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海战役     
李伽 《源流》2010,(19)
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2.
1947年2月,莱芜战役打响,关键时刻,国民党46军军长韩练成却神秘失踪,顿时,群龙无首,全军乱作一团。结果,由国民党46军、73军等组  相似文献   

3.
40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战,在东起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自薛城、南达淮河的8万平方公里战场上展开了。敌我双方参战部队共140万人,其中国民党军队34个军、约80万人;我中原、华东野战军23个纵队,加上华东、中原地方部队1个军7个独立旅,共60万人。战役结果,歼灭国民党部队55万5余人,我军伤亡13万6千余人。敌我损失为4.1比1,至此,我军将中原、华东地区的国民党主力歼灭殆尽,为我军胜利渡江和解放南京、上海铺平了道路,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禹宛莹 《南都学坛》2008,28(3):31-33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以重兵进犯华中解放区之淮北区。淮北我军在防御作战过程中,于关键处一连四误,造成两淮失陷,复导致华中崩盘。战役指挥不力是其主因,其中之教训深刻而珍贵。同时也促成了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合并,指挥力量加强,为而后开展华东战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9,(8):42-43
两千川军南京神秘失踪 1937年2月初,国民党集中10万军队在南京市周围,参加南京城的防御作战。此役我方损失惨重,尤其是远道赶来参战的川军某师。该师有一个团,因担任阵地侧翼对敌警戒任务,所以一直没有直接参战。防御战役失利后,该团2000多人急行军数十里,向森林茂密的南京东南部青龙山地区撤退。然而,部队进入青龙山地区后,就再也没有出来,2000多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6.
宛东战役述论禹宛莹,曾宪龙宛东战役是南线我军自转出外线后第一次集中兵力以国民党军一个机动兵团为歼击目标的大规模作战,也是中原、华东两个野战军间接的战略协同、部分的直接战役协同性质的作战,其间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值得探讨.笔者略述管见,以就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7.
徐永吕,1887年12月生于原平市沿沟村。1920年后,历任冯玉祥部旅长、师长,晋绥军三十三军军长,绥远省都统,河北省、山西省主席。“七·七”事变后,担任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1945年8月17日,时任国民党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飞往马尼拉,又飞日本,于9月2日晨出席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书签署仪式,代表中国政府签字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1945年 8月16日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25日 国民党第六战区接管敌方物质委员会成立,孙蔚如兼主委,王东原任副主委,林逸民代理主委主持工作。 下旬 新四军第五师代表杨经曲进入武汉。 9月13日 孙蔚如令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任武汉区日军总授降官。是日,王乘舰抵武昌,国民党六十六军、九十二军分驻汉口、武昌。 14日 国民党军委会任命第六战区副司令郭忏兼任武汉警备总司令。 17日 孙蔚如、王东元和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主委邵华等二十余人,乘轮船抵汉。同日接收日伪省政府公物完毕。 18日 下午三时,在中山公园举行授降典礼。孙蔚如和罔布直三郎(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在授降堂签字。日军第六方面军十五万多人向国民党投降。 25日 国民党军解除武汉地区日军三万三千余人的全部武装,接收日军在汉仓库百余所。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当日本侵略者的军队进攻天津时,驻防在天津南马厂的国民党二十九军的爱国将士进行了抵抗。蒋介石卖国求荣,实行不抵抗政策,强令二十九军撤离华北。因而助长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使日本侵略者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津浦铁路及沿线城镇,国民党地方军阀势力和政府官员望风而逃。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  相似文献   

10.
陈樱  冯峙明 《老友》2010,(3):12-12
1940年11月25日,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名部下突然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绑架。绑架的事由是:冯玉祥写了一本书《我所知道的蒋介石》,揭露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后,妥协投降,积极反共的真面目。为阻止该书印发,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1.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这三大战役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开始,至翌年一月三十一日结束,历时一百四十二天。在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和指挥下,人民解放军连续取得了三个战役的伟大胜利,总计歼灭(包括起义、改编、投诚和俘虏)国民党军一百五十四万余人,使蒋介石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和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时期,以韩德勤为首的国民党军在苏北沦陷区开辟了敌后战场,以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面对日军残暴的侵略,针对国民党军在抗战中出现的不同表现,苏北民众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积极配合国民党军抗战,呼吁国共团结抗战,自发组织抗战,支援和配合新四军抗战等.正是民众的这些正能量,最终赢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我来到泰国清莱府省的美斯乐采访。过去,这里曾是国民党残军的老巢、反共救国军的总部。也许见我是从大陆来的,82岁的黄佳明特意来宾馆看我,向我了解祖国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黄老是广西南宁人,1950年随国民党军残部从云南溃退至金三角,成为合法公民前是残军的一个团长。我们整整谈了一天,临别时,黄佳明老泪潸然而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道:  相似文献   

14.
唐德宗时期,通过加强长安西北军镇的防御、调集长安东部军镇参与"防秋"和强化神策军以协助长安西北军镇御边三个方面的防御措施,有效遏制了吐蕃对长安西北地区的进犯,使唐朝以关中为立国之本的方针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1949年9月,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率驻新疆的国民党军起义,新疆和平解放。10月,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兼政委王震率领解放军第一兵团进疆,揭开了新疆大规模屯垦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初,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了,当时,有相当一部分负隅顽抗的军(国民党军)、警(国民党警察)、特(国民党特务)、宪(国民党宪兵)“四类分子“不甘心他们的失败,有的想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有的存心捣乱破坏、制造事端,有的想伺机外逃……譬如,原在北平驻防的国民党宪兵第二十团3000多名官兵,大都是保蒋派,他们中有不少都潜伏了下来。这些  相似文献   

17.
"山后八军"作为五代"山后"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史料记载出入处较多,存有概念混淆、内涵及外延不明等情况。五代"山后八军",实乃唐末幽州刘仁恭首设于山后地区,源自八个具有防御性质的军镇,名称上沿袭幽州东北的"八防御军"而来。五代"山后八军"与宋"山后八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概念。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举进攻中国本部,驻守在平津前线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那么,二十九军是怎样走上抗日的道路,史学界对此问题探讨不多,本文试图进行尝试。 一宋哲元在华北的崛起 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原是冯玉祥的旧部,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改编为二十九军。这支部队既不是国民党的嫡系,又同冯玉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如何在华北崛起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厢军是役兵,从事杂役,如修城、铺路、造船等.然而,宋代主力作战部队主要集中于边疆,造成内部兵力短缺.鉴于此,宋廷不得不赋予厢军重要的军事职能.厢军不仅被当作内部主要镇守兵力,执行对内镇压职能,如镇守地方、参与巡检等,还被当作对外防御兵力,执行对外防御职能,如戍守边疆、对敌作战等.厢军正是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为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0年3月15日,正当我太行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前门打虎,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后门拒狼,对肆意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以迎头一击,并乘胜追歼逃敌之际,战斗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总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根据与国民党达成的以临(汾)屯(留)公路及长治、平顺、磁县之线为两军分界的协议,发出撤退该线以南八路军的命令。根据这一命令,八路军主动由太南地区的陵川、林县、长治、壶关、晋城、阳城、高平及豫北一带撤出。在这一地区地方党、政、军、统、群组织及有关人员随之北撤,国民党军很快便占据了太南地区。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