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现代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从政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评价标准、动力来源、必备条件及其阶段划分等方面入手,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中国学者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路径上与西方类似。但大多把政治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并对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的政治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研究的兴起源于政治学界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政治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大学术流派,就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目标以及标准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可以也应当从中获得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的现代化研究,现代化语境下的政治发展理论往往倾向于把政治发展道路界定为朝着西方政治民主的进程,而随着7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衰落和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很快摆脱现代化范式的理论困境,实现了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的语境转换。  相似文献   

4.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在政治体制上通过转型来进一步适应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发生带有现代性特征的过程。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核心意识形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政治发展范式等三个方面的政治道路差异,分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独有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必须立足于实际国情,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化道路模式,学会批判地吸收其中"合理内核",寻找真正属于中国的通往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的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语境下的政治发展理论往往倾向于把政治发展道路界定为朝着西方政治民主的进程 ,而随着7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衰落和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很快摆脱现代化范式的理论困境 ,实现了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的语境转换  相似文献   

6.
西方视野下的民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运动源自19世纪后半期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的社会政治实践,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性受到世人关注,与其相关的民粹主义问题才开始成为政治学家们关注的话题.此后,学者们将民粹主义与现代化、民主化、经济与政治发展等研究主题联系在一起,对民粹主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在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民主化理论等不同范式的指导下解读了民粹主义,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历程和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不仅社会利益集团组织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府和政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西方现代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参与的空间.现代集团政治出现了政治活动范围大为扩展,通过政党政治来进行利益表达,从多元政治走向中庸政治或保守政治,使政治更趋制度化、规则化等基本特征.然而,现代集团政治也有加剧政党政治"衰败"、使多元政治走向寡头政治、跨国性集团政治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等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8.
民粹主义运动源自19世纪后半期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的社会政治实践,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性受到世人关注,与其相关的民粹主义问题才开始成为政治学家们关注的话题。此后,学者们将民粹主义与现代化、民主化、经济与政治发展等研究主题联系在一起.对民粹主义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在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民主化理论等不同范式的指导下解读了民粹主义,反映了西方学术界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历程和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生命政治全面推行以来,西方现代化不仅未能延续其繁荣,而且越发陷入困境。历史地看,生命政治因人口治理而崛起,因新自由主义而繁荣,因新冠疫情而陷入困境。然而批判性地讲,尽管生命政治发展为人口学、例外状态、经济治理与数字生命政治等形式,但这不仅没有给予个体更多人权与自由,也没有产生通往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这表明生命政治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行不通,所以不能走其西方现代化老路,而要走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这是研究生命政治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政治现代化是指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变化、上升前进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西方现代性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它们构成了西方社会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性精神在高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促进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又孕育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从而遭遇后现代性理论的强烈批判.因此,超越现代性、正确对待后现代性、回收利用前现代性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经验能否概括为一种"中国模式",是一个国际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以往研究总的来看没有充分从政治领导的动因上进行深入分析.尽管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很多,但我国现代化经验概括地说是一种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关键性因素是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了国家对干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不同于西方的世俗一自由主义模式."中国模式"成功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体系,渐进主义改革策略,经济发展优先策略与政治稳定优先策略的有机结合以及务实主义的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相关的理论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内容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以及对其全面理解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最后将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政治社会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在公民的政治教育研究中引进政治社会化概念以来,政治社会化研究在西方就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也很不深入,致使我国的政治社会化实践严重缺乏专业理论指导。因此,就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源与流进行梳理,进而探讨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最早出现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最先使用这一概念.我国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政治文化自身模式和结构的复杂性,20多年来对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并未达成共识.西方学者偏重于从单个民族和政治体系的心理层次来论述,国内学者则从"实体形态"和"观念形态"来论述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结构.政治文化应是一个"整合的政治文化"而非单个民族以及政治心理体系,且也不是一个涵盖"实体形态"和"观念观念"的结合体,其结构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形态构成.  相似文献   

15.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光清 《学术论坛》2008,31(2):57-62
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与状态.根据政治排斥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政治排斥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制性政治排斥、结构性政治排斥和特殊性政治排斥.  相似文献   

16.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社会结构、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重要变迁.在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现代化也取得了卓越成绩.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政治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中央当初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和目的看, "经济特区"并没有包含反对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逻辑;从深圳市改革的成功实践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从中国国情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看,政治现代化建设首先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可以少走弯路,降低风险和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局部地区率先实现政治现代化是可行的、稳妥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自反性现代化的后果,自反性现代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使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自反性现代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过度实践、经济和社会的非理性发展、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应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政治失灵及社会治理失效等.治理自反性现代化、增强社会的安全性,必须对工业社会及其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诉诸理性实践,使经济、社会合理发展,制约科技理性,进行政治变革,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和建立复合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王楠 《南方论刊》2023,(4):25-27
西方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也率先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化理论。这也造成了西方一些人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仿效他们的做法进行的现代化才能算是真正的现代化。因此,党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就显得十分及时且非常重要了,这不仅能够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垄断,向世人表明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西方现代化这一种模式。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凝聚国内的共识,为今后如何做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明胜 《兰州学刊》2013,(12):53-57
受传统因素和近代西方文明的双重影响,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以江苏省为个案,可以看到,在近代江苏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苏南明显优于苏北,细绎其根源,则不能忽视近代江苏从淮北、江淮、江南到苏南、苏北(或江南、江北)之地域系统的新调整.事实证明,只有重视这种地域系统的新调整,才能给出近代江苏政治现代化之区域不平衡性以更加合理的解释.进而言之,对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理应以区域为单位展开.  相似文献   

20.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生态政治、生活政治、政党政治和国际关系政治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论述,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评论吉登斯的政治哲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1)通过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的比较,揭示了吉登斯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区别,尤其是其生活政治理论,旨在对线性历史、解放政治进行修缮;(2)通过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比较,指明了其理论立场的阶级本质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同构,揭示了吉登斯政治的"中左"性质;(3)通过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立场的比较,揭示了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建设性"要求,其政治理论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在于"建设","破坏"必须与"建设"相统一.总之,本文给出的基本评价线路是:吉登斯政治哲学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批评的结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内在深化的结果,是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向超越的结果,是后现代状况下的一种建设性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