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考述》就宋代陕西路钱监之数目、时间、铸额及其铸造水准、流通情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挖掘、梳理了相关史料,甄别了中外史家引述史料之疏误,指出:宋代陕西铸钱的质于量,都处于当时全国诸路之前列,虽有历史的局限,但其价值与地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是铜币成为法币的开始时代。本文阐述这一时期铜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曲折发展,进一步阐述了铜币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制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的石斧,是人类较早的定型工具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进步.长江三峡地区西陵峡区域夏商时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出土了一种夹柄石斧.这种夹柄石斧是三峡地区先秦古居民发明的一种复合型工具.将其与手握类石斧进行使用性实验和比较,证实夹柄类石斧在生产方式和工作原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科学性,显示夹柄石斧是夏商时期西陵峡区域独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中国古代杂税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复杂、曲折的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杂税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依循合并程度的差异,杂税在宋代经历了多税种的杂变之赋、单一性杂钱及与新杂税并存三个阶段。这一演进过程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杂税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努力,其目的是促使杂税税种简化、税率固定,并最终实现杂税的依法管理,反映出杂税本身自我发展的规律性,而且也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博弈的必然结果。宋代杂税的历史演进反映了中国古代杂税发展史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学界关于钱荒成因的传统看法,导致宋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交换规模扩大和细碎性贱金属货币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样一个矛盾。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则钱荒将主要表现在长途贩运性大额贸易之中;然而历史实际表明,宋代长途贩运可以使用交子、钱引、钞引、银锭等支付手段,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中唐以降愈演愈烈的钱荒问题,要到明中叶以白银为主币的贵金属货币体系取代此前以铜钱为主币的贱金属货币体系时方才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中国粮食产量、消费与流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夸、浪费与瞒产使后人无法真正了解大跃进与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情况。在粮食消费上,浪费是客观存在,但是粮食消费分配中保护城镇的政策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食堂内部的分配不公也使饥荒进一步加剧,在饥荒暴发初期继续大规模出口粮食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阎泽川 《可乐》2011,(4):41-41
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先收罗当时军中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  相似文献   

8.
谏官制度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配置,其中宋代谏官制度最为发达。梳理了古代谏官制度的流变,分析了宋代谏官制度的内容及其发达的原因,阐明了谏官制度对当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史学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历史以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史学是历史过程的记录者或史书撰写者的主观产物,史学所研究的直接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不同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与史学关系表现得各不相同。本刊特辟专栏,在总论历史、史学与社会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又选取春秋战国时期、宋代、明清时期三个社会转型的不同节点,系统论证了不同社会形态与当时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代档案法规建设在我国古代档案法制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 ,档案法规体系较为系统 ,内容完善细密 ,举凡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保密、利用等方面 ,无不涉及。宋代档案法规有效地保证了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为我们今天档案的法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1.
道潜是北宋著名诗僧,著有《参寥子诗集》.随着佛学研究的兴盛,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对道潜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遍及其生平、交游,诗歌创作、书法等,对取得的成果做一简要概述,厘清当前发展状况对探索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略论北宋后期士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党争影响,北宋后期的士人一改北宋中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士风,表现出一种偷安自适、任性逍遥的精神风貌,入世意志大为淡化。北宋后期士风的变化,说明同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历程一样,北宋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意识基本上也是儒道互补的矛盾构造。  相似文献   

13.
北宋熙丰时期以司马光为首的洛阳诗坛以其文化特性而为人瞩目,承载了政治、思想学术等文化意义的洛阳诗歌的形成,与司马光、邵雍等洛阳诗人的政治家、道学家身份和他们的并非纯文学意义的诗歌观念有关。本文对洛阳诗人的诗学观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认为他们总的倾向虽然是重道轻文,但并不否定诗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4.
论宋代的胆铜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仁宗时期政府曾进行过生产胆铜的试验 ,许申的建议与胆铜生产无关。胆铜生产在宋哲宗时期得到推广 ,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顶点。胆铜生产的发展表明中国古代采矿业在传统的生产方法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北宋西北沿边堡寨商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其原因主要为宋夏战争的影响和推动;以及宋朝和西北周边少数民族经济互补性的需要。沿边堡寨的商业化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但由于西北沿边堡寨的特殊性,这种商业化还表现出先天的弱点和不足。尽管如此,北宋西北沿边堡寨的商业化在推动当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剖析北宋文官集团的社会心理和行政管理入手 ,认为北宋文官政治具有两大特性 ,其一 ,矛盾的复合性格 ;其二 ,低下的行政效率。这两大特性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而在此制度背景下展开的王安石变法难免陷入党争泥潭 ,终至新法尽废而互讦不已。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长距离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粤海关也由此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清代前期粤海关对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为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广东自身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乾隆朝以后,粤海关税收增长主要依赖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优惠的外贸政策以及繁华的商品流通所致。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股票指数的时侯,我们获悉,形态形成时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与随后的市场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此,引用循环周期理论进行回避投资风险的分析,主要是因为循环周期理论所讨论的时间周期,可以对市场形态进行甄别,意在对市场形态中确认有效的趋势线。同时对价格行为进行过滤,略去无关紧要的变化,突出重要的周期性质顶或底附近的变化,从而回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是《战国策》流传史上的关键时期,有赖曾鞏的整理,《战国策》才得以“完篇”流传至今。本文考证认为曾鞏云经他整理后“三十三篇复完”,实仅指无整卷秩失,字句段落乃至整章佚失仍不在少数;曾鞏校此书的时间为嘉祐六年至嘉祐八年;此后,有李格非、王觉、孙朴等续校《战国策》;孙朴校本是北宋传本中的最佳本。  相似文献   

20.
熙宁官制改革是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变法的成败,同时又开启了元丰官制改革的前奏,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而王安石则倡导和主持了这次改革,但他改革的不彻底性及其设想与实践的偏差导致了这次官制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