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相对于汉民族的"玉"和苗族的白银,维吾尔族的"金"不仅表现为喜戴黄金首饰善用金亮炫目之色,而且金色作为神圣美好的象征,成为诗人讴歌的对象;及之民族性格,象征纯度的内在品质之真和皇权的外在强力之勇,宗教神灵之境,都成为维吾尔族金文化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 屈赋问世二千三百余载,对我国南北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狂放、奇艳的美学风格,影响了曹植、左思、鲍照、李白、李贺、辛弃疾等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诗人。他的不朽诗章反映了他的不朽人格,在历史的熔炉内已升华为一种屈原精神。屈原精神蕴含的爱国主义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忧国忧民之心,已成为支撑国人灵魂的脊梁。每年端阳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舟,纪念这位文化先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一位诗人能够象屈原那样  相似文献   

3.
作为诗人的朱湘和顾城,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从憧憬自由、向往光明,到痛苦幻灭、颓丧自沉,朱湘走着一条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而从天真童趣的童话诗人走到灰色的死亡诗人,顾城的灵魂在光明里堕入了永远的黑暗。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些新诗潮诗人自杀及新诗潮诗歌中死亡意象呈增长趋势的现象,进行概括比较和个案剖析,探讨诗人自杀的因由和死亡意象的诗学意义.诗人轻生的原因错综复杂,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因素;死亡意象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前者有诗学意义,后者起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斯宾塞的《仙后》及其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斯宾塞是英国文学史上与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齐名的大诗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之一,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对于他同时代和后世的英国诗人,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在斯宾塞众多的作品之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长篇史诗《仙后》。本文分析了《仙后》的创作特色及其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宦游广西的诗人表现出与流贬诗人不同的文化旨趣。宦游诗人的文化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开发自然景观,加速了广西生态环境由自然向人化的进程;二是通过正面的宣传和引导来消除士人对广西生态环境的惧怕心理以及对广西文化环境的偏见;三是通过建学、修祀、劝驾等方式,在当地营造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宦游诗人的文化策略对唐诗时期广西文化的发展与诗歌的创作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黎 《中国民族》2012,(4):59-61
自1913年建校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原蒙藏专门学校)先后培养了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以及荣耀先、多松年、贾力更、李裕智和诗人郭小川、文学家巴彦布、国家民委原副主任文精等数以万计的各民族优秀人才,在民族地区、全国乃至国外都具有较大影响。乌兰夫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个学校开始的。"国家民委有关领导在视察民大附中后曾动情地说:民大附中搞活了,我们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就更有希望了!今天的民大附中,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所高品质的"不一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8.
十八世纪初叶,是西藏历史上的多事之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文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一个是著名的爱情诗人仓央嘉措;一个是杰出的小说作家策仁旺杰。他们都曾经被先后推上政治舞台,前者被选定为六世达赖,成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三峡中段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有个遐迩闻名的双亭,即北宋宰相寇准任巴东县令时所建的秋风亭和白云亭。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赞秋风亭:“江水和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清代诗人张尚儒也写下了赞白云亭的诗句:“昔道巴东胜,白云亭最幽”。这两个亭子原建在离县城7公里的旧城“双柏堂”之上。亭后群山环拥,古木葱茏;亭下有两涧小  相似文献   

10.
胡曾是晚唐除"小李杜"之外的一位成就突出的咏史诗人,其咏史诗创作与社会背景和其经历性格有密切关系。在这类诗中,他抨击古代荒政君主,体现出诗人的儒家情怀;借历史才志之士的悲剧抒发自己的不遇之慨;对古代的不幸女子,诗人深表同情之心。胡曾的咏史诗有独特的史论特征、浓郁的民间艺术特征、沉郁悲凉的风格特征以及通俗浅显的语言特征。他的咏史诗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杨慎谪滇三十五年,成为云南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名人,是云南历史文化发展的大恩人。杨慎被贬谪到云南的这些年,遍游了云南名山大川,在其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云南,书写了云南,其中涉及到云南的气候、山水、花木,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鲜艳的云南。  相似文献   

12.
<流沙河诗集>是诗人流沙河的代表作,辑录了流沙河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艺术特点.他的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与现实的空间感兼具、古典的韵味与民歌的情调杂糅、深邃的哲理韵味和率直的情感抒发融和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丰美的大草原,陶冶了哈萨克人民淳朴、豪放的性格;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方式赋予了哈萨克民族诗人的气质与才华。千百年来流传于哈萨克人民中间的“阿肯弹唱”,这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一直成为哈萨克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东北与中国西南在地域上山水相连,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非常密切的。这个区域里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或族群,他们的文化相似性和可比性是很明显的。从跨国的视角来探寻文化互动或文化个性,这是一个理想的地域。这些不同民族或族群身份的诗人写作的民族志诗歌是探寻各自文化共性和个性的较好途径:虽然诗歌创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印度东北的土著诗人通常用英语写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诗人经常用汉语写作,但是这些诗人都受到了近代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影响。同时,这些诗人的诗歌也受到了当下全球化的影响,比如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教育现代化、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等冲突的影响。因为受到了相似的影响,这个区域内的民族志诗歌的风格和肌理是可以比较的;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也是可以展开对比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剪烛西窗     
“何当共剪面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名作《夜雨寄北》的诗句。想那西窗下,荧荧一烛,诗人促膝夜谈,几番风雨成隔世,共话白头到跟前,看那烛光由短而长、由高而低、执剪修心,是何等的悠然!  你点过蜡烛吗?看过那跳动的烛光和飞舞的烛花吗?感到过那蕴藉中所含蓄的幽幽之情吗?  选蜡烛,实在有很大的学问,尤其是那“烛心”,偏了的不能要,否则燃烧不会均匀;太粗了的不可取,因那烛火虽强,却消逝得快,且少了情趣;太细的也不能用,因为一点微风,就会使它熄灭。至于点燃的时候,就更要讲究了:那烛台…  相似文献   

16.
黄曙辉 《民族论坛》2012,(17):61-63
<正>杨林是侗族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秉承传统而又超越传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超越。侗族的诗人,据我所知,著名的大概有大将粟裕、上将杨至成,以及同样属于军旅诗人的柯原,他们3人都是军人。粟裕和杨至成写旧体诗,柯原写新诗,影响都很大,但是,从纯粹现代诗的角度看,杨林应该说是侗族第一人。杨林的诗歌题材广泛,诗风简洁前卫,功底十分扎实。对于杨林诗歌的研究,在我看来,现在似乎还没有引起诗坛足够的重视,虽然有点遗憾,但杨林的诗歌不会因此埋没,肯定将在侗族诗歌史留下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最近,鲍尔吉·原野的新书《羊的样子》刚一问世,台湾诗人席慕容就打电话对记者说:“原野是我们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著名文学评论家楼肇明发表文章指出:“继老舍、萧乾、沈从文之后,鲍尔吉·原野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中的一员。他的一些散文,即使是放在整个20世纪散文金字塔也无愧色。”  相似文献   

18.
张木 《中国民族》2014,(5):42-4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干多年前,有着胡人血统的年轻诗人在黄鹤楼下送别友人,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成为千古绝唱。而如今,我们用这位祖籍在今甘肃天水,出生地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唐代诗人的诗歌来代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这其实是一种暗示——中国璀璨的文明一直是为各族人民所共同创造和分享的。  相似文献   

19.
走进大武陵     
<正>开栏语随着武陵山区大开发序幕的开启,我们经过精心筹划的"走进大武陵"专题也从本期开始成为本刊的一个固定栏目,我们每期都会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来关注和见证武陵山区大开发的重大事件、重大场面、重要人物和重要时刻,来为武陵山区大开发鼓与呼。  相似文献   

20.
在秀丽的天河两岸,满目松山竹岭,堆青叠翠,四季山花轮流开,长年春常在。这就是仫佬族诗人包玉堂同志的家乡——广西罗城县仫佬山区。一九三四年阴历七月十五日,诗人出生在贫苦农民的家里。解放前他只读过一个学期的初中,由于家穷和乡长的欺压而辍学。一九四九年底投入了革命洪炉,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活的大海里,诗人深刻地认识了新旧社会不同天,一个苦来一个甜的丰富内涵。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五四年,他曾编写过不少民歌。一九五五年根据一个反封建的民间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虹》,从此进人诗坛。二十多年来,包玉堂同志先后创作了歌颂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