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在种茶、制茶、饮茶、颂茶的过程融入了儒家礼仪、佛家禅道和道家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浅议公共图书馆徽茶文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和搜集要点。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有着多元性和复杂性;禅文化是禅宗的思维方法之一。"茶"文化与"禅"文化在中国五年前的历史长河中交汇成"禅茶一味",成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高度契合,其四大 "精神文化"是雅致、清净、平和、正气。《幻茶谜经》这部舞剧以"茶"为线索,讲述美貌贵妇"茶幻"和樵夫、高士、僧人三个不同阶级的人邂逅的奇特境遇,也借助剧中各个人物的肢体语言,来解读富有禅意的茶文化。本文从"幻、茶、谜、经"四个部分分别分析茶幻的"雅致"、茶童的"清净"以及樵夫、高士、僧人三人之间的"平和"和无垢的"正气"。  相似文献   

3.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语用维度解析中国禅说思想中的"不说而说,说而不说".采用西方分析法,把禅说"不说而说,说而不说"进行切分.从功能语言学维度,认为"不说而说"中的"不说"是已知信息、指的是静默.静默具有特殊功能.而"说"是新信息,具有归依性和情态意义,并呈梯度变化.并借用语言的评价系统进一步解析静默.同样,"说而不说"中"说"是已知信息,而"不说"是新信息,并从语用学角度解析了"说而不说"中的"说"指的是字面意义,"不说"指的是简单隐喻表述、开放式隐喻表述、反语的表述、亡隐喻及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5.
茶与少数民族素有不解之缘,各民族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和中国茶文化"一文通过大量的引证,论述了少数民族与中国茶文化的关系,以及各民族对中国形成茶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资料翔实,见解不乏独到之处,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正>益阳茶,是马背驮出的传奇,是"茶马互市"中经久不衰的口碑,是"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的飘香,是洞庭湖畔与西北边陲割舍不断的民族情谊。生命之茶自古以来,益阳茶中尤以安化茶出名,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今天,以县域命名并为世人所公认的茶仅有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在我国的茶叶教科书中,安化茶是作为一个专门的茶  相似文献   

7.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5月6日,第三届中国红安天台寺禅乐文化节在红安天台山风景区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学会会长盛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北京交响乐团首席梁大南三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受邀出席艺术节,并为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揭牌。湖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涂勇宣布第三届天台寺禅乐文化节开幕。湖北红安天台寺以"禅乐、禅茶、禅林"三禅理念,打造出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禅乐梵呗艺术团。僧众用禅乐弘扬天  相似文献   

9.
林散之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尤以草书成就极高,被誉为"当代草圣",是"20世纪十大杰出书家"之一.其草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当代书法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林散之草书风格的思想根源,认为林散之草书能入化境,除了扎实的技法功底和诗文修养之外,道禅造诣实乃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咱们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茶文化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间甚至有着"无茶则病"和"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从这两句谚语中,就可看出茶文化在维吾尔族文化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茶在维吾尔族人的眼中已经超越了饮品的定义,上升为其所特有的文化与礼俗,彰显着这个民族的风情与特色。本文从社会礼俗与功能的视角出发探析维吾尔族茶文化,从饮茶礼仪与禁忌、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茶的熬煮方式非常生动、具体 ;茶礼丰富多彩 ,饶有特色 ;茶具样样齐全 ,无所不有 ;茶的名称繁多 ,品种各异。《格萨尔》中的茶文化不仅丰富了藏族茶文化 ,而且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藏茶因为其民族性色彩的浓厚和制茶工艺的独特性而在学界受到日益广泛和深度的关注.除藏茶的制作工艺外,藏茶的文化属性是藏茶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关涉到地理、民俗、社会、经济、交通等多方面的历史考查和现实问题,内容驳杂、牵涉颇多,所以欲对藏茶及其相关的藏茶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非易事.我们认为,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藏茶文化,藏茶文化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对其本原性的认识和历史脉络的把握,即藏茶本身产生与传播的历史渊源.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将对藏茶的渊源与边销历史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有很多与喝茶有关的礼节。这些礼节必定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就使得中国茶礼仪的内容更加复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本文以中国传统茶礼仪为切入点,对茶礼仪的文化精髓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对中国茶礼仪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芒景布朗族茶文化话语是布朗族世界农业遗产生境中衍生的文化再生产形式。布朗族通过茶的分类命名、茶魂崇拜、生态茶概念构建等话语形式积淀、存储了先民在茶文化生产、生活中生成的经验与认知,表征了布朗族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观。茶文化话语还原了布朗族人茶共生生态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可为当前中国式新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内涵即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征服了全世界。楚文化与茶包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广大消费者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渴望,激起又一波茶文化的复兴,在茶的包装上融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也突出了我们民族文化。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达了一种文化内涵,升华了茶文化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流通在市场上,不但能促进茶叶的销售,也传播了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单单使得茶商品流通与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使得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瞻仰,能够铭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内涵即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征服了全世界。楚文化与茶包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唤起广大消费者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渴望,激起又一波茶文化的复兴,在茶的包装上融入民族性的文化元素,也突出了我们民族文化。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传达了一种文化内涵,升华了茶文化的独特特征;另一方面,带有文化元素的包装流通在市场上,不但能促进茶叶的销售,也传播了我们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格。在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提高的同时,不单单使得茶商品流通与市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使得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够瞻仰,能够铭记。  相似文献   

18.
茶和中国古典园林之间,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在生活情境中,还是其相关的文化性质,或人们对其品赏的内容与方式等各方面,它们都具有关联性与统一性,茶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促进的关系,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造园艺术,反过来园林又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9.
旅游餐饮的设计和安排是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茶文化旅游设计中,品尝茶宴是一种既传统又时尚的项目。本文对中国传统茶宴的历史沿革、种类作了研究和总结,就如何做好福建茶文化旅游中的茶宴设计、在旅游饮食文化中发挥茶元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可以融合地方特色与茶文化元素开发设计多款不同类型的茶宴,使福建地区的旅游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既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可以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茶文化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