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在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里,编辑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他是人类文化生产的规划者与组织者,体现在他对整个社会文化成果的发掘,整理加工,积累和创造等方面的独特贡献,并使社会文化系统的各部分协调运转而精心组织。诚然,司马迁是自纂自编的《史记》,没有直接体现作为独立的编辑职能,可是作为早期的古代编篡者,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编纂《史记》的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自18世纪传播到西方以来,引起许多汉学家的关注与研究。本文拟通过对著名汉学家韩南对冯梦龙《古今小说》的研究,探讨三言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三言》所收120篇作品,各自写成于什么时代?其中有没有冯梦龙的创作?如果有,是哪些卷?关于这些问题,过去主要是从文学角度进行了很多论述。但大都是以王朝的名称或年号、地名等为根据的,因此多不能被认为是有说服力的。如果把王朝名称、年号、地名等作为根据的话,只有在断定哪些作品是明人之作或是明代人所加工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因为,如果明人摹仿宋元时代的年号、地名等,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但宋元人要摹仿明代的作品,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极平常的道理。 把明人摹仿宋元话本创作的小说称作“拟话本”,假如这样考虑,为了“拟”宋元话本,那么首先就必须“拟”王朝的名称和年号等。而且这也是最容易拟的地方。严敦易根据“故 相似文献
4.
杨春燕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南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留给人们太多的探求。仅阐述古今文体之间的区别、论述古今文体演变的情况以及提出对古今关系的处理方法等方面探讨刘勰的古今观,肯定其“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观点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晋书》的编纂看《兰亭序》的真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水凯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本文考察了唐修《晋书·王羲之传》与《世说新语》及注所载的有关王羲之事迹和《兰亭序》的异同之后,指出唐修《晋书·王羲之传》是唐初修史馆臣为了迎合李世民偏好王氏书法的心意的产物,《传》中对《世说》所记有关的故事作了从塑造“书圣”形象为目的的修改,而《兰亭序》的后部分文字也是经“摹学”王氏书法的高手伪造后传入宫廷为太宗所得由褚遂良鉴定而入正史的。因此,《兰亭序》是伪作而非真品。 相似文献
6.
唐朝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汉书》是参照《史记》的体例编撰而成的。但是它创新发展,首开断代史编辑体裁的先河。在编辑内容上舍弃“世家”修“本纪”,详今略古的作表原则,“列传”的入选原则,“志”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对边疆民族的详实记载等,这些独树一帜的做法确立了它在中国编辑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
8.
韩林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
《康熙字典》为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所编,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是我国字书第一次使用“字典”的名称.它标志着中国字典的成熟.我国近代编辑的《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都是沿用它的体例.《康熙字典》继承了明代《字汇》、《正字通》的优点,并有所改进和发展,形成了我国字典的模式.这部字典的正集前面列有“总目”“检字,“辨似”“等韵”等项.“总目”列有214个部首名称,按笔画多少排列.“检字”主要为解决一时不好确定其部首的疑难字编列的.它采用的是从笔画查部首的方法.凡疑难字即按其笔画先在“检字”篇查找,得其部后再检之.“检字”篇注重引导读者熟悉部首,重将“总目”中的“变形部首”汇总排列在前,再 相似文献
9.
从《红楼梦评论》看王国维的悲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涓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从《红楼梦评论》看王国维的悲剧思想梁涓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他是我国近代的一个著名学者,是最早把西方学术思想引进到中国的学者之一,其思想受康德、叔本华影响很深,尤其是后者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他影响甚大。在1903-1... 相似文献
10.
蒋含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24-27
一个刊物发动了一场运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但90年前的《新青年》就是这样,它领导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如何发动这场运动的?除却思想文化的种种原因以外,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审视,我们能看到,陈独秀采取的“破”与“立”相辅相成的立言方法,善于设置话题的技巧、强悍的立言态度,以及强有力的学者编辑阵营,是运动得以渐次展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桐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8,21(6):914-917
上博竹简中有一批孔门七十子后学作品,将这些竹书与《论语》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论语》的某些编纂特点。经过研究发现,今本《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应该经过编纂者的节选、提炼和取舍,因此它既不能完整地反映孔子思想学说的全貌,也不能代表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散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桐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
上博竹简中有一批孔门七十子后学作品,将这些竹书与<论语>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论语>的某些编纂特点.经过研究发现,今本<论语>中的孔子语录应该经过编纂者的节选、提炼和取舍,因此它既不能完整地反映孔子思想学说的全貌,也不能代表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散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独立评论》看胡适抗日时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6)
20世纪30年代胡适主编《独立评论》,并发表一系列反对日本侵华的时评。胡适谴责日本对东北及华北的侵略,批驳日本政府为侵略辩护的卑劣借口,忠告日本国民珍惜民族前途。他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应对不力,措施失当,肯定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性,阐释反侵略战争的艰巨性和必胜的前途。胡适的时评平实、深刻,对祖国抗战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他本人成功地履行战时驻美大使使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9-163
黄生作为有清一代朴学之先登者,他对清代小学的开启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对黄生训诂成就的研究,使我们对黄生的训诂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黄生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从文字学入手深入考察,以期更全面系统解读其学术成就。黄生能够以字的形义分析为入手点,以意义系统为落脚点,以假借、同源分析全面展开因声求义。 相似文献
15.
胡艳琳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9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相当全面地探讨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艺术方法,每一篇都自成一格,文章取其《才略》篇,从中探讨刘勰的作家批评论。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作家的"才""气""性"三方面探讨主观因素对创作的影响及因之确立的作家作品价值定位的标准与原则,张扬文学的主体性、多样性和独创性。第二部分对《才略》所涉及的影响创作的客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使"才略"的视阈得以拓展;第三部分分析刘勰所持的批评作风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桂英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55-57
郑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涉猎诸多领域,《通志》是其代表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郑樵的学术思想。其中,《通志·总序》是一篇比较有名的学术思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通志》的"总序"着眼,可探讨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论其得失优劣,成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7.
唐七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69-73
《徐霞客游记》记载了古代大量的地名。其中有些地名古今有异。这些古今有别的近音地名往往是受徐霞客母语和当地方音影响所致。从这些地名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明末江浙、粤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方音特点。 相似文献
18.
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多有对历代史书的评论,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洪迈的历史编纂思想。他强调在撰写史书时要坚持"据事直书"的实录精神,并且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之上"去粗取精",同时对史著语言提出了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最后回归于"辨明正统"的编纂原则,实现其作为一位优秀封建史家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19.
杨雅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106-110,F003
《辞源》是一部高质量的大型古汉语辞书 ,其所释词语取自文献语言 ,因此在词目设置、释义及语例选择方面均有其特殊性。从《辞源》中存在的一些瑕疵看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应积极、审慎地汲取有珍贵价值的故训 ;要充分顾及相关词语含义的一致点 ,不可以释义前后抵牾、自相矛盾 ;应在准确理解文献语言的基础上精当地选择词目 ,避免词目设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秦宝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清乾隆六十年(1795),在湘黔边境苗族聚居地区,爆发了以石柳邓、吴八月、石三保、吴天半等人为首的苗民起义,史称“乾嘉苗民起义”.清政府派出以大学士、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为首的智抚大吏,亲率数省满、汉官兵,前往镇压.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形成了大批官方文件,包括督、抚、提、镇等统兵大员向皇帝奏报军情及事态发展的“奏折”,及由军机大臣承旨撰拟、由皇帝亲定的“上谕”。清制,每当重大军事行动结束之后,皆由方略馆对上述奏折、上谕,经过选择、删改、润色,按照奏折“朱批”的日期顺序编纂成书,称为“纪略”或“方略”,以记其始末.清政府在镇压乾嘉苗民起义之后,亦循例编成《钦定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