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追求和谐宁静 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熊远明《布洛陀》是著名的壮族创世神话,它以诗歌、散文故事等多种体裁广泛流传于壮族地区。《布洛陀》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壮族的原始宗教、哲学思想、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氏族社会生活等...  相似文献   

2.
包括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在内的壮侗语民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中有丰富的创世神话,包括开天辟地创世神话、化身创世神话和洪荒时代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神话,这些创世神话具有原始性、共同性、普遍性、体系性、序列性和延续性的特征。壮侗语民族创世神话的这些特征与考古学发现的这一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以至文明时代都有古人类活动,并且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序列性及一脉相承性相吻合,也说明了壮侗语民族是这些神话的创造者。这些神话可能就是盘古神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藏族的创世神话是藏族神话中的一种,其内容较为广泛,大到宇宙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创造,人类的起源,小到草木昆虫缘何而生,都作了自己独特的阐述。她不仅在藏族神话中,而且在藏族古典文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藏族的创世神话主要有《什巴卓浦》、《什巴问答歌》、《什巴塔义》、《猕猴变人》、《大鹏与乌龟》、《大地和人类》、《马和野  相似文献   

4.
创世神话是指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给我们展现出了先民早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范式.法律与创世神话都产生于一个民族的发祥初期,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先民的社会面貌,因为时间上的接近性,所以二者的结合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摘取了瑶族、阿昌族、纳西族等三个具有代表性民族的创世神话来分析了法律起源于早期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5.
创世神话是指有关万物起源的神话,给我们展现出了先民早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范式。法律与创世神话都产生于一个民族的发祥初期,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先民的社会面貌,因为时间上的接近性,所以二者的结合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摘取了瑶族、阿昌族、纳西族等三个具有代表性民族的创世神话来分析了法律起源于早期人类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一最近,由于中国大陆古文化研究会同志的努力,关于云南省纳西族的研究,尤其是对他们的口头文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成果的一部分已为《中国大陆古文化研究——纳西族特集——第八集》(1978年)所登载。在这一特集中,收录了两篇纳西族创世神话的译文。一篇是和志武整理、君岛久子和新岛翠合译的《人类迁徙记》。另一篇是约瑟夫·F·洛克收集、村井信幸翻译的《洪水故事》。尽管这两篇作品的收集者和题目不同,内容上小有差异,但系同一神话的变体,这不必依类比较研究便可一目了然。至于这些资料,我也曾  相似文献   

7.
王婷婷 《民族学刊》2017,8(6):88-94, 128-131
藏族神话研究主要分为“类型、母题与特征研究”、“创世神话研究”、“原始宗教神话研究”以及“英雄神话研究”等,现已初步形成了藏族神话研究的多种视角,其中藏族创世神话研究最为丰富。80年代以来,国内藏族神话研究持续不断,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为今后藏族神话的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随着世界不断发展与交流,西方神话学界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论随之传入,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更多元的理论手段对藏族神话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南方尤其是华南珠江流域古人类起源早,而且没有因战争或自然灾等发生烟灭或整体性的迁移,其考古学文化呈现出整体性和前后承传的序列状态,相应地,这一地区的原住民族的神话特别是创世神话丰富并呈现出整体性、系列性的特征。由于汉族是由多民族以"滚雪球"的方式融合形成的,其族群记忆呈现多元化,难以找到记忆的原点,这是汉民族没有产生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藏族创世神话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藏汉文献记载,着重论述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凤鸟神话、 蛋神话、虎神话、猕猴神话和牛神话等的文化内涵,探讨了这些神话的起源、象 征意义、文化背景以及藏族传统文化与神话的关系,考察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外 来文化因素及与异民族的文化交流现象,指出了文化交流对创世神话的影响。揭 示了创世神话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凡看过电影《天山的红花》的读者,都对哈萨克民族留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在那部片子里,真实地再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长期住毡房、经营畜牧业的哈萨克族人民素以擅长骑射和能歌善舞闻名于祖国大家庭之中。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和巴里坤哈萨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萨满教创世神话与相关祭礼人神关系的考察,探索萨满教传承早期人本主义思想的文化基质,不仅造就了对后世人类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态,而且寓含着对人类当下与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生生不息生命活力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2.
猎人与动物婚配型神话是鄂温克族神话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结构模式的类型、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指出人与原型动物婚配型、人与半人半兽动物婚配型、人与人形动物婚配型是鄂温克族猎人与动物婚配型神话的三种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神话学是晚清末年现代思潮即民族主义、平民意识以及西学东渐的产物.蒋观云于1903年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提出"增长人之兴味、鼓动人之志气"的神话价值观,夏曾佑、鲁迅等继之,中国神话学发端.20~30年代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等各学派传入,给初建中的中国神话学以强大影响和推动.中国神话学有两大来源,即以非西方民族田野材料为根基的西方人类学神话学和以搜神述异为主导的本土传统神话理论.中国神话学从诞生之日起,将两种思潮融为一体,显示了反传统和现代性的特点.20年代,"古史辨"神话学、田野调查研究、文学研究并辔而行,神话研究出现了第一个高潮.40年代,以大西南的学者群体为中心,把典籍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融为一体,开创了文本研究加综合研究的新阶段,是为第二个高潮.80~90年代,全面推动了从文本研究向田野研究的过渡与兼容,学术理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转换.20世纪初提出的"创造一个中国神话的系统"的学术理想,到世纪末已接近实现.  相似文献   

14.
古壮字于隋唐时期基本形成 ,宋元明清在民间广泛使用 ,主要用于记录和创作民间长诗、经诗 ,麽经《布洛陀》就是古壮字结出的硕果。收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的 2 9种本子 ,全面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壮族先民的社会情状 ,是壮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本文仅就其中的创世神话、民间传统宗教、私有财产引发的家庭矛盾、奴隶制产生等十个方面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神的起源、功用及其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崇拜是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神信仰在中国源远流长。社神源于原始时代的人们对于大地的崇拜,年淹岁远,社神不断演变,其功能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刘智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汉文译著家,他的翻译、介绍和著述充满了时代的创新性、开创性.刘智译著中哲学思想的丰富来源于他对伊斯兰哲学和思想的深刻学习和理解,更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悉心了解和系统掌握.其中,刘智对伊斯兰教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阿布德·热哈曼·贾米(Abd al-Rahman Jami,伊历817-898年,1414-1492)的<勒瓦一合>(Lawa'ih)的译介,以<真境昭微>而著名,并反映了刘智译介过程中的创造性特征.<真境昭微>既忠实于原著,又以中国穆斯林的聪明才智超越了原文的文本,进行了汉语语境中的创造性表述和中国哲学范畴的恰当转化,从而以汉语的话语更直观地体现了伊斯兰哲学,特别是伊斯兰苏非哲学思想中"存在统一论"思想,以及苏非追求和实践自我超越和心灵升华的理想境界.在中国伊斯兰哲学、伊斯兰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更好地体现了伊斯兰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交流和融通,是人类智慧和思想间相互学习、理解、交流和对话的一幅历史风景画.  相似文献   

17.
洪水神话历来被视为人类早期存在过血缘婚形态的神话学论据。本文在洪水神话的话语范围内,对围绕血缘婚形态的证实论与证否论进行了探讨,指出它们皆源于话语权力对兄妹婚所作的不同理解。文章揭示了话语权力对人类早期婚姻形态的建构实质。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是刘智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认识论是以"认主"为中心并为其服务的,"神人合一"是其认识论的基本特点,而他对于认主三种方法和途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内心省悟)的表述则完全是围绕着"认主"这一基本命题而展开的.他认为人可以感觉、思维并能认识事物,他对人脑机能进行了分析,说明他是一个可知论者,他对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毫不怀疑的.但他的"神人合一"的认识论也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9.
盘瓠神话流传于五溪地区的苗、瑶、畲各民族中,由于受楚文化影响,瓦乡人的盘瓠信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它以神秘的巫风,独特的地名和服饰延续着这一古老传说,在族群边界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特征,固守着族群的自我认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