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外空安全形势复杂严峻,精准研判外空军控国际规则博弈态势是及时应对外空挑战、维系外空战略均衡的重要前提。美国国防部2020年发布的《外空防务战略》体现出的美国外空领先、外空优先、外空霸权思维,及其将中俄列为外空首要威胁和对手的定位,必将进一步恶化大国间的外空关系,同时加快外空军控国际规则博弈方式、内容融合化和纵深化的进程。中美同为航天大国,其外空国际规则立场既有分歧也有趋同。目前,分歧主要体现在外空安全、外空军控规则解释和制定领域。该《战略》极有可能激化已有的关于空间碎片、透明度等规则的分歧,美国继而可能提出具体的负责任外空行为守则外空军事行为准则等倡议,并正式开启有关外空自卫权、外空武装冲突法的讨论,加快外空军控规则由物控向行为控转变的进程,推动外空国际规则博弈朝向全方位、多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晓旭 《日本学刊》2023,(1):33-64+149-150
大国竞争背景下,日本违背经济规律,侧重安全和政治逻辑,加速构建经济安全战略,其目标是在“战略自主”下摸索新的经济安全道路,追求实现日本经济的自律性、不可或缺性和主导性。对内,日本积极完善战略体系,加强战略管理,提升安全能力和强化战略支撑。对外,日本以“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为指导,在关键领域实施对华“脱钩断链”和“友岸外包”政策;以日美合作为中心,追求对接美欧经济体制和市场规则,深度融入欧美经济圈,并战略性扩展与志同道合的国家进行经济安全合作,重塑自由主义国际经济安全秩序。日本经济安全战略存在明显缺陷,内含的强烈地缘政治竞争和安全战略博弈意图也会导致大国竞争在区域层面更为激烈,给地区发展、安全以及中日关系造成更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处于迅速变动中的大国战略与大国关系出现了两种并行的趋势:伙伴战略与霸权战略,伙伴关系与同盟关系。美国强化单极霸权的企图是挑战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大阻力。从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解体到多极格局基本形成的过渡时期。这一...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4,(8):10-11
持续动荡的乌克兰乱局将位于黑海的克里米亚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实际上,这个仅有2,6万平方公里的半岛因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史上的两次克里米亚战争见证了俄罗斯的耻辱与荣耀,让其成为俄罗斯战略利益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5.
越南借力大国博弈,在南海策略上,一方面推进东盟就南海问题形成统一立场,以期将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应对南海争端,实现南海问题的东盟化;另一方面以法律手段、国防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制造国际舆论,在双边和多边层面拉拢域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尽管越南在大国之间渔利心态加重,但越南的南海策略调整是有限度的: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不会牺牲发展利益而片面追求主权利益;不会突破中越关系框架。所以,越南的南海策略调整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手段和方法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在60年代创造经济奇迹和70年代以来继续以远高于欧美的速度持续增长之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90年口本的 GNP 达3040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55899亿美)。其整体经济实力已相当于美国的59.6%,比1985年的49.7%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持续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引起了西方主要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的重大变化。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985年底,日本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当年对外净资产1298亿元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政府用不到12个月时间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试图对其内政和外交政策做出系统全面阐述。报告始终贯穿特朗普美国第一思想,强调国内各领域协调发展,把中国和俄罗斯看作是现有国际体制的修正主义者,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当成其主要安全挑战。本文分析报告快速出台的原因,评判美国第一安全战略的来龙去脉,认为经冷战后20多年的演变,美国正回归大国政治轨道,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  相似文献   

8.
李兵 《太平洋学报》2010,18(3):84-94
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是战略的咽喉要地,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它是海上贸易的走廊和枢纽;从军事的角度讲,它是易打易防的两易处所。本文在论述了海上战略通道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海上战略通道面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指出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必由之路。同时,建议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要加快制定相关的国际法与国际公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共同夯实合作的载体平台,进一步增强互信,消释疑虑,扩大合作,提高打击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朱锋 《日本学刊》2022,(1):1-21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日两国主要通过高层沟通、捐赠物资等手段来合作抗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话语给双边关系注入了温情。菅义伟上台后,中日两国关系发生逆转,现任岸田文雄首相更是提出了要把“对付中国”作为首要目标。2020年的“疫情外交”对改善和升温中日关系的短暂效应,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在美国实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后,日本以制衡中国为国家安全利益定位的“国家利益论”和“国际贡献论”都变得越发清晰。日本已经成为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完全“选边美国”的少数亚太国家。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正在被日本政界似乎铁了心的“制衡中国论”所取代。已经完全超出“周边事态”、一心想要助力美国对华战略遏制的日本,给中国周边外交增加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0.
冷战体制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处于甚为艰难的境地,由于国力大大衰弱而受到西方世界的歧视、忽视和围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而难以一下子形成一致性的对外战略,则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尽管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还处于形成和不断修正...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17,(1)
在广州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航运、航空、创新三大枢纽之际,位于国际航空枢纽腹地的花都区,应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本文重点分析了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核心区的区位、交通、产业、生态、政策和平台优势,提出了花都区应以航空枢纽+高端产业打造枢纽网络大格局、以航空枢纽+大综合交通推动枢纽型经济大发展、以航空枢纽+城市功能提升建设休闲旅游绿港,形成区域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及各国复合相互依存深入拓展的时代背景下,地区战略谋划和地区战略选择在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国地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既要考量国家在该地区所扮演的角色,更要考虑如何运用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硬实力与软实力在内的多重国家力量,与其他国际行为体进行战略博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尤其是软实力所包含的制度认同力、文化与价值观吸引力、经济发展道路影响力,以及军事外交沟通力等要素,在大国地区战略博弈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东南亚地区为例,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层面分析了软实力在中美东南亚战略博弈过程中的运用,并得出结论:平衡中国软实力及中国整合型战略的影响力是美国盟主型战略的重要指向,且主要体现在以获取实质性利益及制度性权力、认同性权力、同化性权力为目标的战略选择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大国内在的攻击能力、他国意图的不确定性和大国对生存的理性追求决定了大国必然为自己的世界权力份额最大化而相互竞争,因为权力是确保安全的终极手段.由于巨大水体的阻遏力量,各大国主要致力于谋求地区霸权地位,并努力阻止其他大国成为地区霸主.该理论既有极大的现实性,也有突出的非现实性.它可为中国的安全建设提供颇有助益的启示:正视大国间正常的权力-安全竞争,努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重视复杂的地缘政治构造,并结合东亚的权力一安全分配现实来完善既有的安全大战略;构造必要的地缘安全机制安排,预防安全忧患恶化.  相似文献   

14.
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大国内在的攻击能力、他国意图的不确定性和大国对生存的理性追求决定了大国必然为自己的世界权力份额最大化而相互竞争 ,因为权力是确保安全的终极手段。由于巨大水体的阻遏力量 ,各大国主要致力于谋求地区霸权地位 ,并努力阻止其他大国成为地区霸主。该理论既有极大的现实性 ,也有突出的非现实性。它可为中国的安全建设提供颇有助益的启示 :正视大国间正常的权力—安全竞争 ,努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重视复杂的地缘政治构造 ,并结合东亚的权力—安全分配现实来完善既有的安全大战略 ;构造必要的地缘安全机制安排 ,预防安全忧患恶化。  相似文献   

15.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中日安全困境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面上看,历史问题是当前中日关系对立的焦点。实际上,潜伏在历史问题 之下的中日安全困境才是导致双边关系出现重大战略性变化的真正原因。安全困境的形成有 着深刻的大国崛起背景下的结构性原因,如不加缓解很可能成为两国走向冲突的诱发因素。建 构主义理论提示,缓解或跳出这种局面的途径,在于培育和形成东亚区域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战略博弈"阶段。目前中日两国进行的战略博弈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战略博弈的历史定位。在两千多年中日关系史上,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出现双方实力对比关系逆转和双边格局重构,21世纪的今天中日间正在发生的则是双方实力对比关系的再逆转和双边格局的再重构,战略博弈是新旧格局交替的中间环节。二是战略博弈的方式。目前安倍政府采取的零和博弈方式,主要是通过不断扩大武装力量和把战略打击对象锁定为中国这两个过程逐步形成的。三是安倍政府采取的零和式博弈的不可持续性,因为它与世界大势、日本的国家利益和传统外交风格不符。长于审时度势的日本政府,应认清形势,回归理性,选择一条良性竞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国际石油资源博弈与中国的石油外交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国际石油资源博弈的主要方式有多种不同类型,且在博弈中不断转化或由几种类型博弈交叉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博弈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石油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它需要国家外交的支持。具体而言,需要体制创新,需要成立能源对外协凋机构,需要积极推动“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的建立。一、国际石油资源博弈要素、方式及其均衡分析1.国际石油资源博弈主体及其战略意图在石油市场的参与者中,既有跨国公司,又有国家(以政府的身份)。在国际石油资源战略性博弈中,主要是以国家作为主体进行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石油控制权的博弈;在国际石油资源战术性博弈中,则主要是以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与国家之间就某一个勘探开发项目进行的博弈。美国是通过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18.
"印太"作为近来美澳印积极推动的地缘概念,不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地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产物,客观地反映了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现实。中国因素是"印太"相关国家将传统上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缘政治单元整合为单一战略弧形地带的显性因素,中国战略利益外延的拓展使中国超越了传统的亚太国家而成为典型的印太国家,这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战略界的"印太"设计者始料未及的。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太"消极抵触,但应对"选择性排除"及"针对性推动"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的海洋安全观是理解中美海洋战略互动及中美关系的重要视角。尽管中美两国都主张海洋安全,但是两国的海洋安全观大相径庭,在如何确保海洋安全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的海洋安全政策基于自身安全困境,旨在维护海洋安全、国家安全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美国的海洋安全政策基于其全球霸权地位,旨在推进海洋霸权,保证美国的绝对海洋安全。美国使用传统守成大国对待崛起大国的方法,应对中国海洋崛起。尽管中国追求公正的新海洋秩序和海洋规则,无意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但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现有美国主导的海洋秩序与海洋规则。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将当今时代视为"大国竞争时代",而高科技领域被视为大国竞争首要的、决定成败的领域。能否在高科技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不仅将决定一国能否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而且也将决定能否为其带来更大的国家安全保障。以信息技术(IT)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新兴大国竞争时代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以及中国在高科技领域里引人注目的发展,美国不明言的高科技竞争对手就是中国。特朗普政府视高科技竞争是一场"新军备竞赛",阻止中国高科技领域研发快速发展带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伴随着贸易制裁,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打压逐步升级,例如,对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部件——芯片出口的限制,以及其最极端的形式——科技"脱钩"。本文举三个相互交织的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电信和半导体)为例,说明中美在高科技领域里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拜登执政之后,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同中国竞争将采取何种限制政策,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