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是贯穿其人类解放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自由个性"的本质内涵,即究竟什么是"自由个性",可以概括如下:人的"自由个性"应当是"现实的人"在"普遍的物质变换"的前提下,在"个性"与"依赖"的辩证运动中加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应当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即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交往和需求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应当是"每个人"和"一切人"的和谐统一,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个人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化中的个性价值特征是“以个人为本位” ,强调每个人都有价值 ,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种个性价值表现在现代各个层面 ,如尊重隐私、崇尚自立、勇于表现、追求自由、独立思考、竞争意识强、富有幽默感等。这种个性价值使人们追求多元化 ,促进了创新、发明 ,但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很多危害。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自由。个性自由必须以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为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人的个性解放,这是人适应社会发展、走向进步与成功的保障,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在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尤其要关注和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和和谐发展”思想的科学继承与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是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五四是一个“人的发现”和“人的自觉”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认识到“发展个性”的极端重要性:一方面,如果要阻碍个性之发展,破坏个性之存在,那就是“万恶之源”;一方面,每一个人都要“做大群里独立健全”的一分子,这是“完成人格”的必要条件。五四“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思想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认识个人的价值与认真体现个人的责任。“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这是对五四“个性主义”或“个性解放”的最好的解释。五四“个性主义”或“个性解放”思潮是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强大动力。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存在消极的左倾形式主义的倾向,致使五四运动之后革命文学主题迅速由“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转向了“集体主义”。鲁迅、胡适、茅盾、巴金等作家坚持和发扬了五四文学的个性解放思想,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重新理解个性自由及个性自由与法治国家的内在逻辑联系;明确"个性解放”是个人生产力的解放;个性自由是法治国家的价值目标;法治国家将个性自由和个人创造性生产能力的保护原则上升为法治国家原则.提倡在法治规范下的"个性自由和解放”,通过个人创造性劳动的自由发挥,创造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以此建构尊重个性、崇尚个性自由、发展全面个性的法治文化,以此建设中国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6.
徐学福 《江汉论坛》2006,1(11):52-54
人的个性的存在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承认、尊重并扩充人的个性自由,并要求其与集体取向、共同规范相统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寄希望于人们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既实现个性自由扩张,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个体性”意义上理解的哲学个性 ,其真正根据在于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本质 ,超越“抽象的人性论”的人的个性化内涵在当代被人们在主体性意义上理解为“自我”、“生命力”和“创造性”。哲学的个性极其各种哲学的个性化 ,是哲学具有的真实性和永恒价值 ,体现着哲学的生命力。我们关注哲学的个性源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时代精神的探索。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大潮中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重建中国人的自我意识 ,实现中国哲学在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中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必将为解决中国和世界性问题贡献独特的智慧。创造有个性的当代中国哲学 ,关键是在理解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个性化实质的基础上 ,在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独特反思中 ,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丁远坤 《江汉论坛》2006,(10):124-127
重视个性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个性发展始终是一种动力,其魅力就在于它符合人类愿望——充分、自由的发展。人们业已察觉到:注重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培养主体意识,形成创造才能,提高个人价值,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教育既要培养会生产的人,也要培养会生活的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的生存及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自由个性"理论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个性是指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自由个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集中表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崇高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的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0.
能力本位:内涵不断拓展的现代教育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源于世界职教领域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 ,成为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能力本位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本质规律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强调知识的内化与人的潜力的开发 ,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 ,强调个性培养与发展社会过程。认知与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能力本位论     
源于世界职教领域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能力本位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本质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强调知识的内化与人的潜力的开发,强调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强调个性培养与发展的社会过程。认知与发展能力、创造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是能力本位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 ,毛泽东对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作过深刻的论述 ,认为 :个性解放包括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思想解放 ,人的个性是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立和建成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的 ,并且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人的个性分创造性个性和破坏性个性 ,要发展创造性个性 ,反对破坏性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个人的发展是一个从"自然个性"的"依附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到"偶然个性"的"独立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最终走向"自由个性"的"自由个性的个人"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的个人"作为标志扬弃"偶然的个人"的未来社会的个人形态的范畴,不仅指向了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资产者及其"个性自由"的批判与超越,而且蕴含着马克思哲学对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的社会的个人"及其"自由个性"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唐程 《理论界》2014,(7):117-119
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来看,自由个性并不止于是自我的实现。因为个人并非抽象化的、固态化的,而是具象化的、气态化的。在内外兼顾的现世感通间,自身与他人同呼吸共命运,共臻自由个性。自由个性并非彼岸的理想与目标,而就是此岸现实的行动。自由个性的现实就在人与物的同体共在间涌立——在人与物的互相成就间相互参与,在物与人的互相参与间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涵,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目标是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现代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正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还通过对中国现时教育弊端的分析,进一步阐发个性教育的现实意义。最终,从理论与实践上正确把握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规律。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是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市场经济对人本身发展的作用 ,是人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根本。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出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 ,通过这种生存方式 ,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生命本质之间形成普遍的转换关系。把“自由人”及其自由个性的生成确立为研究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主题 ,从而把市场经济、自由和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的意识中研究人的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人 ,才有可能真实地理解人的自由与自由的人。从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视角来说 ,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在于促成“世界历史性、真正普遍的个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北方论丛》2006,(2):92-96
在章太炎“依自不依他”之说的深刻影响下,鲁迅等章门弟子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解放主张。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更是积极倡导个人自由,充分张扬了“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这一宗旨。今天看来,他们对个人自由的呼吁无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历史观,反映了他们对封建专制的深入批判和对社会进步的美好憧憬。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章门弟子对个人主义的认识也不断趋于深化。  相似文献   

18.
耿云志 《学术探索》2005,90(4):109-117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题。现代化运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外部关系上的世界化和内部关系的个性化(个人主义)是现代化运动的两个重要趋势和趋向。中国近代以来160多年的发展历程同样体现和展示出这样两个基本的发展趋势和趋向。从世界化的趋势来说,由于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是被迫的,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人对世界化的发展趋势缺乏自觉的意识和体认,直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学习西方、融入世界、变法图强的世界化意识才成为先进中国人的自觉主张。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世界化进程和中国人的世界化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个性主义的实质是对个人价值(个人的自主权利及其创造精神)的尊重和肯定。个性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演变过程,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介绍、宣传和诠释,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们对个性主义的内容和价值进行了新的界说和评论,充分肯定了个性主义、个性解放、个人自由对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个性主义思想的宣传、倡导、高扬,为个性化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四时期成为中国个性化发展的黄金时期。1949年后,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的世界化和个性化发展进程处于停滞、萎缩甚至倒退状态,直至1978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的世界化和个性化进程才重新启动。值得注意的是,最近20多年间,中国的世界化和个性化程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程度,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个性是指人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独立性及其自主性.人的个性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关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核.中国在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能只简单地归结为制度或体制原因,还与社会的国民性格特质有关.我们在以批判的精神改良社会体制的同时,更应该以哲学的反思精神去进行文化创新,重塑国民性格,解决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教育是相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是一种工厂化“批量生产”式的教育 ,它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的特点 ,无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僵化、一统的方式“生产”人才。而个性教育则是人性化、个人化 (考虑个人的身心特点 ,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志向等 )、特色化 (有个性特色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和谐化 (个性与共性的融合 )的教育。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 ,顺应了教育的内在规律 ,顺应了时代对人、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个性教育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 ,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