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汉语方言主要有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和乡话。秦汉时期湘语已经成形。北宋靖康之乱北方移民给湘西地区带来了官话。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对湘西汉语方言的影响力比较有限。乡话在瓦乡人迁徙到湘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的方言包括湘语、官话、赣语、客家话和土话.春秋时期"古代楚语"已经成形,汉朝的"南楚"方言是湘语的直接源头.移民是湖南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五代以前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北方,他们的方言在湖南形成古代"楚语",进一步演变成湘语,形成官话和土话.五代以后湖南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东南的江西、福建、广东,他们的方言在湖南形成早期的赣语、客家话和土话.周围强势方言官话也影响了湖南边区官话的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这些方言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僻远地区产生过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萍 《船山学刊》2006,(3):96-98
绥宁汉语方言北属赣语,南属湘语。本文通过对古全浊声母由南至北的渐变情况的描写、分析,揭示了曾家湾话既有湘语的底层,又因受赣语的“感染”而形成非湘非赣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4.
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方位后缀有20个、普通话里有而洛阳方言中没有的方位后缀有4个、洛阳方言与普通话都有的方位后缀有7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洛阳方言中有而普通话没有的时间后缀有7个、洛阳话和普通话里都有的时间后缀有6个(包含零形式后缀)。总体上讲,洛阳方言与普通话在方位和时间后缀的使用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差别大于共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构形后辍的范畴与作用朱亚军从汉语后缀的作用上分析,汉语后缀可分构形缀和构词缀两大类。构形后缀是指“不起构词作用,纯粹表示语法意义,体现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化”①的一类后缀;构词后缀是指“在构词上起作用,或者有它无它是不同的词。或者有它是词,无...  相似文献   

6.
朝鲜语和蒙古语同属黏着语类型,因此在词根词汇后接构词后缀产生新词汇的派生构词法是朝鲜语和蒙古语的主要构词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语言名词构词后缀在语音和构词功能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可以发现两种语言的名词构词后缀中存在很多共同成分.  相似文献   

7.
非标准的俄罗斯姓氏一般指没有后缀-ов,-ев,-ин,-ын或后缀与词尾组合-ский,-цкий,-ской,-цкой的俄罗斯姓氏,按姓氏形态结构与基础词的关系及构成非标准的俄罗斯姓氏的基础词的来源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非标准的俄罗斯姓氏在性、数、格三个方面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彭乔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4):145-146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后缀"-ism"为例,解释转喻存在于英语词缀的各语义项之间的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9.
方言"佬"所构成的词,在南方方言中比较常见.它不能单用,意义实在,称其为"类后缀"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并非"词根+词缀"的派生词形式,组合方式属偏正结构,是复合词构造,这种构造的大量出现与语言的"潜"、"显"理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立中 《云梦学刊》2008,29(2):159-160
湖南境内的汉语方言复杂多样:既有湘语,也有赣语、客家话、西南官话以及土话、平话、乡话等.但是,要从微观的角度在这些方言之间画出截然的分界线往往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语序的变迁过程,包括"把"字结构、"被"字结构、复合词、后置词和动词后缀的出现以及宾动结构向介宾动结构的变迁.从汉语句法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大量语言经验事实证明,汉语语序变化是SVO→SOV.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解释汉语本质及变化方式的两个理由.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从SVO向SOV转变不仅是词序变化的新方向,也是词序变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杨晓春 《西域研究》2007,40(2):113-120
近来出土的隋《虞弘墓志》中的"鱼国"、"尉纥驎城"的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学者已多有探讨,但见解不一。本文认为"尉纥驎"为一操突厥语的部族名,"驎"或为其后缀,"尉纥"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袁纥/韦纥(回纥)的另一译法,而"鱼"则是"尉纥"的省译,"虞"姓来自于国名。可见,虞弘是一位早期回纥族人士。  相似文献   

13.
吉林洮南方言中的后缀“的”用法十分复杂,它可做名词、状态形容词、动词三种词类的后缀,对构词具有语义制约、语形要求。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有这样一些词,它们是对单词进行解释的定义词。而这些词往往都是以“NYM”结尾的,表面上看“—nym”似乎是一个后缀,但它是不是一个后缀呢?它源于何处,其含义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言岚 《船山学刊》2007,(4):120-122
醴陵方言属赣语宜洲片,其语气词主要有啵、罢、时、唦、哒、啰、喔、啦/咧、啊等,它们可用可表疑问和非疑问的语气,也可与别的词连用表各类语气.  相似文献   

16.
0.1吕叔湘先生认为,“了”有两个,一个是动词后缀,一个是语气助词。在“别说了!”和“别丢了!”两例中,一个层次是“(别说)+了”,“了”是浯气助词;一个层次是“别+(丢了)”,“了”是动词后缀。在“他把它扔了!”一例中,“了”是动词后缀兼语气助词以上看法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从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来看,动词后缀“了”和单音动词有直接组成关系,语气助词“了”和单音动词不一定有直接组成关系,本文打算对这两个“了”试加分辨。 0.2本文只讨论“单音动词+了”有前粘着成分的组合,不讨论有后粘着成分的组合,具体地说,只讨论 (1)“改了就好”中的“改了”是否充当主语;  相似文献   

17.
闽南话单音节形容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用二叠、三叠或者加叠音后缀来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三叠表示的程度要高于二叠,而加叠音后缀的所表示的程度虽然相当于三叠,但却比三叠形象而具体。比如“轻”这个单音节形容词,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可以用“轻轻”、“轻轻轻”来表示,也可以用加叠音后缀“蠓蠓”构成“轻蠓蠓”这类派生词来表示。这两种结构形式虽然都可以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但它们所使用的词法手段并不相同。“轻轻”和“轻轻轻”是用词的重叠法来表示“轻”的程度,而“轻蠓蠓”却是用附加法形象地表示“轻”的程度。它利用充当后缀的“蠓”(蛟子)体形小、体量轻微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解体对俄罗斯社会和俄语的影响类似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引发了俄语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以后缀法构成的俄语名词。这类名词具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现实生活。本文试图概括和总结这一时期借用后缀法构成的俄语新词。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思维的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尤为常见,一些词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并最终构成这一词的意义范畴。本文以现代汉语方位后缀中的"边、面、头"为例,分析它们从实词义虚化为词缀的过程中,认知隐喻所起的层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徽宗语”     
远在三十年代,流行在安阳民间有一种话,叫“徽宗语”。有的不知哪三个字,误称为“徽州语”。这种话都是算命瞎子说的,所以,又叫“瞎子话”。两个瞎子在一起,要讲私话,看不见旁边有没有人,就用“徽宗语”讲话。叽哩呱啦,叽哩呱哒,很有点象外国人在对话,一般人是听不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