度面临着改革。然而,这场改革如何进行,它…  相似文献   

11.
诚信、公正和责任是政府信用的伦理要素,关涉着政府信用的高低。而目前我国政府在制度、组织和行政人方面存在的某些失范现象,却损害了诚信、公正和责任的政府形象,使政府信用陷入伦理困境。社会转型是这种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而制度的合理性、组织的公共性不足以及行政人的道德异化则是导致这种困境的具体原因。对此,从制度伦理、组织伦理和行政人道德三个维度可以实现对政府信用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一、民营化后长期资金筹措方式的转变   (一 )脱离财政投资  与日本国铁时代相比 ,JR东日本公司在资金筹措施方案上的巨大变化 ,是由于分割民营化在制度上不能再利用财政投融资了。但是 ,JR东日本公司成立后的五年间 ,即至 1991年度根据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及日本货物铁道株式会社的相关法律 ,得到了日本国家预算措施的支持。新发行了政府保证铁道债券。但是 ,以后就没有新发行铁道债券。并且 ,从 1992年度开始发行公司债 (日本国内普通公司债和外债 ) ,使其成为筹措长期资金的重要手段。  这一变化 ,如表 1和 2 ,图 1和图 2所示。从设…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日本研究》2002,(2):6-11
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之中。政策当局曾用尽各种办法刺激景气回升 ,但收效甚微 ,经济至今未能摆脱萧条状态。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一、经济低迷的现状  日本自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 ,经济增长呈现出长期下滑的趋势。从 1 991年至2 0 0 0年的 1 0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 1 .75% ,如果不是日本政府累计 1 0次动用财政手段刺激景气 ,而且“景气对策”总规模高达 1 3 6万亿日元 ,接近日本 GDP的 1 / 3 ,那么 ,就连这1 .75%增长率也许都达不到。因此 90年代的十…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银行不良资产与通货紧缩型经济萧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世纪最后1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一个高涨之后向下曲折的过程,即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泡沫经济所带来的高涨局面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而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首先是萧条的长期化和萧条原因的复杂化。日本的经济萧条持续了近10年,成为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萧条。日本各界普遍承认,萧条的超长期化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周期性萧条,而是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合性萧条”。其次,经济萧条或下滑的直接成因都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萎缩,进而…  相似文献   

15.
日本财政结构改革的新动向及今后的课题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孙丽日本的财政状况,自1991年泡沫经济解体后,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中。据统计1996年度末的政府和地方负债总额高达442兆日元,为GDP的89%。造成财政赤字的直接原因,除了税收不足及社会基础设...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人口转折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标志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降低; 2009年,日本的总人口达到峰值,强化了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由于形势误判和政策滥用,日本既未能实际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造成潜在增长率一降再降,也未能有效改善可持续的需求因素,使实际增长率经常性低于增长潜力。这致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表现出低通货膨胀率、低长期利率、低经济增长率等典型特征。其他发达国家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状况时也常常被称为"日本化"。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困扰,如何避免人口转变冲击经济增长,日本经验可以成为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17.
日本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其效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永龙 《日本学刊》2005,(1):94-108
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是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途径是多样的 ,政府直接出资、政策性融资、信用保险制度、损失补偿制度等等 ,共同构成了长效化、制度化的财政支持体系。日本财政不是一般地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而是遵循一定的方式 ,这些方式从不同的侧面保证了财政资金运营的“公共性”、“完整性”和“效率性” ,是财政能够持久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关键所在。日本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给中小企业、财政、担保机构及金融体系都带来了积极的效果。日本的实践表明 ,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不仅具有经济效果 ,而且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日经济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政热经冷”、“政经双热”、“政冷经热”三大阶段后,目前又陷入了“政经双冷”的困境。目前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冷”,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增长明显减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相对萎缩、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急剧减少、中日经贸摩擦连续不断和中日经济合作明显滞后等方面。同时也应看到,围绕中日经济关系,近期也开始出现一些有利因素,有望推动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中日双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日经济关系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价格水平稳定是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1998年至今,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平均水平只有0.4%,总体呈现通货紧缩的状况,但局部如房地产、生产资料市场却出现通货膨胀,价格水平总体失衡,结构性局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宏观政策亟需调整。根据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ECM)与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货币政策在应对总体通货紧缩的有效性大于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短期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不明显,长期对结构性调整有积极效应。鉴于此,我国下阶段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思路为:总量调节使用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使用财政政策;实行中性偏紧的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综合观测指标的货币政策,拓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20.
钢铁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就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谈点个人看法。在治理整顿当中,我国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实行了财政信贷双紧方针,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双紧的大气候下,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据冶金部计划司统计,全国重点冶金企业1989年的工业销售利税率和工业资金利税率分别比1988年下降1.21%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