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认为,长江航运的近代化,以中国航运主权良失为代价。西方资本的垄断、控制与彼此争夺,带来近代化严重的半殖民地畸形性质,同时刺激了中国轮船航运的兴起。轮船招商局作为西方轮运企业的对立物,加入长江航运近代化的历史历程。它同西方企业之间对抗与妥协并存的关系,组成了长江航运近代化的复杂画面。西方航运技术的引进引起长江航运的深刻变化,但是传统的木帆船仍然承担重要的运输任务,近代化实现的程度是相当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古今、中西”之争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中心问题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反映,它制约着哲学的演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通过“古今、中西”的相互作用,中国近代哲学论争主要在四个方面展开,即历史观(以及一般发展观)问题,认识论上的知行问题,逻辑和方法论问题,关于人的自由和如何培养理想人格问题。在这四个问题上,中国近代哲学都有新的成就。本文认为,恩格斯和列宁所揭示的西方近代哲学的发展规律也适用于中国,但中国又有很大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包括中国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中国近代哲学革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标志着中西哲学在中国土地上开始合流,统一的世界哲学史开始了。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市场流通依赖于商流和物流这两大体系,近代中国市场物流体系仍以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美国经济史学家费维恺曾经指出:"束缚中国本国商业发展的市场结构主要不是沉重的官方勒索,而是近代以前的交通运输的各种限制."所幸的是,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在近代经历了较大的变革,至抗战前已形成以水运(轮船为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空运等四大体系为主的近代方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南船北马"方式.近代中国铁路、公路(汽车)两大陆运方式中,铁路出现较早,运输费用较低,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大.笔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铁路运输对于中国北方市场的影响比对南方市场更大.  相似文献   

4.
吉辰  陈峰 《唐都学刊》2008,24(3):73-79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在西方的影响下,轮船在中国开始被投入军事用途.民间与政府先后雇佣和购买了一批武装轮船,用于护航、捕盗和对内战争.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常胜军"的武装轮船在长江下游的作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而太平军亦曾劫夺轮船以为己用.作为近代海军的前身,武装轮船在这一时期的交战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探讨当时的武装轮船及其用途,有助于全面了解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益助。  相似文献   

6.
南海区域秩序是指以南海的海洋秩序为中心的地区秩序,是南海地区各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共同价值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在西方殖民者到达南海之前,南海地区已于中国明代前期形成了共同发展、和睦友好与和平稳定的区域秩序,基于西方海权观的殖民侵略者却解构了这种秩序,但只是"解"了而没能重"建"。直到今天,南海区域仍处于海洋霸权与海洋主权争端并存下的"无序"乱局中。这表明西方传统海权观有本质上的历史局限性,重构南海区域秩序需要新型海权观。在这方面,中国的和谐海洋理念与强大的经济、海上力量使得中国主导重构南海区域秩序成为必然。为此,中国必须努力促成南海各争端方搁置主权争议,实现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晚清同治、光绪之际(1872~1882)上海地区认知空间的扩展进行详尽的内外考察和计量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当时上海人社会心态发展的历史作用。作者认为,上海从一个滨海县城一跃而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公众信息中心,主要是由于非官方商业力量的推动、以租界为代表的文化移入社区的形成以及上海先一步进入近代信息社会的时代条件和作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上海人的认知空间的扩展成为可能和必然。认知空间扩展的先导作用使得上海人的社会心态趋于外向型和开放型。它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态条件。而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对认知空间扩展的制约所形成的局限亦对上海人社会心态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的政治使命,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中国对民主经历了从大惑不解、欣慕赞赏到奋力追求的变化过程,民主思想在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交替否定中曲折前进着。由于民族矛盾较阶级矛盾居于更主要的位置,民主思想的发展受到民族矛盾的制约,呈现由爱国而民主的特殊逻辑,带上了明显的实用主义痕迹,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系统吸收。由于中国封建历史特别漫长,专制主义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系统性、顽固性,而近代历程过于短暂,影响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和清理。这使得建立民主的问题在近代没能真正解决,也决定了中国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  相似文献   

9.
彭慕兰在世界历史学界,他的研究理路、方法和观点,是和很多人不一致的.他长期致力于世界经济史,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及环境史的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中华帝国晚期史和20世纪中国史.彭幕兰将东西方进行交互比较研究,即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来考察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起源,同时强调世界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从1800年前后的中西环境变迁中,彭幕兰教授看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破除了意识形态化的历史研究取向.通过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提出了中西比较的新课题;通过详细考察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区域性的对比,并通过生态环境与工业革命起源研究来重新解释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的大分流.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8):126-130
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与林希的《天津卫的金枝玉叶》都运用了"城与人"相互指涉的文学构思模式,以都市豪门的命运沉浮讲述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南北两座城市共同的殖民历史以及创作者的地域文化自觉形成了两个文本共同的"东方史诗性"美学追求。但南北两个大都市以及创作者投射其中的情感价值又有本质区别,代表了近代以来殖民环境下中国都市现代性的诉求差异,一种是对西方文明的有限认同,追求文化共性和融合;一种是认别,强调文化差异和自我。  相似文献   

11.
《求是学刊》2019,(2):153-161
在福柯看来,博尔赫斯所谓的"中国百科全书"扰乱了"词"与"物"的关系",中国"由此成为西方思想的界限,成为西方思想无法触及的异托邦,造成了"词"不及"物"的运作,这促使他反思西方自16世纪以来知识型的演变过程,促使他深入研究知识与理论在西方理性中得以形成的可能性条件与假设,因而他由之绕道"中国"返回西方"未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法国汉学家朱利安的汉学研究与中西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论是对西方当代民主实践的理论反思 ,这一理论充分强调了“参与”在民主实现中的核心作用 ,系统阐述了参与式民主得以实施的外部条件及实现的具体框架 ,从而带来了民主模式的创新。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出现表明了西方民主理论者对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的自觉 ,但是 ,西方社会的结构性缺陷使得这一努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危机。  相似文献   

13.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是自觉引进和传播西方逻辑方法、在中国确立逻辑观念的第一人.他的逻辑观是近代西方逻辑方法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相契合的产物,集中反映在<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两部译著中.严复逻辑思想凸显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自觉反思、自我批判以及主动创新意识,表现出借原著译介开启民智、以案语独白言说意愿、用逻辑话语融通中西等托译言志的语用特征.其价值指向是为思维变革提供有效方法、为文化革新寻求基本方略、为促进哲学变革锻造有力工具、为强国富民导入科学精神.严复将西方逻辑方法带入国人视野,并与中国现实的社会境遇相关照,这对当下中国逻辑发展走向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说明由于特殊的政治格局,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由于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上海租界在晚清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据点,又是中外资产阶级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基地;租界当局有与清政府勾结镇压革命的一面,也有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或减轻封建清廷对资产阶级新党迫害的一面。资产阶级新党利用了租界的特殊条件,把这里变成他们在国内进行民主爱国运动的主要集结地、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对于晚清革命的发展,上海租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虽有饮牛奶的现象,但是多以进补为目的,并不普及。近代由西方传来饮牛奶的习惯,中国的牛奶业和牛奶消费在一些大中城市得到发展。由于牛奶掺杂使假现象屡见不鲜,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为代表的管理机构发布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再加上牛奶业公司化规模化经营,采用现代生产消毒技术,使得牛奶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卫生食品,近代卫生观念伴随着牛奶消费的扩展在社会上传播开来。随着西方营养学知识的传入,牛奶被认为是有营养的食品,传统中医也认为牛奶具有滋补功能,中西医对于牛奶的认识形成了"混合体"知识,促进了牛奶的推广,这也是近代中西医汇通及传统知识与西方知识交融的表现之一。由于近代时局变化、知识分子宣传及国外影响等因素,强国保种成了社会各界的诉求,出现了身体国家化的趋向。工业化生产的牛奶作为卫生而有营养的食品,成为了解除人们的身体焦虑、增强体质、强国保种的神器,牛奶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结束锁国状态的日本,在与西方社会的复杂交往中,不断积累着对西方的两种感情:一种是想要成为西方的欲望,一种是对西洋进行反抗的情感.然而从根本上讲,这种双重情感最终是在西方化框架内产生的,是西方近代世界史普遍主义的应有之义.在这种普遍性中,日本京都学派的哲学家们试图寻找日本在世界史中的主体性地位.他们构建了一种"精神即文化"的世界历史哲学,这种历史哲学理念作为一种精神的否定性概念,与西方的物质性历史终结概念相对立.而且,精神的否定性因素具有摆脱以普遍性为目的的西方近代思想的某种气质,是一种构建以特殊性为目的的东洋历史哲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代上海城市人力资源在各个时期的聚集程度,以及内外贸易、金融和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的分析,扼要地探索了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作者对所谓上海在19世纪50年代已是外贸中心,19世纪70年代在全国的金融地位已经确立,辛亥革命前即已发挥全国近代工业中心的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异议,认为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确立的时间应为20世纪3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8.
隋代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隋朝建立后,中央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阻止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往更加密切,特别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以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商品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处中西交通孔道的河西地区,其咽喉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论是民间贸易还是官方贸易,都远远超过了前代。特别是由官方组织和经营的“互市”这一形式,更在中外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隋代之盛,极于此矣”,当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占领我国领土台湾后 ,曾以高关税政策阻碍海峡两岸直接贸易。由于台湾与大陆隔不断的关系 ,两岸商业交往仍绕道长崎或门司进行 ,形成了上海—长崎—台湾间的三角形贸易途径。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料没有在中日两国的史籍中留下记载而形成空白。 80年代前期以来 ,在日本长崎华商泰益号旧址发现的上海东洋庄资料群 ,其规模庞大 ,构成多样化 ,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其内容虽以商业贸易中的中药材等买卖为中心 ,但广泛涉及社会、教育、宗教乃至政治等领域。本文作为该资料群研究的先期成果 ,对近代海峡两岸中药材贸易的品种、规模、运输手段和费用、保险、税收以及出口商与中介商的关系、各地社会经济动向及至当时我国政治、军事情势等记述的剖析 ,为国内学术界开展沪台两地通商史、华侨史和地方志研究迈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海峡两岸隔不断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横滨作为近代日本首批开港地之一,比其他城市先行一步而面向世界.西方文化随着欧美侨民的进入和横滨对外交流的开展而与日本传统文化产生了碰撞和交融.在这一过程中,横滨逐步发展为幕末日本吸纳西方文明的窗口,并成为明治初年"文明开化"时期对日本早期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