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机制及政策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协调,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间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在地方利益割据的前提下,仅让市场力量"自然"决定和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区域合理布局是不现实的。区域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区域经济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统称,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范本,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深化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最终形成既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又能够诠释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由于日本经济衰退,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回升,但都没能达到预计效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不良资产和日本经济的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日本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是日本银行业经营方式陈旧 ,没有完整履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应有的职能 ,政府管制太多 ,缺乏银行业内部和外部竞争造成的 ,另一方面是作为银行贷款对象的产业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由于不恰当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社会资源流动不畅和配置不合理 ,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造成的。不良资产既是日本经济长期不安和低迷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是政府管制太多和民间部门缺乏竞争活力的经济结构问题的反映。对于日本经济的再生 ,银行不良资产的解决和经济结构改革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从政府的政策与措施方面来分析,明治政府的改革政治体制与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本结构与科学运营资本、科学利用资源与提高经济效益、重视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延续性政策与措施为近代日本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府的经济职能,亚当·斯密认为“政府是社会生活的守夜人”,凯恩斯说“政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市场经济的资源配制方式在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有效的运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在自由竞争时期和垄断时期表现形式各一。考察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界定只有适度,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否则将阻碍或破坏市场经济。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继续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对于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是指中央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阻止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作为一个复杂经济系统, 要保持其协调发展,已经不可能依靠某一两种机制或手段来维持其良性循环,必要的政府干预,可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确有必要,但市场调节的决定性地位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我国自培育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干预经济职能从"大包大揽"到逐步让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直至应然的决定性作用。然而,政府的经济权力过大和权力边界不清晰以及越权迄今依然存在,实然层面抑制了市场调节进一步发生发展。故而,政府的经济调节权力运行必须遵循维护市场竞争(竞争性)、合法性、适度性、中立性、公共性等基本原则。为了落实这些原则,必须对政府干预市场行为进行公共利益衡量与维护,利害关系主体参与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对政府经济权力进行实体法约束和程序法审查、矫正与救济。  相似文献   

8.
常平仓:当代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中国渊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思想史上 ,自由放任思想根深蒂固。大萧条标志着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 ,从此西方各国先后开始制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在中国则是久远的历史传统。古代常平仓制度历经 2 0 0 0多年演变 ,常平仓制度稳定经济的思想历久常新。研究指出 ,当代世界经济稳定政策的思想源头部分在中国 ;常平仓制度还将为未来稳定做出贡献。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人类的经济福利与风险同时放大 ,及时构思未来经济稳定制度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的对日政策、对华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带动了美国对中日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即从允许中日进行易货贸易转向迫使日本对中国实施比巴统"中国委员会"其他成员国更为严厉的管制。探索该变化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杜鲁门政府的中日贸易管制政策与其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对日经济复兴政策和对东南亚的政策互为因果,彼此影响,共同推动了亚洲冷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根源在于:曾给日本带来经济奇迹的政府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政府干预危机.探寻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重新认识"日本模式"的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来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宏观调控中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导性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过度使用经济计划会导致“经济计划泡沫”和“宏观调控政策泡沫” ,最终产生“泡沫经济” ,严重影响经济运行。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和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 ,2 1世纪日本政府应缩小产业政策使用范围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 ,正确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相似文献   

12.
1932年11月1日,《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的征文反映出了20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后)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想取向。他们认为:首先,国民党政府应变对日妥协为积极抵抗;其次,国民党应废除其一党专制,实行宪政,给人民以人身自由和其他种种自由权力,以便动员和团结全国抗日力量;第三,应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后来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知识界反对对日妥协,要求民主宪政的呼声更加高涨。“七七事变”后,他们中的不少人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滚滚洪流,践行着知识分子个体和整个民族“新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日本利用"间岛"问题向清政府施压,企图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在对日交涉的过程中,吴禄贞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危急形势出发,深入延吉地区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有利于我国的第一手资料,随即又赴任延吉边务公署,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开发建设边疆的过程中,吴禄贞为发展当地的经济、教育、文化等事业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少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然而,近年日趋加剧的人口少子高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日本少子高龄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其次评价了日本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以及面临的新问题,最后对人口少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并对今后中国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略论日伪对南京的物资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资统制是日本军国主义掠夺沦陷区财富的重要手段。梳理日伪在南京的物资统制,可以为研究抗战时期殖民地经济提供很好的个案观察。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先是与日本联手统制物资,继而建立了自己的统制体系。日伪的物资统制,以保障日军的战争需求为目的,对中国沦陷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公开掠夺,给沦陷区经济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日伪联手乃至汪伪独立统制物资的过程,更加清楚地揭示出伪政权的傀儡性质。  相似文献   

16.
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它是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集群的发展,使其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日本经济在经历了"迷失的10年"之后,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重振区域经济,日本政府在2001、2002年先后出台了《提升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规划》(经济产业省)和《知识集群创新事业》(文部科学省)两项政策,政策中所提到的产业集群与知识集群在日本被合称为"区域集群"。本篇文章将从集群与区域创新之间互动关系的视角来读解日本区域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趋势。文章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以湛江市一家私营企业工业生产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为例证,对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中小企业应树立自然价值观,找准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带来效益增长的切入口,加强交流合作,实现科学管理;同时政府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推进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语言复兴运动(language revitalization)是一种在族群集团意识觉醒背景下开展的以复活、扩大少数人使用的语言为目标的语言实践运动。由于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教育和禁止使用琉球语、实行佩挂“方言牌”的惩罚制度、强制推广标准日语以及美军异化统治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王国时期曾广为使用的琉球语(冲绳语)现已面临濒危处境。琉球语的语言复兴运动分为最初岛人的反抗和学者的呼吁、中期岛人文化意识和语言意识的觉醒与复苏、至20世纪90年代复兴运动全面展开几个阶段。琉球语的复兴运动及琉球语能否得到继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冲绳人对于冲绳县和日本国之间关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与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缩小民族之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上存在的差距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关键是发展民族经济,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针,在世纪之交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郊区化国家.美国郊区化始于20世纪初,二战后进入大规模扩展时期,70年代这一过程基本完成.美国的郊区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联邦政府的鼓励政策和措施是关键因素.郊区化对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和公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