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声无错     
《可乐》2007,(12)
他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选择演出的场地总是只能容纳一两百人的小礼堂。在演出时。他不能容许其他人发出一丝声响。一次,一个观众的手机响了一下,他愤然中断音乐会。在他的一场新年音乐会上,举办方发给每个观众一张"入场须知":为了您能够欣赏到最精彩的演出,请务必保持安静。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他的能力,而在于他的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也许一个小小的选择,一次小小的改变,你的人生也就随之变得与众不同。硬塞给我"天使梦"1999年,我与自己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进入了上海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现复旦大学医学院附设护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8,(Z1)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一天,我便觉得芒刺在背,只能离开。""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一个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2)
我爱新地:我最可怜简月,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为他付出那么多,得到的却是他的负心!女人还是要多爱自己一些,不要对男人太无私,很多男人不值得对他那么好。水水:方青河其实是个不懂得爱的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选择简月是因为当时简月能满足他生活的理想,而杨蔓能给他更好的生活,他就选择了杨蔓。像他这样的人是不配谈"爱"的。爱是无私的,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爱。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7,(21)
6月的一天,已是48岁的他来到社区居委会。"啪——"一张"刑释证明"拍在了民政助理员小汪的桌上。"我没饭吃了!"他吼完,径自坐下,不再发一言。他在小区里是个很少与人交往的人,原因是他打架斗殴、"两劳"释放的背景,最近他工作的厂子倒闭了,所以他又多了一重下岗失业工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6.
德国人米夏自称自己就是个北京的"胡同串子"。他渴望穿越时空的隧道,感觉仿佛前世就来过北京的胡同。他每来一次北京,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和哀伤,看到一条条胡同和一个个四合院的消失,他说:"我曾经在废墟前流过眼泪。中国人愿意选择更舒适和现代的生活,这无可指摘,只是希望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不要消失得太快。"米夏只是一个中年白领,他将收入中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收藏中国文物,随着时间积淀的增值,这些文物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价格了,但他从来都是只买进不卖出。他那100多平米的住所已经摆满中国各种文物,但他一张画一片纸都没有卖过。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自主创业。他曾因不通经营之道而血本无归,但他并没有放弃,他说:"不仅是我选择了广告,广告也选择了我,我的生活已经和广告制作联成一体。"他叫唐坚平,经营着上海菲凡广告制作服务社。因此,许多朋友便直呼他"菲凡"。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印象中,印度人个个都是"趴火车"的高手,猿臂一挥,火车外面挂满了印度人。除此之外,也就对"印度飞饼"有点印象。我到新德里旅游后,改变了对印度的看法。朋友住在新德里,他打电话让我去他那里做客。我坐火车时,火车外面并没有"挂"着印度人,火车里面很多座位是空的,车票也不贵。朋友因为有事没能来接我。我到了火车站,一个披头散发的印度男人冲了过来。看他这个造型,有点丐帮洪七公的意思。男人手里拿着棒子,嘴里乌拉乌拉说着印地语。我以为他要打劫,交流半天,才知道他是个搬卸工,是个苦力。他晃晃手中的"扁担",指  相似文献   

9.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做个测试:摆在你面前有3种职业可以供你任选……办公室文员、推销员和清洁工。我们可以肯定,100人中就会有100人首先选择当办公室文员,其次选择当推销员,最后才是去当一名清洁工。这种世俗化的选择,事实上传递着一种因循守旧的观念:首先选择有面子、时髦且高贵的职业,万般无奈时,才会选择能挣钱但"丢人"的事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往往是那些别人看不上眼的项目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呢?南京就有这么一个大男人,他从"臭气"里面淘到了大把的金子,把大家提都不愿提的"厕所"变为了成功的商机,甚至  相似文献   

10.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诗文里,充满了对自己"归隐"这一人生选择的反思,在这些反思里,陶渊明勾勒出少年时的影像,并不时将现有的状况与以前的回忆进行比对,在比对中前行,塑造出一个矛盾重重的陶渊明,一个由普通走向伟大、与"世界"叫板而坚守本心的"人"。通过对人生选择的反思,陶渊明向我们揭示了通向自我的道路,以及走在这条路上的艰难,他是揭示生存意义的先行者,他本人与其诗文构成强大的"互文",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坐标"。  相似文献   

12.
刘道伟 《今日南国》2007,(16):20-23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良友益友可以带来帮助,恶友侫友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仁",后者叫"知"(智)。与朋友相处,应当注意分寸,朋友之间要保持尊重。要成功越过人生的三道坎:少年、壮年、老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文献   

13.
闽路 《新天地》2012,(6):51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不论遇上好事坏事,也不分时间地点,一张嘴就是"没意思"。他自己是真的没意思了,也给别人扫了兴,弄得大家都很没意思。我有个熟人就是这样,平均每两句话总要带出一句"没意思"。工作,在他眼里肯定是第一件没意思的事。钱拿不了几个,官也不大,还得按时上下班。既然如此,那又何必恋栈,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马上打报告提前退休。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我收到了一封自动回复的电子邮件,来自一个我曾试图联系过的人。信中称,他"不在办公室,不方便使用电子邮件"。我对此选择了无视。就在同一天,摩根士丹利的美国股票市场研究主管亚当?帕克也收到了一封类似的邮件,只不过他没有选择无视。他向  相似文献   

15.
《华人时刊》2009,(3):32-33
十六年前,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境的一个海关里面,一个中国人和几个奥地利人蜷缩在一张长椅上,大眼瞪小眼看着眼前的一块三明治,他们共同的目标是离开匈牙利。这个惟一的中国人名叫张文国,他抛下了在布达佩斯的妻儿,选择自己一个人逃回国去。然而没想到的是,张文国到达罗马尼亚边境的时候,正好是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中国恢复签证制度的第二天,没有签证的他只能滞留在海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出国并不算容易,他为什么要跑回国呢?"逃跑未遂"的张文国在匈牙利又生活得如何?  相似文献   

16.
吴毓 《中华魂》2012,(20):54-55
出公差,曾几次入住慕尼黑机场旁的酒店。两部安装透明幕墙的电梯中,使用频率最低的按键是"关门"键。乘梯者选择楼层后便气定神闲地四处观望,几无人理会那"两个三角针锋相对"的符号。上次乘梯,终于忍不住询问同梯的德国人,他的回答令我语滞——等待是一种美德。根据他的理论,使用"关门"键有三个显而易见的弊端。弊之一,电梯有设定好的程序,开门、  相似文献   

17.
海纳 《中华魂》2012,(1):30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袁隆平的第一个比喻:"我是一粒种子"。他说:"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种子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力量。但要做一粒好种子,就必须埋入泥土,深入基层。想当初,袁隆平也是可以留在城里的。因为他出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胡适与李大钊围绕着学理的探讨和实践途径的选择两个方面的争论,在学理的探讨上两人的观点基本相同,都主张既要研究"主义"又要解决"问题";在实践途径的选择上两人的分歧很大,胡适主张点滴改良,李大钊主张根本解决。"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李大钊的影响较大,促使他更多地研究实际问题,初步有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本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问题与主义"之争提出了中国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中国社会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中国国情的问题,二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将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布朗肖的空间生存论指出,文学空间是一种生存体验的深度空间,是抵达人之生存深度的体验空间。他的观点与海德格尔提出的"此在"优先权的生存存在论原则不谋而合。由于空间构筑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之生存存在的场域,那么个人对于自身存在空间的选择对其实质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一位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女性,伍尔夫深深体味到了父权制的社会机制对女性的轻视和压制,因此她试图通过达洛卫夫人生存空间的自主选择为女性开辟一条突围"他者"身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叙事人》中有两个视角:"巴尔加斯·略萨"的视角和"叙事人"的视角。这两个视角分别代表了西方文化与原始印第安文化两种文化眼光。双文化视角的选择是由作家的文化意图决定的,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关注,引出了文学关系着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乃至民族存亡的重大主题。因此,《叙事人》对于略萨小说的文化内涵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