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明西 《民族论坛》2011,(1):30-33
转场,这种哈萨克牧民们持续了千年的生活方式似乎正慢慢地从历史中淡出,牧民们地生活方式在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晗萨克人或充满希望,或有些失落。然而这些部不重要.重要的是哈萨克人开始在新的世界中重新寻找自己民族的位置了。  相似文献   

2.
<正> 哈萨克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独特的生活环境给予了哈萨克人丰富的情感、慷慨的气质和鲜明的个性。由于哈萨克人大部分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哈萨克人的婚姻习俗,具有草原游牧生活的鲜明特点。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婚俗中,从议婚到结婚,本应是主体的新郎新娘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男方必须送给女方一定数量的礼物、钱财才能订婚、成婚。这些习俗与当时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哈萨克族婚俗大体都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是以哈萨克族最古老的民间乐器——冬布拉为中心的古老乐种之一,千百年来,哈萨克人用冬布拉奎依(冬布拉乐曲)和冬布拉弹唱的方式记述着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信仰等诸多方面,并以口传心授方式代代流传,冬布拉艺术成为哈萨克人在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是以哈萨克族最古老的民间乐器——冬布拉为中心的古老乐种之一,千百年来,哈萨克人用冬布拉奎依(冬布拉乐曲)和冬布拉弹唱的方式记述着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信仰等诸多方面,并以口传心授方式代代流传,冬布拉艺术成为哈萨克人在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卡伦线和哈萨克移牧问题与东部哈萨克人向清帝国边境移牧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塔尔巴哈台卡伦线。清朝主张对占领地准噶尔边疆行使直接统治权而设置了边境防卫线,禁止东部哈萨克游牧民的移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本来从政治、军事的观点出发而在草原山地交错的广阔地域人为设置的卡伦线,对边境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了考察这一问题,有必要看一下清朝设置的卡伦制度及其实际状况。我们知道,清朝在外蒙古和新疆等边境地区设置称为“卡伦(ka—lun)的警备处,是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2013,(11):79-79
新疆实施的定居兴牧工程本来是一项改变牧民传统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但哈巴河县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牧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牧民素质及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遇到了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西藏民主改革后藏北牧民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在藏北牧区的村落社会中,村民自治是牧民享有公民权和政治权的一个重要生活场景,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威性,村落社会成员的社会规范,从人类学的视野考察这三者互动所构成的村民政治生活图景,正是牧民公民权和政治权在微观层面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干旱地区的生活是艰辛的。那里没有遮阳树荫,烈日当空,土地开裂,旱季时节动物的饮水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牧民们深谙生存之道。他们知道,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像他们那样走那么长的路程,不过,悬崖那边的一群牧民也许又另当别论。当雨季最终到来时——如果它真的来临的话——放牧也就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成群的牛羊眼看着膘肥体壮起来。他们对自己的牲口了如指掌,哪头什么颜色,什么脾性,“父母”是谁,如此等等,如数家珍,可以上溯好几代。对牧民们来说,这些牲口岂止漂亮,它们一个个都极具个性 。 在处理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9.
在牧区,“喝茶”和“喝水”几乎是一个意思。牧民们从早到晚,以茶代汤,天天如此,男女老幼都不例外。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走进蒙古包,主人首先端给你的,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如果你有幸品尝一顿手把肉,那么,饭后那几碗又浓又热的茶,就更非喝不可了。喝下去,你会感到清爽、舒适,油腻之感顿时消失。这时,你不能不暗暗赞叹茶的功效,体会到茶对牧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句在牧区广为流传的俗语,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喝茶既然是牧民整个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茶就成为牧区各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毛兔 《民族论坛》2006,(11):20-21
天山一号冰川,海拔4000米。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黑压压的一大群牦牛挡住了司机们的去路。一个二十多岁的蒙古族小伙子骑着马熟练地驱赶着牛群,强壮的牦牛在他简单的吆喝声中顺从地让开了一条路,司机和牧民各自上路,身后的漫天尘土在天山山脉的峡谷中飞扬。这是新疆牧民春季转场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在新疆,每到秋季、春季,牧民都要赶着牲畜由夏牧场转移至冬牧场,或由冬牧场转移至夏牧场,这个过程叫“转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南疆西部山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从低处的荒漠到高山草地,形…  相似文献   

11.
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民族乡的定居工程是在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牧民们并没有简单被动地卷入其中而是作为实践主体部分地参与了这一进程,逐步地适应了新型的生计方式,进行着文化转型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雪崖上有盛开的鲜花草场上有繁荣的景象——哈萨克谚言我们走访伊犁哈萨克草原的日子不算短了。这儿的千山万水、辽阔的原野、畜群、建设和这儿的人们,一切的一切,都给了我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些印象,一直在我脑子里闪光,慢慢使我有了个鲜明的认识:哈萨克草原在欣欣向荣,哈萨克人的生活在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3.
徐君 《民族学刊》2013,4(2):38-40,101-108
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被政府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2003年,作为全国四个重点区域之一的青海省开始在牧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生态移民先后在2004年下半年搬迁到第一批试点的四个集中安置地。2005年开始,国家又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的汇水区即“三江源区”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青海省4州16县l镇,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两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泽库两县以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三江源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进行生态移民。与退牧还草工程一样,三江源工程生态移民采取两种安置方式,一种是集中安置,由国家按照一定标准统一建成移民安置房,采取国家补贴、牧民部分购买的方式安置;另一种是自主安置,国家把补贴直接发放给牧民,由牧民自己选择投亲靠友或者自行建房的形式搬离牧场。青海先后在乡镇或县城附近建成了80多个集中安置点,安置5万多移出草场的牧民。按照生态移民政策,这些牧民处理掉牲畜,移出草场,上交10年的草场承包使用权,在聚居点度过10年过渡期。期间,享受国家按照每户每年6000元(拥有草场承包证的牧户)或3000元(没有草场承包证的牧户或新立户)的饲料粮补助(从2008年起,为了解决生态移民的冬季取暖问题,国家另外对每户补助1000元取暖费)。同时,通过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引导移民发展后续产业,解决过度期间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牧区,笔者了解到,牧民迫切恳请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牧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走上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道路.在大力发展牧业的同时,开始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过上了半牧半农的生活. 雀仁乡的农牧民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科委的大力帮助下,试种成功了玉米、西瓜和大白菜,而且长势很好.  相似文献   

15.
栉风沐雨     
一九六三年七月,扎鲁特旗霍林河畔的那达慕大会就要开幕了,牧民们正等待着“乌兰牧骑”的到来。突然,天下起了大雨,数日不止。牧民们都为途中的“乌兰牧骑”担  相似文献   

16.
新民 《中国民族》2014,(10):33-33
克西巴特,蒙古族,会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四种语言,最早是浩特呼尔村的一个接水员,现任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小营盘镇青得里浩特呼尔村党支部书记。小营盘镇三牧场是一个由蒙古、哈萨克、汉等民族组成的边境大牧场,原先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村队。克西巴特以蒙古人所特有的刚毅和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整个牧场牧民的生活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牧民们生活态度也变得积极向上了。  相似文献   

17.
从绿草如茵的伊犁河谷,到白桦树茂密的阿勒泰草原,千百年来,哈萨克族牧民弹奏着冬不拉逐水草而居。他们放牧牛羊,擀制毡子烹煮奶茶,酿制玉米酒,过着完全不同于农耕民族的生活。既使是这些年,在各级政府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牧民告别游牧生活,实现定居半定居,开始种小...  相似文献   

18.
胡亮  段雨 《回族研究》2024,(1):90-99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草原环境治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构成要素。通过对S省H村的田野调查,引入“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立足于制度与生活互动的研究视角,对H村破解草原治理难题的深层逻辑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政府与牧民社会的有效互动激活了牧民参与草原环境治理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是草原环境治理取得丰富成果的关键。具体而言,政府不断增强政策性资源供给,通过加大资金供给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利用宣传工具造势,建构出浓厚的草原环境治理氛围;村集体组织则承接和传递政府各类资源,采取重塑村社公共精神和重构地方性非正式规定等柔性治理手段,唤醒了牧民对村社集体的信任与认同,实现了村社共同体的再造。在上述草原环境治理实践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持续互动,促使牧民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看到了解决草原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于是,牧民开始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的准则,因而完成了草原治理中“无动于衷”到“被迫参与”再到“生态自觉”的重大转变“。制度—生活”分析框架的引入,拓展了草原环境治理的研究视角,增进和深化了对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19.
定居     
《中国民族》2008,(11):70-70
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有着40多亿亩草原。1000多万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裕固、塔吉克等民族的牧民世代在这些广袤的草原上经营畜牧业。直到20世纪的中后期,他们中的一部分仍在维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到达裕固族牧民定居的第一个村庄——干沟门,是晚上八点钟,走进康乐区区委会,院子里很热闹,当空横架一根粗绳,挂了两盏汽灯。我一打听,原来牧民们到三千里风沙线上去参加营造“绿色长城”,也刚回来,今天要举行晚会庆祝这次植树的胜利。天黑下来,汽灯照得通亮,人也来得更多。男女老少围成圈席地一坐,就在院子当心唱起来,跳起来了,节目很多,有民歌,有舞蹈,有摔跤,全是牧民自己的东西;开头那首“少年”(即“花儿”,西北少数民族喜爱的一种民歌形式),就是其中之一。从晚会上,从这些歌词里,我感受到了牧民心灵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