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工作》2011,(3):56-64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赣西南苏维埃运动发祥地.毛泽东赞其为"第二个井冈山",陈毅誉其为"东井冈".对于那段风云激荡、渐行渐远的革命斗争历史,丁仁祥同志总能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和部队官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圣地。一首歌颂井冈山的歌,一幅描绘井冈山的画,都会拨动人们心中的琴弦,激发起人们对井冈山的向往之情。光阴荏苒,从毛泽东在巍巍井冈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始,历史的车轮已旋转了一个花甲。当年为中国革命谱写了壮丽动魄诗篇的井冈儿女现在生活状况如何了?这是去到井冈考察的人们十分关心的  相似文献   

3.
龙衍庆  宋俊 《社会工作》2009,(21):59-60
走在湘赣边的茶陵、永新、莲花(两省三县)交界地,随时可看到十余位年过花甲的老年人,推车、挥锄、舞锹,铺平了一条条山区公路,他们就是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下雨村落社区的义工队。  相似文献   

4.
张春海  郝琦 《社科纵横》2011,26(4):122-127
作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两块非常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相同之处。两块根据地大道相通:共同坚持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共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梁革命政权的建立,标志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其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巩固和建设革命根据地,南梁政权在根据地进行了土地改革,还在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发展革命武装力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南梁政权是广大劳苦大众的政权,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并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2):58-60
20世纪30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本色,在极其艰苦曲折的斗争中创建了南梁革命根据地,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南梁革命根据地主要创立者在革命实践中展现的思想品格,对于加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3):67-73
农民和农村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十分突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西北地区实际相结合,以依靠农民群众、为群众谋利益、坚持公平正义为核心理念,颁布了土地革命、设立集市、发行货币、解放妇女、创办列宁小学等一系列政策,改造了根据地农村落后的社会体制和各种陋习,使根据地农民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生产热情高涨,踊跃参军支援革命。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没收土地案》,最早开展了土地革命,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相似文献   

9.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李静 《唐都学刊》2024,(1):60-63
在新中国电影的革命历史叙述话语中,延安和“陕北根据地”不仅仅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更是一个超越了地理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化符号。其符号化内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即反抗苦难的革命叙事、情感归处的精神家园,以及战争场域下的信仰圣地。深入探讨“陕北根据地”文化符号的生成机制及其内涵变化,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电影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载体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为当下中国电影如何建构和表达新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赵良宇  李园 《社科纵横》2012,(9):114-117
从抗战爆发到解放战争的胜利,根据地社会教育经历了由自发到有组织,再到教育大改革发展壮大的历程。根据地农村社会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根据地社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根据地政权建设为依托,服务于战争的需要,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到具体举措,均带有鲜明的战时特征。根据地的社会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根据地民众的整体文化水平随着社会教育的推进和展开而有所提高。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据地生活方式及乡村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社会工作界同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于2009年8月4日~6日在江西省井冈山翠湖宾馆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论坛"。此次为期3天的会议,届时将云集众多社会工  相似文献   

13.
东北解放战争吋期,我党领导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军事战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三个方面。作为东北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满根据地,在这些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地理条件和时局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把北满建设成为全东北的大后方和最巩固的根据地”,因而北满根据地始终处于战略后方的重要地位,担负着建设巩固后方基地和支援前线的特殊使命,从而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建设特点,其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特殊的历史意义。从这一角度研究探讨北满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将对北满根据地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日俄战争后,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不堪忍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人大量涌入中国东北,其中不乏反日民族主义人士。他们在东北各地创办学校和反日组织,进行轰轰烈烈的反日民族主义教育和独立运动。1919年和1920年,被称为反日独立运动根据地的延边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龙井三一三反日独立运动"和"青山里大捷"。朝鲜人在延边等东北地区开展的反日运动,具有反日运动开展得较早和彻底、规模较大等特点,并且对全东北的反日运动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尊敬的社会工作界同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于2009年8月4日~6日在江西省井冈山翠湖宾馆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论坛"。此次为期3天的会议,届时将云集众多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上海深圳社工机构的管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2010,(17):F0004-F0004
江西吉安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发祥地,毛泽东等一辈子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开辟了农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块红色土地孕育了光荣的双拥传统。  相似文献   

17.
吉安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当年,老区人民"妻送郎、母送子",井冈儿女播撒双拥工作的种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吉安军民与时俱进,弘扬井冈山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0年4月28—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四次中日青年论坛”,在北京和平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型中的中国与日本——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出席大会,国内外新闻单位及有关出版社也派员列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中日两国年轻学者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在迎来21世纪的今天,整个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和日本的国情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思想萌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指导问题,特别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人民军队,大打人民战争,在战争中实行积极防御和灵活动用战略战术等。毛泽东军事思想一经成熟,便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并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9):126-128
从鄂豫皖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在川陕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其中先于陕南建立了一块陕南苏区,陕南苏区一方面使红四方面军有了稳定的落脚地,一方面支撑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尽管陕南苏区存在时间不长,却在这中间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