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裸官”,是指那些老婆孩子都在国外拿了绿卡,而自己单身一人在国内任职的官员。该词发端于网络,网友们称那种自己在国内当官腐败、家属却早早移居海外、将腐败所得转移出境、提前留好后路的官员为“裸体官员”。  相似文献   

2.
沈栖 《领导文萃》2011,(20):61-62
若要官场干净,先得官员手脚干净。试想:官员贪污受贿盛行,官场还会是一方“净土”么?即使所谓的“小节”,按官员“政治洁癖”的要求,一俟被曝光,也是逃脱不了“下课”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真心拒贿,却被人讥为太呆板、假正经;不法商人找关系行贿赂去包工程揽项目,被人羡称为有能力、有门路;一些贪宫和不法商人落入法网,被一些人归因为后台不硬、  相似文献   

4.
李振忠 《决策探索》2009,(17):15-15
领导干部真正的借,也就是一种救急的借,这够不上腐败,但一且“借”为己有,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也无论三年还是三十年,统统都是典型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真正的借,也就是一种救急的借,这够不上腐败,但一旦借为己有,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也无论三年还是三十年,统统都是典型的腐败。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0,(13):47-49
仕途曾经一帆风顺1963年2月出生的赵文锐,现年47岁,大学文化,副厅级官员,在重庆也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李小巧 《决策探索》2014,(10):67-67
在中国古代,朝廷派遣监察官员巡视全国,防范、检查官员腐败。一般来说,古代“巡查制度”分为常设和临时简派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酒驾”行为严重地危害到公共安全,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是一种严重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将“醉驾”行为入罪,既有利于较好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缓解道路交通安全的严峻现状,又能构建一个“严而不厉”的刑事法网,以防患于未然。本文介绍了“酒驾”行为的含义,分析了“酒驾”行为屡禁不止的诱因和产生的危害,重点分析了“醉驾”行为入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总结了“酒驾”行为的法律处罚和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领导广角》2001,(11):34-34
最近,陕西省汉中市副市长、中共洋县原县委书记邱军。因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大肆超编提拔干部,被陕西省纪委、监察厅宣布开除党籍、撤销汉中市副市长职务。  相似文献   

10.
<正>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以其铁腕肃贪"打老虎、拍苍蝇"而独领风骚。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肃贪惩腐创造了多项纪录:对贪污腐败最为深恶痛绝、用典最重、打击力度最强、杀人判罪最多、营造声势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功失败可圈可点,对今日党和国家治贪反腐不无镜鉴。镜鉴之一:整饬吏治应处理好"打"与"拍"的关系朱元璋立国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正是由于元代晚期吏治的极端腐败才给了自己推翻旧朝的机会,而他的天下决不能重蹈覆辙,故在建国之初,就不能放松吏治整顿,以免给今后的江山留下隐患。明太祖发起的席卷  相似文献   

11.
程延 《决策探索》2004,(2):28-29
现在一提起腐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级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里的大贪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念恋女色等罪行,很少有人将腐败延伸到和群众最近的“小吏”身上。“小吏”其实就是当前我国最基层的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微腐败",这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直面"微腐败"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对策进行有效治理,形成基层反腐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不断增强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唐亚林 《决策探索》2011,(21):20-21
认清公共权力的性质,斩断公共权力与利益的结合与输送之路,压缩因官位越高自由裁量扭就越大而引发的腐败空间,是降低、控制官员“权力瘾”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14.
肖映 《决策与信息》2008,(10):49-50
在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在职时形成的影响力受贿,被首次提出纳入刑法。  相似文献   

15.
王衡  汤阳 《决策探索》2014,(19):75-76
当前国内反腐高压态势不减,打"老虎"拍"苍蝇"动作频出,大快民心。但记者在梳理被查处的官员腐败案时发现,"老虎"和"苍蝇"身边有一批"狐假虎威"之辈,依附于贪腐官员,大肆借权牟利,危害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6.
薛侃 《领导文萃》2009,(5):25-26
尽管“裸官”是否一定和贪腐有关,是否一定是个狡兔三窟的设计,不好武断地确定,但如果我们正视腐败案件频发、“裸官”外逃事件时有发生的严峻现实,就可以理解公众的疑虑情有可原。就不能不重视我们现有制度和信息公开缺失的负面影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涉及公众人物、公权力事件的流言之所以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17.
马跃成 《决策》2010,(9):96-96
地方政府在地产圈声名狼藉是因为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让地方政府成了房价上涨和地价上涨的最有力的推手。而由于土地问题被查处的腐败官员基本上都是窝案、串案,腐败资金又是触目惊心,就像最近曝光的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抚顺市的一个局长罗亚平,两个官职不大的疯狂女人.让人们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8.
周东飞 《领导文萃》2010,(15):34-35
一段时间来,以“不走运”形象曝光于公众面前的官员还真不少。辽宁铁岭市国土局副局长陈立岩与情妇在宾馆包房“畅谈”如何腐败的问题;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原局长韩峰的日记,被人抖露到网上;还有那些时不时出来一个的跳楼官员、判刑官员.前者断送生命,后者断送前程,免不了让人扼腕喟叹一番。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36):10-10
正如多数腐败高官背后都有“睛妇一样,他们身边还有“一双白手套”在帮助其家人攫取并管理财富。“白手套”通常是巧舌如簧的商人,他们得到的回报是,通过利用与政界要人的关系并获取内部信息来让自己暴富。  相似文献   

20.
徐晨 《决策探索》2011,(19):70-70
荣昌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彭光伟本想通过踏实工作获得升迁,而希望一次次落空。他的心态从不舒服变为不满,继而变为仇恨,仇恨单位、仇恨领导,最后竞用贪污公款的方式进行报复。前不久,彭光伟因贪污公款23.4万元,被判刑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