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特别是我们党怎样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推动人们继续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重大意义。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康有为、梁启超仿效西方,实行变法,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奔走美、日,以两方为师,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受到了挫折。资产阶级的政治方案在中国的破产,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西方资产阶级为榜样来改造中国的信念。中国走向何处去,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中国知识界的先进分子,开始在社会主义学说中找出路,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人们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在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不同,它们实行的政党制度也就各有差异。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创造。无论民主革命的胜利,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重大成就的取得,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情况下取得  相似文献   

3.
探讨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是目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历史现象。认清中国的国情,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在这  相似文献   

4.
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大事件,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创新进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建构性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性视野、进步史观、主体观等方面高度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提供了思维通道。提出“两个结合”,强调“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广义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观的解放,其意义在于:建立自塑的历史、文化与文明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性、结构性、建构性元素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明自信,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再次确立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光辉历程。三十年来,自治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遭受过“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曾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总的来讲,自治区成立以来的三十年,是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勇前进的三十年,是新疆  相似文献   

7.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来看,我们党一开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中国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无疑需要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诞生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指导世界工人运动的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在实践中经受了检验,大大向前发展了。无论是实践的成功还是理论的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的历程中有胜利,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把历史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分析、概括,找出其中规律,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按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开创新局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明义 《文史哲》2007,4(6):153-158
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发生的以制度复辟为特征的剧变,给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反面经验。社会主义者只要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探寻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就会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涵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又一次觉醒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索、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条件下“结合”的主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结合”中的主题地位,由党的基本理论中主题同首要的基本问题、主线和精髓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说明和论证;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结合”主题的探索、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开拓和进一步创新的历史进程和超时代跨国界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本观、人类命运观以及辩证法思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文化亲和性,这种亲和性为二者的紧密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牢固树立正确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无论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来看,还是从邓小平理论自身的特点来看,都表明:邓小平理论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1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诉求,两者的社会理想、哲学根基、价值指向、内在特性也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两者相结合成为必然之势。两者相结合是以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历史进程为镜鉴,总结归纳而出的最新理论成果。长期以来,两者相结合隐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来的理论创新使得两者相结合从隐性走向突显,其所遵循的固本培元、求同存异、允执厥中、扎根实践的原则也逐渐明确。两者相结合得以从历史进程之实然走向原则遵循之应然,具有钩深致远的价值意义与境界,彰显出与时偕行的时代性与革故鼎新的超越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时间”耦合的维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在现代化范式革新的维度上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推进拓展、在文明形态突破的维度上滋养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毛泽东同志是实践这种结合的光辉典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先进最科学的革命理论,是体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夺取革命和建设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把“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普遍真理”,一贯高度重视,积极实践。 他把从本国实际出发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致力于走自己的路,在从基本国情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始终密切注视新情况、新问题,把基本着眼点放在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上,持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深化。 他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作为“结合”的根本要求,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活生生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具体化。 他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结合”的基本出发点,并列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最善于总结推广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新创造,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深深植入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他把正确开展反倾向斗争作为实现“结合”的根本保证,坚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既防“左”,又防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他提出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是反“左”反右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20.
符倩 《南方论刊》2022,(4):32-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论述指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这既是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守正创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新时代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之“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