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养狗,是在蒙古民族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习俗和文化。从内蒙阴山岩画和古代的各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草原民族很早就有养狗和用拘捕猎其他动物或搬运东西的习俗。在草原上没有一家不养狗。人们平常以“屋外听不到狗叫声,圈内看不到一只羊”来形容家境之贫寒,因此再贫穷的家也得养一条狗。因为蒙古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养狗一是为了防止牲畜和人被其它野兽及坏人、匪徒等袭击抢劫,同时狗的叫声象征着人家香火兴盛。否则就意味着销声匿迹,或者有什么不测。俗话说:“走马是遥路之伴,好狗是兴家之星”。足见,…  相似文献   

2.
“肉包子打狗”与“好项目难选”编辑同志:日前,笔者随几位银行领导到一个贫困县现场办公。行长们着实想帮该县一把,可听完提出的项目不禁大失所望,其中十有八九是淘汰产品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县长为难地说:“选一个好项目真比登天还难!”行长们说:“过去选不到...  相似文献   

3.
西藏问题引人注目。多年以来,特别是在国外,对西藏问题也发生过一些争论。争论的 结症集中在一点上,即中国对西藏地方究竟是不是有主权,换句话说,就是西藏究竟是中国的领土还是一个“独立国”。说西藏是“独立国”这段历史并不算长久,连100年都不到,或者说没有英国的侵略西藏,就没有西藏是个“独立国”的提法,因而西藏是个“独立国”的提法是和英国侵略西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再没有人提西藏是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目前尚无一部中国测绘史问世,西藏测绘史更属空白。与测绘接近的有制图学,地形学,绘图等词。西藏的测绘事业始于何时?《当代中国的西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下册对于解放前西藏的测绘事业只有以下一段定论:“解放前,西藏基本上没有测绘事业。只在康熙年间,清政府在西藏进行过一些粗略的地图草绘;五世达赖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派人去英国学习测绘,回藏后在雅鲁藏布江一带测绘地形图。英国侵略西藏时,曾在雅鲁藏布江以南测绘过十分粗糙的地形图。”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农历丙戌年,俗称狗年。小编打算也凑个热闹,新年做个应景的“狗主题”。可当这个想法刚刚冒出来,另一种异样的感觉却马上让我皱了皱眉,狗这东西……也难怪,雄鸡报晓、龙马精神、羊年吉祥、猴儿机灵、虎虎生威、猪生富贵,其他的生肖也都各能寻出一些好处;而狗,当人嘴里发出这个音时,眉头本能都会皱一皱的。虽然从看家狗到牧羊犬到警犬,狗是有苦劳甚至功劳的,但作为与人关系非常密切的生肖动物之一,它的名声却真不怎么样。所以,小编打算在狗年“声讨”一回人类异样的眼光,给委屈的狗正正名了——东东与淇淇的《与狗同行》告诉我们,狗…  相似文献   

6.
朗生,是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一个特殊阶层,藏语的意思就是“家里养的”,也即家奴。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受领主绝对支配,谈不上丝毫人身权利。朗生的子女亦为朗生,世代为奴,他们是旧西藏农奴中最悲惨的阶层。据统计,民主改革时全西藏共有朗生6万人,约占当时西藏总人口的5%左右。朗生中,大多是祖传朗生;有的是下等差巴产破产沦为朝生;有的是堆穷户走投无路卖身为奴;也有其它地区逃亡的农奴被领主强制为朗生;还有一种是无依无靠的孤儿被收养为朗生的;另有少量朗生是领主从人口多的差巴户中强行抽调。无论什么途径,一旦沦为朗…  相似文献   

7.
浅释“吐蕃”一词的由来及其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都是有其特定的语源可供探索。“西藏”一词,则是汉藏两种语文的混合产物。“西”字是汉语,表示西藏这块地方位于祖国西部。“藏”字是藏语,就是“卫藏”(亦即乌斯藏、乌思藏)省掉“卫”字,只留了一个“藏”字,用来包括全藏,加上了汉文的“西”字,合成为“西藏”。这就是“西藏”的由来。这一汉语名称出现很晚,正式使用于  相似文献   

8.
赵爻 《民族论坛》2006,(1):26-26
狗年为狗正儿子没取名之前,各种叫法都有。我和妻不迭地叫“宝宝”“、崽崽”,父母和岳父岳母则每个称呼离不开狗,什么“狗狗”、“狗崽崽”、“小狗”等等,我和妻很不喜欢。本来嘛,那么可爱的宝贝疙瘩,取个“龙龙”“小虎”什么的,多大气啊,哪怕就是“小猫”,也比“狗”好听多了。狗,叫在嘴里总是感觉有些土气。老人们不这么认为,尽管我们“抗议”过多次,可他们依然“狗”长“狗”短地叫个不停。他们说,小孩要贱点才好养活,取个贱名这是自古传下来的传统。狗这东西,生命力强,生下来即使没人理它,自己扒拉着也能平安长大,给宝宝取个狗名,也…  相似文献   

9.
香格里拉考     
大型野外生存活动“走入香格里拉”的前期预备工作正在各种媒体上轮番炒作,“香格里拉”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越来越频繁地折磨着人们的眼睛和耳朵。香格里拉考“香格里拉”一词最早源于古印度语,即梵语,发音为“sambhala”,“sam”意为和平安静,“bhala”意为真实不变。香格里拉在藏语中的发音基本上和梵语相同,叫“香巴拉”。 香巴拉一词在藏族佛教信徒的心里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和11世纪“时轮”密教传入西藏有关。时轮密教关注宇宙的生成与毁灭的循环及众生轮回转生的循环,有着缜密的天文历法和人体生理…  相似文献   

10.
当你走近大寨时,会有一群姑娘将你拦在寨前,递上一杯杯热情的“拦门酒”;喝过“拦门酒”,就会有年轻小伙吹奏着欢快的芦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着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们一边喝着香喷喷的油茶,一边欣赏着姑娘小伙子们表演的歌舞,身后是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占杉群随风轻摆……这就是“醉寨”——城步苗族自冶县长安营乡大寨村。  相似文献   

11.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不一定能够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那些“老西藏”们,正是如此。在庆祝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的时候,长篇小说《雪域》出版了,这是作者蔡英同志奉献给西藏人民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作品一开篇,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复杂。6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汉族学生韩朝阳,自愿到西藏,在某县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后来担任县政府牧业科副科长。正当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满怀热情,决心献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壮丽事业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  相似文献   

12.
图布人是乍得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象非洲的其他民族一样,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图布成年男子,一般都穿又肥又大的白布裤子。这种裤子叫“沃奥”。他们的上衣很宽大,称为“科博”。每逢节日,男人们还要在头上缠一块头巾,以示喜庆。不过,这种头巾只有施行了割礼的男子才有资格佩戴。少年男子虽不能同大人一样,但也可以用一种带有大绒球的土耳其帽代替。妇女的服装比较简单。她们通常穿一种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没有现代化的能源建设就没有西藏的现代化”。开发能源,对于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西藏能源资源丰富,在水力、地热、风力和太阳能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  相似文献   

14.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15.
我把西藏比作爱人,似乎是个老套的比喻,就像把祖国比作母亲,把孩子比作花朵。话俗理不俗,在我心中,祖国等于母亲,孩子等于花朵,西藏就是我的爱人。在很多人的眼里,西藏比外国还要外国。而所有关于西藏的书总是脱离不了“遥远、荒蛮、神秘”。我一直拒绝这个印象。遥远的,只是心里的距离,荒蛮的,只是崇山峻岭,神秘的,只是我们无知,陌生的,只是形式。也许我永远不会一步三叩,但茫茫转经路上的五体投地我完全感同身受。任何有信仰的人,无论你信仰什么“主义”、“教派”,你都不会诧异。我没有端着相机到处抓拍“奇异”,在我眼里,西藏的一切,她…  相似文献   

16.
范普拉赫的《西藏的地位》是近年为一小撮反动势力在国际上就“西藏问题”制造反华舆论、为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张目的一本代表作。书的作者煞有介事地“广征博引”,摆出一副既熟知历史,又深谙法理的架式,看样子颇为唬人。然而,如果稍为认真读几本常见的关于西藏历史的严肃著作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它不过是向其主子邀功的拙劣诡辩词。作为法律的论证:一是要事实清楚,亦即前提正确;二是法理运用恰当。范普拉  相似文献   

17.
从一般意义上讲,印度佛教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寂护和莲花生时;而 从佛教传入这一具体过程来看,莲花生的作用远远大于寂护。但由于莲花生被大量的神话所 包围,这就导致学者们在围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莲花生入藏及其社会后果绕如何看待这些神话内容上分为两派,他们或者倾向于完全忽视这些神话内容可能蕴含的历史真迹,认为“莲花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大师或喇嘛这些宗教训诲上师们理想的原型”,①“在吐蕃社会中就围绕着此人形成了一些假设和故事内容,他们完全可以组成以宗教和驱魔为基础的浪漫史诗”;②或者认为莲花生“以密教的咒术收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在1970年就开始出台降低生育率的人口政策,但在西藏自治区,直到1985年才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计划生育管理暂行办法》。目前这一政策除在西藏的城镇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实施外,在农牧区的政策执行仅停留在宣传阶段。这就意味着,占自治区85%以上的农牧民人口的发展基本没有在“计划”之列,农牧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西藏人口的总体自然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其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的水平。有许多资料显示,在西藏的一些地区已出现了一方土地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所谓“超生型贫困”,这一问题逐步成为西藏农牧区部分农户贫困…  相似文献   

19.
西部狗故事     
经历过无数西部小城那种一声狗吠,十里相闻的清旷之夜,久而久之便对生命中与狗有关的种种际遇有了太多“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些年虽说自己调回了省城,在大都市里认认真真地做着一个小市民,但每回从电影电视上看见有狗出现的镜头.我依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在遥远的两部荒原和草原遇见过、抚拍过,甚至听说过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牧羊犬、猎犬和看家犬来,一如人生在平淡抑或横逆的境遇中,极容易怀念远在各地的朋友们的音容笑貌一样,内心的温暖与感喟同样是溢于言表的。 童年时在东北,与家人一道去逛热闹喧嚣,因充斥着畜栏与泥土气息,故而更具数千年关东农业氛围的骡马集市。集市上间或可以看到有人拿了家养的小猫小狗兜售:不大的土篮子上通常  相似文献   

20.
“捣衣”、“砧声”者何──从民俗一辩李雄飞民俗即民之俗,根子就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扎看。唐诗中“捣衣”、“砧声”两词,名家们解来释去,总因时序上隔着一千三百余年的晨霭暮烟,令人看不见“证物”而只能模糊不清了。小时候笔者在陕北,无数次见过妇女们浆洗衣裳。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