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文化遗产资产?它有什么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一系列相关问题成为全球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历史文化遗产资产正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是强制性地保护其不受威胁和破坏,还是借助旅游开发方式在经营中实现传承和发展。这其实未必一定是"是"和"否"的取舍关系,应该可以在全面认识文化遗产资产的价值构成之后,以追求均衡的态度来统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遗产资产的管理者、文化旅游的经营者和文化旅游者。三方在经济规律、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的共同作用下,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各自做出不同程度的让步和妥协的前提下,以全人类的遗产资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为统一目标,能够实现文化遗产资产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体验价值的合理均衡。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进程中,是否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是否意味着世界文化将走向“一体化”、同质化”?文化全球化是否等同于“西方化”或“美国化”?文化全球化是否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亡?文化本土化是否就是要拒绝抵制文化全球化浪潮?文化本土化是否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纯粹”的文化?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文化领域中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一直牵动着学术界的神经,需要在学理上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东方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用赛义德自己的话说,诸如“人们是如何表述其他文化的?什么是另一种文化?文化(或种族、宗教、文明)差异这一概念是否行之有效,或者,它是否总是与沾沾自喜(当谈到自己的文化时)或敌视和侵犯(当谈到“其他”文化时)难解难分?文化、宗教和种族差异是否比社会经济差异和政治历史差异更重要?观念是如何获得权威、“规范”甚至“自然”真理的地位的……”这些问题开辟了一个新锐的思想领域,使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普遍关注自身在西方的“现代性规划”中被表述的命运。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基本在两个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4.
人权思想的起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非常复杂,究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是否孕育着西方人权思想的基本元素?从人权作为“人”和“权利”的内涵来理解,人权思想的诞生和孕育是需要特定文化土壤的,也许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正义观、抗争精神、个人主义和宗教影响等对人权思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与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本质性或前提性的差别,因此也就没能象西方那样成为近代人权思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略论企业价值的来源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 《山东社会科学》2004,23(8):116-117
企业是否具有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战略思想?企业应该如何定义价值?企业价值的来源以及实现的途径是什么?这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命题。一、企业价值来源于劳动关于企业价值的定义,西方的管理学者认为,资产价值等于其预期未来产生各期现金收益的现值之和。国内的多数管理学者把企业  相似文献   

6.
秦岭  柏凌 《学术探索》2016,(4):64-68
P2P平台主体增信和信用扩张的模式促进了其在中国近五年来高速发展,但是也积累了大量潜在的风险。随着近日来不断有平台被公安机关调查,大家开始反思平台的信用异化模式是否合适?担保和债权转让,甚至资产证券化能不能成为平台的创新手段?该建立什么样的行政法规和刑法体系防范风险,维护平台的信用体系和可持续增长?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增信方式和信用扩张手段,并提出对哪些应当约束,为何约束,如何约束。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在经济上,全球化的趋势是经济的一体化.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的全球化是否要推进文化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是否也要为文化多样化的消解而提供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争论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价格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内外学者就"货币政策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应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但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央银行应按照"关注"而不是"盯住"的行动准则,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监控视野,关注资本市场发展与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印度经济是否能超过中国?中国经济是否能保持长期的快速发展?从民主政治与金融体系、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传统制度对现代化的适应性、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技术创新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的分析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25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设计为出发点,构建NK-DSGE研究框架,从理论层面对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刻画和解读。基于SVAR方法严格检测了相关国家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货币政策的晴雨表,有着重要的显示功能,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是否纳入资产价格提供了参考、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冯立新  王峰 《江汉论坛》2005,(6):130-133
先锋小说在已经彻底赢得了读者之后何以走向历史民间叙事,并以一种反叛先前创作路径的方式告别了先锋?这一文学事相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问题。先锋小说是否真如论者所云已经丧失了其文学上的先锋性?先锋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内在逻辑如何?本文以余华小说为个案,希望能够揭示这一文学变迁的部分真相,并对前此有关的研究作一小结。时间所造成的距离已使得这项课题研究成为了可能,而怎样才能重获先锋更使得这一课题研究成为了必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 ,国家行政管理运作中法律保障意识是否得以树立起来 ,需要从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中去思考。法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怎样把握 ,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运作在一定历史阶段是否可以弱化法律保障 ?在这方面 ,苏联、中国两国建国初期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购买服装时,思想活动很多,大致有如下诸点: 对我的需要是否合适?是否可兼有别的用途?是否经久耐穿?花色、外观、款式是否好看?寒冬是否暖和?穿着是否舒适?洗涤、熨烫、保管是否容易?和其它衣着相配是否合适?是否合乎季节、时令和流行色?价格是否合适?等等。但是从穿服装的科学角度上看来,却还应考虑以下6个方面的性能: 运动机能性 要求衣服穿在身上仍能使人活动自  相似文献   

14.
文化现代化视角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以伊斯兰传统文化为底蕴,对现代西方文化保持着一种疏离与批判的姿态。那么,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文化现代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否存在一条伊斯兰特色的文化现代化之路?本文就这一具有价值的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我们到底应当如何制订我们的跨世纪文化战略?知识分子应当何去何从?在这个“后”字泛滥的时代(“后现代”、“后社会主义”、“后哲学”、“后文化”、“后批评”、“后新时期”……),我们是否应给知识分子也加上一个“后”,或者正如有人所危言耸听却又不无道理地指出的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将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稳定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存在政出多门、政企不分;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机构缺失;国有文化资产运营机构“缺位”;文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产权不清.因此,构建新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宏观上要明晰产权主体,微观上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分别以财政部和国资委为监管主体构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分类监管体系,同时着力实现产权制度的优化,如确立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机构, 建立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目前"二孩"政策的放开,城市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基于人口流动和人际沟通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本是否会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本文通过省际动态面板GMM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证实了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倒"U"型关系,"二孩"政策有利于城市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但有临界点;二是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即未来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文化消费的增长;三是手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从推动城市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文化"的技术优势、不同人口的消费偏好差异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的话     
问题导引: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困境。概念的混乱带来了认识的困难,也带来了管理的困难;这是否是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困境?是否影响创意产业实践?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如何甄别、借鉴、改造、创新,解决中国当下产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中外二三线城市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做什么,该如何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础艺术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居于什么位置,我们该如何发展艺术创意和艺术产业,需求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阐述毛泽东思想,不能不涉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即毛泽东思想是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怎样的历史地位?而毛泽东思想的来源问题又是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十年来经济发展之快已经成为世界公认之事实。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变迁,却出现了严重的伦理道德失范危机,与之相应的是整个社会的脱序状态,以不道德为道德、以无秩序为秩序、以无规则为规则的痞子文化有成为社会主流的趋势。 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否会自然而然地重建道德和秩序?从学理和经验上来说并非如此顺理成章。文化价值和道德秩序的重建有其自身的内逻辑,就像它的失落一样,必须从其自身寻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