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是有制约作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地域特征所造就的作家的气质、禀赋、作品风格差别甚大,这些差别又给文学作品以鲜明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昌耀作品的风格、意象、语言、审美都有很大的影响。昌耀诗歌就是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风情陶冶下的产物,它最终成为青藏高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青藏高原文学风格的形成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2.
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表现手法初探河北省衡水师专赵秋棉川端康成是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受到举世重视的作家,他经历了各种文学流派的变迁。他的文学生活和创作,反映了日本文学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表现手法极为复杂,许多评论家曾就其作品进行精辟的分...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艺学体系论纲(续)赖大仁5.文学批评论(1)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有广狭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学批评指对各种文学现象(包括作家创作、文学思潮、文学风格流派等)的研究评论;狭义的文学批评则是指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评论。这里主要考察后者。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现代派文学受到我国文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评论逐渐增多.不久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日本现代派文学——"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中译本;武汉《外国文学研究》开展了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我们认为,加强现代派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将有利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川端康成是日本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创作上,他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流派的创作手法、特别是英国作家J.乔依斯的"意识流"手法,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了颓废思想和没落感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个性。文学艺术的个性特征不仅指艺术形象的个性,也包括语言风格、地方习俗、写作技巧乃至统摄于全文的气势神韵等方面的独特性,共同构成作品的艺术风格。由于语言特色是艺术风格的构成要素之一,所以作家在致力于其它方面的同时,莫不以极大力量致力于独特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如何去获得语言上的个性特征,却又往往因人而异。由于作家都是某一特  相似文献   

6.
建安文学时代风格的形成邵炳军文学风格总要受时代因素的制约,不同的时代因素会形成不同的时代风格。那么,建安文学时代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一、世积乱离──作品的题材和主题“世积乱离”的社会现实为建安作家提供了相同而又广泛的创作题材。汉献帝建安年间,...  相似文献   

7.
<正> 对文学的地域特色进行研究,是件很不简单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当今的作家,还涉及到古代的作家;不仅涉及到文学,还涉及到该地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不仅涉及到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涉及到作家的创作方法,并且,不对不同地域的作家作品进行比  相似文献   

8.
《边城》与《雪国》——千古不磨的珠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永霞 《日本研究》2000,(3):93-96,F003
《边城》与《雪国》分别是中国作家沈从文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 ,在本国文学界均是历久不衰的评论热点 ,但是却少有评论者将这两部作品加以比较评论 ,其实 ,这是两部具有相当可比性的作品 ,它们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内在气韵上都有诸多相通之外 ,同时 ,作为两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它们也反映了中日两个民族传统文化施加于作家的不同影响。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背景的趋同为文本比较提供了依据。《边城》发表于一九三四年 ,《雪国》则于一九三五年一月至一九三年五月连载于杂志上 ,并于一九三七年六月出版单…  相似文献   

9.
席超 《唐都学刊》2014,(5):64-69
陈忠实前期作品一直写当下的生活,善于从道德角度切入,在变态心理和爱情描写上也多有探索,塑造了一系列新的人物形象。经过15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历练,他的创作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20纪世80年代中后期,作家经历了伤痕文学、先锋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阅读了大量外国传入的文学经典。他反思自己以往的文学创造,实现了自我剥离,他远离了写当下生活的题材,转向历史,转向人物内心,遵循文化心理结构观点,写出了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实现了自己写作的转型。他抓住了作品《蓝袍先生》中的语言感觉和创作状态,经过充分的准备,以沉静的状态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奠定了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的美国当代小说家中,菲利普.罗斯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位。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他表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关注,作品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为背景,小说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潜在的生存危机。罗斯后期创作中表现出的向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极具代表性,是对自身否定之否定之后更高层次上的现实主义回归,即走向新现实主义。对这个显著转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这位当代美国重要作家的创作风格,了解美国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而实现推介和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白桦派作家受惠于优越的家庭生活与西方化的教育,养成了合理的、逻辑性的思考方法,主张文学上的人道主义。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而不同。本文重点通过派内同仁思想及作品的比较,鉴别论述志贺文学之所以是强者文学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毛海莹 《浙江学刊》2007,(3):103-109
宁波籍现代文学女作家苏青的作品以其“贴近生活”的写作内容和“直言谈相”的表述风格赢得了四十年代上海滩读者的青睐。然而作为一个市民作家,她独具地方特色的作品语言却少有人关注。本文独辟蹊径,试图从语言民俗学的角度来解读苏青作品语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13.
《永别了,武器》中反讽与象征的叙事特色孙玉珍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以他独具的语言风格和完美的叙事艺术,在美国文学史中独树一帜,影响一时。近些年来虽然国内外评论界对此已作出很多评论,但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其艺术...  相似文献   

14.
星新一(1926~)作为风格独特的微型小说作家,在日本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短小精悍,多为“千字文”,风格明快新奇而又犀利深刻。至1983年10月止,他所发表的微型小说篇数,已经突破千篇大关,可谓“世界之最”。当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致力于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并非毛凤鳞角。古代中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近代俄国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近代美国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相似文献   

15.
果戈里与狄更斯的创作——这是一个原则的、中心的问题,已经有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了探讨,而且他们当中某些人(B.维诺格拉多夫、A.叶利斯特拉托娃等)认为,可以说有一个果戈里或狄更斯的专门的文学发展阶段。与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发展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叙事风格的转变,在这之后的作品中的语言似乎和过去不一样了。并不是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能带来这种转变。在狄更斯的前辈中带来同  相似文献   

16.
戏曲家尤侗在诗学、文论和词学的广阔领域提出了系统的文学主张.关于文学发展,他既主张文学通变,又强调文学联系;针对文学创作本体,他从主旨表达的角度提出了主情说,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提出了泄愤说.从作品风格的角度提出了贵静说与自然说;对于文学家的态度、素养和创作条件.他分别提出了有美毕收、兼才和达而后工等重要主张.尤侗从文学史论、创作论、作家论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其论题丰富、逻辑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 ,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日益繁荣 ,与之相比 ,我们的文艺评论相对滞后。文艺创作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文艺评论仅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至于有特色作家的专论更不多见。这对文艺理论家、评论家是挑战 ,也是发展先进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历史机遇。黑龙江省和其他几个省市的 1 1位文艺理论家、评论家 ,在这个挑战面前 ,做出了成功的尝试。他们抓住机遇 ,用三年的时间 ,深入研究了黑龙江省活跃在文坛上的 1 1位作家及其作品 ,联合推出了 1 1位作家的专论 ,即黑龙江特色作家研究丛书。这么多文艺理论家、评论家联合 ,一次…  相似文献   

18.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11,(2):99-102
横光利一(1898-1947)是位毕生都致力于革新小说创作的文学作家。也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天使》(1935)就是这样一部引人注目的反映时代的小说。细腻的心理表现是横光利一小说的独特之处,独特的创作形式及表现特色是横光利一小说中最特别的称之为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其作品《天使》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家。作为中国读者,对川端作品清新、典雅的风格并不陌生,许多人都为他笔下的优美世界所感动。所以,近年来分析川端作品的人也很多。然而,分析川端康成很难套用西方和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对中  相似文献   

20.
文学创作是同创作主体的审美体验结合在一起的。创作风格既同作家感受外界事物的经验、习惯有关,也同作家的气度、个性有关,同他选词、组句、修辞的语言修养、爱好、特长有关。语言风格是创作风格的外在表现,它是在语言上呈现出的一种气质和格调,是语言体系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