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诗的音义赏析马英词汇音义之间的关系,历史上是有争论的。习惯派(theconventionalists)认为,音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固定下来的。正如莎士比亚在“RomeoandJuliet”中引言,rose(玫瑰)一词若用...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对于语言的认识建立在一系列对语言的本体预设基础之上,可将其视为布迪厄的"语言哲学"。布迪厄的语言哲学主张将语言置于真实言语语境中考察,是一种关于语言的社会本体现实主义观,与哈贝马斯的"理想言语语境"模型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从体态语看文化差异赵滨丽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但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伯特威斯特尔(Birdwhistel)在1970年说至少65%的交际信息是由非语言方式传递的。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们交往中信息有65%是...  相似文献   

4.
从“意象”看中英诗歌交流李星亮,刘保安意象(image)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物象)的有机融合。意象派(Imagists)是20世纪初一些英美诗人在伦敦组成的文学诗派。...  相似文献   

5.
一、语言学习模式对于“人们是如何学习外语的?”这一问题,心理语言学家提出了一些关于第二语言习得模式的假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例如:“渐进体系模式”(ApproximativeSystemsModel)(G.Sampson1978)。这一模式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一个语言发展的体系。而体系渐进的动力是内在的变异性,(in-herontvariability)因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产生内在的变异,这种变异表现为功能,而语境产生功能,功能促使学习…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语用问题何自然语言的使用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上涉及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场合都必须讲究语用,因此语用学同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里奇(Leech,1983:11)将普通语用学(generalpragmatics)分为语用语言学(pr...  相似文献   

7.
社会语言学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因而,语言是符号暴力。这种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体现了布迪厄一贯主张并建构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语言观将导致不同的翻译观。在此拟以布迪厄的语言观为视角,区分翻译场域中的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从翻译流向、题材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强势语言在翻译中的操控现象,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客观中立的媒介,事实上,在言语交流中始终有难以辨认的权力支配关系潜在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导论1989年,世界银行言及非洲当时的情况,称之为“治理危机”(crisisingover-nance)。从那时以来“治理”一词便广泛地和发展的政治,尤其是和后殖民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世界银行,1989年)。而虽然在这份文献中它常常被简单地等同于单个国家的“可统治性”(governability),有一层却也是清楚的:这是为寻求某种新的办法来界定国际关系而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这种关系不仅涉及国家,而且也涉及非国家或绝对非政治的机构,特别是国际货币机构以及多国公司。看来,这就为一种语言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英语委婉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婉语(euphemism)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类各语种均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某些特定的语言手段进行委婉表达。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它不直接明白,而是含蓄曲折地把人们通常不愿接触、令人不快、厌恶、害怕的东西或一些令人尴尬...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设疑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设疑得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发展学生的智力都大有俾益。本文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结合古今中外学者对设疑的有关论述,就设疑的几个环节:见疑(finddoubts)、质疑(raisedoubts)、设疑(plotdoubts)、释疑(removedouvts)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阶层化机制,在以知识为主要力量的先进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成为先进工业社会中阶层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成为分派个人于社会阶层的主要机制。鲍尔斯-金迪斯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与布迪厄的再生产机制(reproduction)分剐从经济因素和文化层面解释了教育与阶层化之间的关联。分析两者论述观点之间的异同,可使我们对教育阶层化机制及近代阶层产生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获得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无论其产生、演变或发展,还是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或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的。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语境(context)──语言环境。语境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Malinowski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来的,他指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三十年代,英国著名功能派语言学家J.R.Firth提出了语境理论。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等新语言学科的兴起以及语言研究的不断深人,语境受到…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双语习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维与语言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伯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皮亚杰(Piaget),萨皮尔·沃尔夫(Sapir-Whorf)都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作过论述。近年来乔姆斯基(C...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 Hymes)认为外语学习者仅仅获得了“语言能力”(Language cempetence)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获得交际能力(communicate compet-ence)。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言的功能。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在回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此,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一、激发兴趣,诱发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  相似文献   

16.
法国思想家布迪厄突破结构主义语言学微观、自足的视野,将语言学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观照,创立了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语言表征权力、语言交流表征资本交换、语言象征性权力具有潜藏性、语言交换需采用委婉策略。布迪厄的语言学具有积极意义,能够给传统的语言研究带来转机;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和内在的困境。社会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等其他语言学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认知的解释机制和描述的认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的解释机制和描述的认知意义王天思一、人类两种主要的认知方式在人类认识中,有两种主要的认知方式:思辩的(speculative)和实证的(positive)。实证的认知和思辩的认知作为两种主要的认知方式,是人类认识整体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让我...  相似文献   

18.
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心理因素霍曙霞“听”是语言习得基础。这不仅是因为在语言刁得过程中“听”是发展各种能力的第一阶段,而且在人们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也占首要地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美国学者Rivers曾说:“Yetithasbeenestimatedthato...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言学是英语专业本科段必修课,自然也是该专业函授和自学考试所要求的课程。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英语院系一般使用胡壮麟等编写的《语言学教程)(1988),这本教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和语言学领域中各部门的基础理论,有语音学、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的内容,也有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语境、语言与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该书的编写原则是(1)以英语专业高年级为对象,也可供研究生使用。(2)用英语编写。(3)既讲基础知识又反映语言学的新发展和新动态。(4)不拘泥一宗一派之说。该书正文十六章,外加两个附录和一个词…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袁亚愚(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歧视(discrimination)这一概念,常见的有如下两种解释:一种是广义的,它突出歧视这一概念中包含的“差别或区别对待”的含义,并进而把歧视区分为“正面或肯定的”歧视(posi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