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茶始于中国。3000多年来,国人喝茶的习惯经历着不少变化。一项关于现代人饮茶习惯的调查显示,六成人都表示自己爱喝茶;50%的人是在工作后养成喝茶习惯;另有三成人是在父母的影响下爱上了喝茶。对于喝茶的主要目的,55%的被调查人表示是为了健康;30%的人是为了提神;其余15%则是为了减肥。调查也显示出,人们对于饮茶中的茶文化和茶知识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2.
那一缕茶香     
郑局廷 《决策》2014,(4):95-95
也许是工作环境决定了,这么多年,我的小说还是离不开官场,官场有太多的素材、太多的人和事要写,《茶趣》与我之前创作的小说有一点区别,在这里更注重人生感悟的传达。"没事,喝茶"是《茶趣》要表现出来的一种为官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纷繁尘扰充满诱惑的社会,蒋志锋以喝茶保持自己的节奏,不受物喜已悲的侵扰,在一个贫困县淡定坚守,抵御诱惑,为民谋福。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办公室主任老宋挺犯愁的,新来的领导是个铁面无私的人,整天板着个脸在局里踱来踱去,踱得局里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心慌起来。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不能等领导把火烧出来啊!局里的人都来找老宋商讨对策,老宋想了想,说,只要领导生病,就万事大吉了。多年前局里也有过这样一个新领导,有次他生病了,局里每个同事都跑去看他,把领导的心都看软了。老宋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4.
推荐     
老宋要退了. 在副局长的位置上,老宋一待就是十几年.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上去,但每一次都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在前不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老宋发现了一个秘密:大李竟然是他的竞争对手老曹的眼线!大李是老宋的秘书,一个跟了他七八年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李起的作用,老曹曾经很轻松地击败了老宋,稳稳地坐上了局长的位子知道秘密之后,老宋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这里有任何风吹草动,老曹都能很快知道呢!  相似文献   

5.
心灵悟语     
花正芳 《决策》2015,(1):65
喝茶时,茶壶在上,茶杯在下,方能喝一杯好茶。世人皆知用此动作去接一杯茶,却少有人用这"在下"的态度去接人生的一杯茶!人于世间,只有"在下"的杯才是满的。因为有了严寒,才保证了春天幼嫩作物不受虫子的侵害;因为有了冰雪的滋润,才保证了春天作物生长的水份。人于世间,真正的关爱是严厉的,而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小草野火烧不尽是本能,用石头压着它仍能从石  相似文献   

6.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15,(7):120-123
蒋介石,长毛泽东5岁。早毛泽东一年去世,活了88岁,毛泽东活了83岁。这样,有82年,他俩同存于世。论个性、气质,他俩截然不同:蒋介石军人气质,每日清晨即起,操练一番。他以《俾斯麦传》《曾胡治兵语录》《曾文正公家书》为三件宝,不时诵读。蒋介石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喝茶,只喝白开水,喜食海  相似文献   

7.
文人品茗     
蒋星煜  卢义祺 《领导文萃》2009,(19):139-143
梁实秋——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场。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坐,看伙计秤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以媲美。  相似文献   

8.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春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滋味鲜爽,香气馥郁,深受众人青睐。茶,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物品,而文人与茶的情缘,也多见诸文学作品。
  鲁迅先生爱喝茶,有一次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不料郑重其事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鲁迅在《喝茶》中写道:“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但鲁迅最后还是回归他的本色,说:“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  相似文献   

9.
《管子·牧民》中有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相似文献   

10.
##正##一"商有商道,官有官品,茶有茶趣"。这是五年多前,蒋志锋在去宁阳县做县委书记之前,他的博士生导师周文康说给他的话。他坐在导师办公室的沙发上,聆候下文,只见导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既像是叮咛,又像是告诫:"没事,喝茶。"一想到这些的时候,蒋志锋心  相似文献   

11.
"黄金周"长假制度是刺激经济复苏的结果,从发展旅游经济的角度总结和分析它的发展过程,一要建立和完善旅游经济的管理机制,二要创造有特色的假日旅游品牌,三要倡导"环境友好型"旅游消费方式,四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低头     
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吗?”哲学家回答:“所以,你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间立足,便要懂得低头。”  相似文献   

13.
喝茶,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给人带来生理上的快感,但这种愉悦感还不能称之为美感。只有品茶,这种愉悦感才会上升为精神享受,成为美感。喝茶与品茶的区别,古人就很清楚。《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妙玉借用当时流行的话说:“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妙玉的话,一语道中了喝茶与品茶的区别,也就是快感与美感的区别。品茶重在“品”,细细品啜,在徐徐体味和欣赏之中,使自己的感情升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它不追求数量,但必求质量上的优异,止渴在这儿退居次要的地位,精神愉悦在这儿居主导地位。喝…  相似文献   

14.
古代当官的也过新年,也有三到五天甚至七天的假期,只不过他们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古代官员过的新年,其实是指农历年,即正月初一日,从唐朝开始才享受明文规定的假期.据《唐六典》卷二所载开元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指的就是新年,宋代延续了这个天数,元明清三个朝代则缩减为三天. 按说,官员新年休假,可以不上朝、不办公,可以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以走亲访友、旅游宴饮,怎么会不快乐?  相似文献   

15.
茶趣     
郑局廷 《决策》2014,(4):92-94
一 "商有商道,官有官品,茶有茶趣。"这是博士论文答辩后,导师周文康对蒋志峰说的。他即将到宁阳去做县委书记,导师听闻这项任命,端起茶杯,像是叮咛,又像告诫,说:"没事,喝茶。"这天晚上,蒋志峰正在家里泡茶品茶,常务副县长张晓然突然打来电话,说是青口镇何口村近百村民闯进金威建筑公司驻地,把4个小青年打成了重伤。他立马赶赴现场。  相似文献   

16.
茶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茶竹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可以增加旅游的"看点"和"卖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和品位;而旅游则可以进一步普及和宏扬茶竹文化,推动了茶竹产业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展示出了茶竹文化旅游广阔的前景。永川同时集茶竹旅游资源于一地,茶山与竹海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发展茶竹文化旅游在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技术产业、区位等方面具有优势。永川旅游发展要突出茶竹文化特色,才能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各地旅游业重点:一是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二是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对外开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三是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思想观念;四是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和旅游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8.
《咨询与决策》2011,(5):122-122,F0003
“五一”小长假,几个要好的同学不约而同的来黄陂旅游。三天的时间.大家邀约在一起,走马观花似的游玩了“木兰八景”。怪不得,黄陂旅游这么热,在离武汉市不足50公里的地方。竟然有一方如此美妙的青山绿水。黄陂人太有福了,一边承接着大都市带来的经济繁荣(黄陂连续三年综合实力排名全省县域经济前三名),  相似文献   

19.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相似文献   

20.
去年 12月 10日,海口美兰机场进行了一场“紧急迫降”演习。现场总指挥的报告中 有这样一句话,让人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BB919航班有旅客 120名,无重要旅客。”何谓 “重要旅客”?大概是一为官,二为“款”,三为洋,四为星。“重要旅客”的外延可能远 不止这些,但至少不包括普通的黎民百姓。 人与人之间,不论高低贵贱,人身权利都是平等的,在这上面不应该区分什么重要与 不重要。无论“重要”与否,生命都只有一次,对个人来说都是全部。人们的生存权利是平 等的,因而面对死亡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况且,“重要”人物一旦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