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外对倾销与反倾销现状分析及我国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中国倾销和反中国倾销的历史现状,显示出它的实质就是新殖民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这不仅阻碍中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致使我国产业受损,更增添了他们对我国倾销反倾销的信心与力度。主观上中国又缺乏反倾销的专门人才和反倾销机制,致使对反倾销应诉不利和对外倾销调查一片空白。今后我国的工作重心在于防倾销反倾销,早日加入世贸组织,加强对外交流,争取早日对我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与确认,并重新确立我国对外经贸战略指导思想,加强对防倾销反倾销研究与人才培养,依法做好倾销调查与反倾销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外反倾销的不公正性、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外贸易的广泛开展,遇到了国外反倾销的不公正待遇,本文从国外反倾销立法入手,分析了其不公正性的表现、反倾销的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指导外贸企业应付国外反倾销追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对国际贸易中的整套反倾销制度是相当陌生的,因此而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中国入世后最适宜采用的保护本国企业的手段,当然也属反倾销措施。为使反倾销措施制订得有力,我们尚须作一些艰苦的工作,诸如强化并扩大我国主管反倾销的机构,逐步建立或健全“行业协会”,增强对与反倾销有关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律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陆韦近几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受到国外反倾销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一大障碍。本文从我国出口中反倾销的特点,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原因这三个方面作一分析。一、我国出口商品受国外反倾销的特点1.反倾销次数呈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5.
加强反倾销理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和实践分析,提出我国加强反倾销的对策建议,在必要时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既能有效地阻止外国产品对我国的恶意倾销,又能威慑那些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反倾销政策的国家和企业,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合理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国家对我国外贸企业实施反倾销的势头越来越猛,这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及其长远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反倾销状况,分析了国外反倾销给我国外贸企业不良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反倾销策略,以期对我国的外贸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日益频繁的反倾销指控,我国应根据WTO有关反倾销规则积极应对,努力降低对外贸易风险.本文重点分析了进口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和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的反倾销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反倾销是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适当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我国应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利用世贸组织法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努力消除外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待遇,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反倾销法,并据此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9.
WTO《反倾销协定》的执行对WTO成员的反倾销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现行的WTO《反倾销协定》由于其形成的根本出发点的不确定,导致了具体规则上不协调和不明确。改革现行WTO《反倾销协定》对我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应当在促进WTO《反倾销协定》改革的基础上,制定和执行自由开放的反倾销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加强反倾销立法的思考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反倾销方面的立法以更好地保护国内产业和维护国家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新旧反倾销条例的比较对之进行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反倾销立法仍需完善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行业协会在国际反倾销中的职能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指控,我国已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在目前国际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内企业不积极应诉或是单独应诉,由此造成不利的后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好行业协会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由于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还不完善,存在着种种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面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指控,行业协会应努力克服自身弊端,不断完善其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反倾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抑或是贸易保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有一种误解,即认为反倾销的宗旨是维护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秩序。然而,随着WTO的成立,各国关税大幅度降低,反倾销被频频运用,已经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成了一种实施贸易保护的手段。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是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更应看清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真面目,勇敢应对国外反倾销,同时主动运用反倾销来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3.
基于 CiteSpaceⅡ的国际反倾销研究的主要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tidumping(反倾销)”为主题词检索了 SCI-EXPANDED, SSCI, A&HCISSCI 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1990.1.1-2012.7.31),运用 CiteSpaceⅡ软件处理数据并生成知识图谱,重点分析了共被引聚类,发现国际反倾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反倾销措施对产业及产业链的影响、反倾销措施对厂商和消费者福利影响研究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等。基于反倾销最终内化为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立足国际反倾销研究前沿,提出从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应诉反倾销的“三体”联动战略体系和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保障机制及其运行效率评价模型等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14.
欧、美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不断减少 ,滥用自由贸易的潜在危险正在不断增长。怎样运用反倾销法实现公平贸易的宗旨的问题变得日趋重要。欧共体、美国的反倾销法在国际社会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但从反倾销法的基本制度来看 ,存在贸易保护主义诸因素。削弱乃至消除反倾销法贸易保护作用的对策是 :以反托拉斯法取代反倾销法 ,或构建具有民主经济特征的国际统一反倾销法制  相似文献   

15.
国际反倾销制度的实质不公平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原则是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反倾销制度也应体现公平。但目前的国际反倾销制度从协议的建立到具体实施,都与公平原则相悖。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单靠加强应诉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面对不公平的国际反倾销制度,我国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要求修改《1994年反倾销守则》中对优惠缺乏具体落实措施、含糊的条款。  相似文献   

16.
对国际反倾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的实施动机、经济效应以及优化途径等三个方面。国际反倾销的实施动机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并产生贸易抑制与转移效应、产业链的继发性保护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跨越反倾销税效应以及福利损失效应。反倾销措施的优化分为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最优化与经济扭曲及福利损失最小化两类。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国际反倾销的一般均衡与长期效应,通过更多的经验研究来分析反倾销的产业保护效果,以及分析其带来的经济扭曲与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反倾销机构的自行启动机制在美国对外贸易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有力地保护了在低关税政策下美国弱势产业的利益 ,是美国反倾销启动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现行自行启动机制主要是通过监督机制包括持续性跟踪监督机制和下游产品监督机制得以体现。同时 ,国际反倾销法和美国国内行业协会的迅速发展 ,以及美国所面临的反倾销报复威胁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自行启动机制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欧共体、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关于倾销构成的一般条件、适用于不同经济制度国家的特殊条件;研究了这些国家反倾销法适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法律适用中的非关税壁垒倾向。针对酉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的"复关"应同步进行反倾销立法并提出了反倾销法的基本框架设想。  相似文献   

19.
加大对外反倾销的力度 保护本国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出口产品不断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同时,国内市场却不断遭到进口产品的倾销冲击。本文分析了外国对华 倾销的特点及危害,提出了我国应对进口产品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抑制恶性出口竞争的制度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中出现的恶性出口竞争问题,指出恶性出口竞争导致出口秩序混乱,不仅降低出口效益,还容易引起国外反倾销,从而使我国丧失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制度化建设,并从设置出口企业进入的门槛、出口政策导向与措施相配套、对大型成套设备及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实行严格的出口许可制度,以及切实加强产品出口限制以保护国内资源、依托商会协调企业间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依法对出口实行有效管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