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在落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指南,它建立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逻辑之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调整,但列宁晚年并没有放弃世界革命。世界革命曾在长时间内成为苏联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它在实践中的失败说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3.
政治运动是 2 0世纪 5 0~ 70年代我国用以塑造革命化社会权威与秩序的重要方式 ,作为影响此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其本身又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走向和惯性 ,即从革命到后革命状态的历史变奏。运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某一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 ,场景化地展示这一走向和惯性在微观场域中的演绎 ,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国家权威性政治话语与具体历史事件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党建话语的崭新表达,具有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重要保证。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光辉历史。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将党锻造成为始终领导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生活在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7.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新观念给了新历史小说作家们新的创作思路,追求真理,还原历史原貌的欲望使一批作家将目光投向了革命历史,而伴随着他们成长的红色经典成为他们首先需要解剖、考察的对象.因而,当小说内容涉及当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革命洪流的具体情节时,新历史小说体现出了消解神圣、解构既有历史观念的立场,将正史化的战争历史变为民间化的地方史、家族史、村落史.而在革命历史小说中所建立的那种阶级出身与政治倾向之间的必然联系也被彻底打破.  相似文献   

9.
革命一词的历史哲学含义内在地含有目的论意义和不可抗拒性意义,不能把所有变革都称为革命,只有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本质变化的变革才能称为革命,革命的形式也不一定使用暴力.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革命观具有循环论和道德论的局限,而且造成了革命标准的模糊.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的改革是一种非暴力意义上的渐进革命,但是其彻底性超出了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真内涵在于“通达现实世界”,与此相应,通往现实世界的历程构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基本前提;从探寻“理性现实”到研究“感性现实”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向;从“异化劳动”到“对象性活动”切入现实意味着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深入发展。在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过程中,现实世界从初次显露到完整呈现。这代表通往现实世界的彻底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由此真正出场。  相似文献   

11.
朗松(1857-193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文学史专家.他的名著<法国文学史>发表于1894年,奠定了他的文学史家地位.同年他代替了著名批评家布吕纳介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位置,表明他的声誉得到确认.1927年他以高师校长的职务退休,当时他的学术地位达到顶峰,他的名声早已越出了国界.  相似文献   

12.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爱因斯坦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13.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new view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it is assumed that we are fac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new branch of science, a science of instruction, located somewhere between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work. This science of instruction is careful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uch discussed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a term which is reserved for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praxis) alone.The most characteristic requirement of a science of instruction is that it must provide operational rules, so-called operative precepts with reference to well-defined forms of learning. Another fundamental distinction in the paper is made between operative and normative precepts.Examples of certain types of operative precepts are discussed, which in the main have bearing upon the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called programmed instruction; they belong to a body of operative, instructional precepts, which could be traced to a developing science of instruction.Finally some concepts and functions of instruction are dealt with and it is stressed that this field of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ecure the necessary basis of decision, must be rooted on the one hand in a science of instruction capable of developing operative rules, and on the other hand in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hence it can derive its normative precepts.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的学人,在治学道路上总是有一种思想上的境界和动力。正是这种境界和动力,使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攀登,直到光辉的顶点和生命的终结。这些学人,留给后世的,不只是他们的皇皇巨著,还有他们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杨民 《创新》2007,1(3):29-32
科技合作交流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借助目前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广西也应把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科学技术本性的理解趋向于多元化。经济的、政治的和认知的科学技术观是在传统的话语体系中出现的,其是非对错姑且置之不论,但它与后现代文化的和宗教的科学技术观在立论和叙事体系上,却迥然不同。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科学技术观,迄今为止,围绕它们的分歧和对立一直众说纷纭。笔者则更关注两者之间的某种兼容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20世纪世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充分证明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科技优势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竞争优势,只有通过与经……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向人们表明:现代科学特别是技术的应用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对科技成果应用后果和社会风险的反思愈来愈为思想家们所关切。西方思想家们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实质上是对科技异化、理性异化的批判。面对科学技术潜在的环境、价值等社会风险,需要重铸现代人文精神,为科技发展提供合理的价值取向,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坚持遵循利益原则与人道主义原则的尺度。中国要想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就需要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