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官油子",第一大特点是"下眼皮肿",眼睛专门向上看。终日里总在揣摩上司的喜好,那可真是上司哪儿痒往哪儿挠,上司喜欢吃甜他送蜜,上司爱好搓麻他点炮。对上司言听计从、阿谀奉迎,能吹、善拍、会跑、敢送。而对下属特别是老百姓则瞧不起、看不上,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官油子",第二大特点是"官念"极强。他们不干或很少干工作,没什么业绩,眼睛却紧盯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脑海里对西汉能臣晁错的印象,仅限于学校历史课本里"七王之乱"的口号"诛晁错、清君侧",对晁错的认知、评价也就为零。因此,笔者并不敢断言有人提出的晁错的职场"四错"究竟是臆断还是言之有物,只是觉得这所谓的"四错"对办公室人员有些许警示意义而已。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不断降低报价,招标单位也抓住了施工单位的心理,"你不干他干,总有干的"。在"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大部分施工单位处于尴尬境地,面对甲方,从来不敢提及"索赔"二字。实践证明,正确的索赔对于发展建筑市场、促进建筑业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双方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提高管理素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4.
越弱越要忠     
<正>晚唐时,有个军阀叫李茂贞。这位老兄,兵痞出身,原本是天下第一号大魔头。魔到什么程度?他敢两次把皇上劫到自个儿地盘当人质,还强抢皇帝宠爱的公主做儿媳妇。晚唐几位皇上都是没权没  相似文献   

5.
吴若增 《领导文萃》2005,(11):171-172
假如别人都倒立着走路,你敢不敢说别人都错了?我知道你会毫不犹豫地说:敢。但我也知道你其实是不敢。而且,你岂止是不敢,更多的可能是你很快就怀疑并认定原来是你错了。于是,你就写检讨作检查,你就痛哭流涕,你就衷心悔恨。一般地来说,你能做到这一步,还算不错了。不幸的是,当你已改邪归正,也脑袋朝下鼻孔朝上用两臂支撑用手走路之后,你再看见脑袋朝上鼻孔朝下用两腿支撑用脚走路的人,你还会凑上去用你那并不灵便的五个脚趾去刮那人的脸皮,以表示你对他的嘲讽与不屑。倘若他不肯归顺,你则当然不会宽容,你就会张开你的那张嘴去撕咬那人的裤腿,…  相似文献   

6.
我错了。这个简单的句子,恰恰是领导们最难说出口的,也是他们最需要学习的。艾伦·格林斯潘在1987年到2006年间担任美联储主席。他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低谷的时候,差点说出了这一个句子。10月23日,这位全球经济形势的权威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这场危机的规模让他十分震惊,难以置信。他并没有说他的措施是错的,他只是承认:是的,我发现了金融体系的一个缺陷……我不知道它的影响会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7.
正皮定均(1914-1976)将军是全国人民心目中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他能征善战、屡建奇功,为中原地区的对敌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始终坚持敢讲真话,又被称为敢讲真话的"严将"。在他的心目中最容不得假话,他一生像仇视万恶的敌人那样仇视假话,也像战胜敌人那样战胜了"假、大、空"。广大的人民群众热爱皮定均,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热  相似文献   

8.
在《水浒传》里做真正的好汉,仗义疏财是个标配.但如果柴进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不管是花钱多还是名气大,柴进的各项指标都能排在首位. 相比之下,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再舍得花钱,也无非是县里的一个小吏,他老爹只不过在村里务农,最多算是个小地主,能有多少积蓄供他折腾?而柴进祖上是大周天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人家世代都...  相似文献   

9.
正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这个世界,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也许你行善布施,广积善德,举手之劳的小事并不会导致什么大的损失。但当他的所求得不到满足、反咬一口时,你也最容易成为无辜的  相似文献   

10.
李雪 《决策探索》2014,(19):81-83
吴军一开口说话,你就能看出他的性格特点:自信、聪明、逻辑性强。说到喜欢的人文书,他列举的作家跨度非常之大,而且相互之间看似没有太多的联系,从茨威格、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到尼采、卢梭、伏尔泰的哲学书籍,从莎士比亚戏剧到亚当斯密《国富论》,再到普利策奖得主韦塞尔的《我们为什么相信美联储》等等。每谈到一个问题,他也总会条分缕析地"第一……第二……第三……"。  相似文献   

11.
人物风云     
《决策》2014,(6):41-41
宋卫平:完美主义者的不完美谢幕 在经历多次危机后,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作出了放弃大股东位置的选择。"有梦想的人总是很悲伤。"这是人们对宋卫平黯然谢幕的"哀悼"。 与商人"重利"背道而驰,宋卫平本质上更像文人,"连50%的商人都不算"。他总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而忘了自己处于一个动荡险恶的房地产界。他对建筑品质的极致追求、对细节完美的苛求,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他眼中,好的土地更像是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他唯恐别人拿去雕坏了,于是不惜代价。  相似文献   

12.
晁错是汉初文帝、景帝时的大思 想家,他的重农思想和削弱分封王国的主张,对汉初的文景之治,甚有贡献。但是,正当他尽忠为汉王朝出谋划策时,却又被汉景帝腰斩了。 他死得冤。不过,也有研究历史的  相似文献   

13.
故宫有蛇     
一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来访。皇帝就是皇帝,到哪儿也不能掉成色。周恩来总理率众官员亲去机场迎接。他的座机停稳后,人并不下来,而  相似文献   

14.
"机构"与"机关"是公文写作中的两个常用词,虽意思相近,但差别很大,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会用错。譬如在《我们期待怎样的人大代表》(《南方周末》3月1日评论版)一文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沈阳市老龙口白酒厂厂长到新加坡访问,晚宴上,新加坡商人问厂长:"您是哪儿人?""沈阳人。""沈阳在哪儿?""在辽宁省。""辽宁省在哪儿?"被追问得无奈的厂长急中生智:  相似文献   

16.
“当初免职,有人现在说是因为年龄错了,是到了退休时间。现在我又出来,我要干到干不动的时候!”说这句话时,让人分明能看出他壮志未酬。  相似文献   

17.
小李和小刘同在一个局里上班,都是普通的科员,但小李越来越感到气儿不顺,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看到局长越来越器重小刘了。小刘就像他的贴身马甲似的,走哪儿带哪儿,每逢饭局,还总是将小刘安排  相似文献   

18.
他能否带领奇虎走出一条与3721不同的发展之路?“在互联网的几大公害中,除恶意软件外,还有哪个敢理直气壮地公开与人民为  相似文献   

19.
正朱散眼看着快七十的人了,头几年,村里建筑队活儿多,干个小工,他好歹还能找到,可现如今哪儿都控建,再加上他年岁已高,手脚不大灵便,到哪儿,人家也都不要他,没有法,朱散只能蜗居在家,地就那四五分地,打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的呢,要是哪天有个头疼脑热,挂瓶吊针也得三四十块,钱不够用啊!朱散坐在床上,数来数去,还是那几张,且抽一张少一张,没有  相似文献   

20.
刘琳 《决策探索》2014,(20):81-81
顾彬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序言里说:"40年来,我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中国文学之中。"他曾经一度引起争论的"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的言论,几乎使其成为中国理论界的众矢之的,对此顾彬申辩说"垃圾论"只是"误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