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了20年,在这20年中我们从“抓大放小”“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结构调整”,可谓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关阶段,所涉及的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理顺国有产权,必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入手,分析成立国资委的意义,谈谈如何更好地监管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资源禀赋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绩效是竞争、产权与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应根据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社会职能、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分别实施不同的改革战略,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有的应加强管理,有的应强调产权,有的必须创造竞争的外部环境,而有的则需要实施竞争、产权和管理三个方面的改革共同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资源禀赋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绩效是竞争、产权与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应根据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社会职能、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分别实施不同的改革战略,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有的应加强管理,有的应强调产权,有的必须创造竞争的外部环境,而有的则需要实施竞争、产权和管理三个方面的改革共同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启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向公司制迈进的同时 ,其“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渐突出。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得出的结论是 :必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健全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 ,才能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十五大报告中对此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仍为国有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造...  相似文献   

7.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从“扩权让利”和“两权分离”到“现代企业制度”战略构思的提出,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政策调整型”改革很难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型”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生机。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国有企业何去何从”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8.
应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钱雪亚国有企业的改革自1978年以来,大体经历了1984年以前的“放权让利”,1984~1986年的“利改税”,1987~1991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1992年开始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内部人控制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理论梳理,以及国有企业对全国及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可以明晰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发展现状。以甘肃省省属国有企业L集团为例的分析,将得出以下结论: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不光要在“生产端”追求技术上的新方法、新概念,更要在“要素端”突破制度上的老问题、旧症结;要在土地、资本、劳动等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市场上,把那些真正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和破解;只有把工作往深里推、往实处做,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搞活国有工交商贸企业,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促进彝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楚雄州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楚雄州国有企业的改革,同全国一样,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1978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人手,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和实行“利改税”,初步打破了“国有企业统负盈亏”的旧体制格局。第二阶段:(从  相似文献   

12.
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先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提出实践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是1984年提出生产力标准,冲破了“一大二公”的束缚;第三次是1992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冲破了“姓资姓社”问题上的束缚。这三次思想解放,都成为整个经济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导。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在也到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时候。前10多年,国有企业先后进行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现在又在抓大放小,推行现…  相似文献   

13.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截止到2000年1月底,已有78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定了债转股协议,转股金额达1122亿圆。在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又一个新春伊始,这使人感到一种振奋。振奋之一,是政府的决策者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实践后逐步走向成熟,以往对国有企业“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救助方式被“择优录取”的重点扶持方式所代替。振奋之二,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步伐由此加快了。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为1023亿圆,从而使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债务负担过重是国企扭亏为盈的…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政府为实现社会目标干预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是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也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非利润目标。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能脱离国有企业的性质,在不改变企业国家属性的前提下,片面地一味追求政企职责分开。事实上,国有企业国家属性的程度已基本上决定了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大小,这种限定是国有企业发挥特定功能和作用的有效保证。国有企业的调整必须遵循“退出”原则,即不断地退出不必由国家经营的竞争性产业,进入“命脉”、“基础”、“高精尖”等国家必须经营、控制的产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而要卓有成效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此,文章在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瘦身健体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动降本增效,深化国资监管“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认为明确、深刻的认识始终是改革最迫切需要的资源和最强大的动力,并结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在分析国有企业及其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指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抓好“退”、“调”、“改”、“管”这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论“九五”期间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九五”期间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陈燕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不但是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支柱,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系统的改革,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搞好这一改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从“增量改革”到“质量改革”的发展过程 ,所谓“质量改革”即是通过国有企业进行的战略性改组、兼并、联合等形式搞活国有企业。本文分为三部分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的运行 ,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的国有企业的运行。二、政府主导型企业兼并。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兼并是由政府推动的 ,政府作为企业兼并的行为主体有着深厚的体制基础。三、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 ,即国有企业在今天兼并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有企业脱困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南京市创造了一种企业新模式 :“4 42”企业。自1 999年试行以来 ,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传统国有企业相比 ,“4 42”企业的制度优势主要表现为激励优势、治理优势、创新优势和互补优势。“4 42”企业模式对国有企业改革也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