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岭 《老人世界》2011,(9):45-45
我与老伴谢敬华是上世纪50年代结婚的。当时我们都是20岁。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已是80岁的老人了。我弟兄五个,有哥哥和三个弟弟,老伴和妯娌们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尤其是和我嫂子一起生活了16年,从没闹过意见。邻居和亲戚的关系也都非常的融洽。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亲戚邻居的小孩被车轧死了,通过亲戚找到我帮助解决,事情处理的结果本人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林颐 《老年世界》2014,(11):26-26
我生于70年代,小时候,我们一家都住在大杂院里。同一个院子,有好几户人家,公用厨房,公用盥洗室。那是一段充满了气味与声音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孙四维 《当代老年》2008,(12):17-17
托改革开放的福,30年我5次喜搬新居。房子越搬越大,家俱越来越现代化。每次搬家都难免要扔掉一些旧的东西,唯一使我舍不得丢的是那盏从70年用到80年代的煤油灯。  相似文献   

4.
吴铁民 《老年人》2011,(1):29-29
我是浙江萧山人,上世纪60年代初中专毕业后就来到湖南地质部门工作,一干几十年。我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无论干什么事都力争把它做到最好,取得的成绩领导和同事都看在眼里。为此,我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先进个人”和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我生于70年代,年纪已过30,在一家外资企业做中层管理,大家都叫我Lisa。说来恐十白别人难以相信,在这个初中生都牵手约会的时代,30出头的我竟然至今从未真正谈过恋爱。  相似文献   

6.
人物背景:陈玉龙,1921年生,北大教授,著名书法家,20世纪50年代曾任北大校长马寅初秘书。同时双双失去爱侣 我和老伴张淑真的感情,就像曾有的两对杯子,每对都打碎了一只,再把两只剩下的放在一起,仍然有着令人羡慕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春联     
王尧 《中外书摘》2009,(6):80-81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写毛笔字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的专栏,大队的大批判专栏,特别是后者,几乎我是一个人包下来的。此后,大慨将近二十年,我差不多很少去拿毛笔,毛笔成为我书房的装饰,而这一变化又始于毛笔字从乡村生活中消失。这些年,我开始重新练习书法,或者说恢复写毛笔字。不必说年轻一代,我们这代人几乎连钢笔也很少使用了。签名笔的流行,以及电脑打印的广泛,书法几乎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消失,除了那些还以书法为生的人。  相似文献   

8.
齐邦媛,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1947年到台湾任教,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70年代曾有五年在“国立编译馆”任职。 人世所有的幸福时光都似不长久。编译馆第二年,我那运指如飞的打字机上,拥有唱歌心情的日子就骤然停止了。  相似文献   

9.
良心     
潘吉光 《老年人》2007,(11):49-49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全国老百姓过着苦日子。当时,我的腿浮肿得连走路都困难。岂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还患上了斑疹伤寒,不得不住院治疗。 护士是位善解人意的年轻女姓,她告诉我说,斑疹伤寒是很严重的疾病,不能乱吃东西,并交待我说,服药、吃饭都由她来喂。她还一再提醒我要小心,因为胃已被高烧烧得像薄纸片似的,进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胃穿孔大出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希望能参军,能当个军人,可那个时候参军很严格很难,我没能如愿。但我希望能有套军装穿穿,不仅是我,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都喜欢穿军装。我想穿军装,可我们家没有亲戚参过军,到哪里去求一套军装呢?  相似文献   

11.
闻着醋香去插队 记得那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父亲回家后突然笑着问我:“军子,爸给你找了个吃老陈醋的机会,你愿意去吗?”“愿意!”我笑嘻嘻地答。真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承诺,竟然让中学刚毕业的我,就从冰城开始了到山西老家插队的生涯。  相似文献   

12.
一包小球藻     
林睦儒 《老年人》2007,(9):27-27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国家遭遇3年自然灾害,小球藻曾被作为食物和药物,在一些地方广泛种植和食用。说起来,当年我从部队带回家的一包小球藻,还救了家里三口人的性命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从15岁到25岁的这十年,我几乎都是在中国北方农村度过的。1969年12月,我随父母下放农村,1972年回城一年多,1974年再次插队,直到1978年3月离开农村上大学。乡村记忆,成了那十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朱焕文 《老年世界》2013,(23):26-2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富有的象征,是令人羡慕的“四大件”。我也曾为此默默地奋斗了好多年,最后是单位的互助储蓄助我圆了“四大件”的梦。  相似文献   

15.
张越 《金色年华》2010,(9):24-25
记忆中的第一次同情和怜惜 我记事晚,能完整地记住事情,恐怕要到五岁以后了。我的家境普通,父母都是一般职员。家里有我和姐姐两个孩子,还有姥姥,算是不穷也不富的人家。那时20世纪70年代初,我大概五六岁。那年过春节,我穿着一身新衣服,被妈妈领着出去串门。走着走着,妈妈小声说:“你看那个小妹妹多可怜!”  相似文献   

16.
赵岐峰 《老年世界》2010,(16):22-22
每天都在发生着与你擦肩而过的事,但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却让我终生难忘。这首歌,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十几岁时就会唱,如今的我虽然年过花甲,但每当路经校园听到里面传出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格外爽朗。  相似文献   

17.
李可威 《老人世界》2010,(12):23-23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承德石油学院读书。一次期末复习,没有上课的铃声,也没有作业,同学们都在考前“临阵磨枪”,而我却从同学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学起骑车,闯下了难忘的大祸。  相似文献   

18.
维一 《中外书摘》2011,(8):19-21
70年代一共十年。十年里的头一段我在云南农场刨地,后一段我到研究所读书,中间一段我在故宫看大门,过的是值夜、巡查、站岗的日子。记得当初,王世襄先生看见我站岗巡查有模有样的架势,就戏赏了我一顶“锡庆门行走”的“顶戴花翎”。  相似文献   

19.
张贵 《老年世界》2008,(9):26-26
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用当民办教师时积攒了三年的工资,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这辆“老飞鸽”,是我家近30年来唯一的交通工具。我骑着这辆“老飞鸽”,曾下地种田、外出探亲、接儿送女、买米驮面。只要一跨腿,半天工夫就可轻轻松松地走百八十里。它为我应急解难,化忧为喜,与我有着深深的情缘。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投稿     
徐永鹏 《老年世界》2013,(19):25-25
1979年的夏天,我还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读了当代著名作家邓友梅五十年代写的小说《在悬崖上》,便产生了要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念头。于是,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写出了三四万字的电影剧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