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文 《人才开发》2001,(8):42-45
她是美国一位颇受人尊敬、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很多年前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她深深地爱上了中国,且从此以能成为一名中国人、能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然而,年复一年,她的这个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终于年过花甲的她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地位和薪俸,到中国做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刘雪 《人才开发》2001,(9):20-22
在中国读书时,她是一位普通的女高中生,然而自从16岁那年她与一位善良的美国老人不期而遇且留学美国之后,她就变得不普通了,她的奋斗经历和所取得的成绩甚至引起美国华人报刊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2017年1月,美国女作家米里亚姆·里德第三次只身一人飞往中国.这个冬天,美国阿什兰一直冰天雪地,就像在冬日盼望春天一样,她等待了很久终于等到了冰雪融化,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航班正常运行.赶到旧金山机场,由于出行的人数超员,她眼睁睁地看着直达杭州的飞机在蓝天翱翔,把她抛在冰冷的机场,最后,她改签飞往上海,乘上上海机场开往杭州的最后一班大巴,深夜到达杭州.她说,这次中国之旅是一次大冒险,但是她一路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帮助.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之邦,是她一直神往的国家.那么,中国有什么在吸引着米里亚姆?  相似文献   

4.
戴安·亨特和她的两个中国女儿星期天的上午正在纽约唐人街的新苗艺术中心里参加活动,九岁的苔丝正练习着手帕舞。随着音乐声,苔丝熟练地将手帕一甩,轻快地跑上三步,然后摆了一个造型。她的父亲麦克·萨尔瓦多捧着给女儿的水和甜甜圈,坐在一旁自豪地欣赏。 苔丝来自中国,她在一岁的时候被现在的美国父亲收养了。为了能让小苔丝接触到中国文化,麦克特地送她到新苗艺术中心学跳舞。在新苗艺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4,(6):10-10
正在5月17日举行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针灸推拿技能竞赛现场,一群"洋面孔"吸引了众人注意。记者获悉,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有1000多名境外学生学习针灸与推拿,他们中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30余岁,因为热爱中医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针灸让我觉得很神奇。"28岁的吴秀凤是一名美籍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28岁以前她从未踏足中国,而今为了学习针灸选择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求学。吴秀凤说,她是在美国看了关于针灸的书才萌发了来中国学习针灸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正她是一位旅行家,出生于日本、求学于美国、辗转于非洲,现为中国外文出版社外籍专家;她是一位教育家,曾开办过属于自己的学校,目前仍义务地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她更是一位公益家,创立了自己的公益组织地球社区网(ECCN),致力于帮助社区与大自然展开合作。她就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谭思婷(Stephanie B.Tansey)。小小咖啡馆彰显"可持续"夏日的一个午后,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一家咖  相似文献   

7.
茫茫大漠,落日余晖。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莫高窟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神怪历经千年,见证沧桑。1964年,一个17岁的美国小姑娘,徜徉在敦煌这座"东方卢浮宫",她在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壁画前久久凝视,宛如在观赏月亮一般。50年之后的2014年,这位当年的美国小姑娘获得了外国专家在中国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中国政府"友谊奖",当她接受采访的时候,她的身份是敦煌研究院授课教师,国际知名的壁画保护专家。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回国的严望佳带领她的团队率先在中国信息安全领域拓荒、探索,填补了国内入侵检测技术方面的数项空白,她成为中国信息安全产业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9.
美国姑娘依伦在宜昌的4年里,为当地培训学员达2000余人之多。经她指导的中小学学生在全国、全省及本地、本校的英语能力竞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在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宜昌被新加坡政府正式定为留学生考试选拔生源基地之一,几年来,已陆续有100余名学生顺利赴新加坡等国学习,其中获得新加坡政府资助已达1116万元人民币。她曾连续两届义务担任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大会现场翻译,为宜昌市的对外开放增添了一抹耀眼的色彩。自从她来宜昌后,依伦在美国的家成了咨询站,母亲成了她的秘书。在她的影响下,她的校友、朋友们有一部分已经陆续来到宜昌成为文教专家,更多的则利用假期来宜昌开展冬、夏令营活动,作短期逗留。  相似文献   

10.
为美国银行和中国大型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管理咨询,为中美合作发掘和提升优秀人才,同时也为中国的发展和走向世界尽己所能。中国,美国,多年的风雨历练,裔锦声早已是一位成功女人,如同她的名字"锦声"一样,步入了"锦绣人生"。而此刻,她并未停歇脚步,坐享安逸,而是为做强祖国的文化产业倾其心力。失之交臂北大,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郊区沙河镇一座现代化奶牛养殖场里,每天天刚蒙蒙亮,便有一位白发苍苍的美国老太太到这里查栏,然后又骑上自行车,来到数公里外的京密引水渠旁进行晨练。她就是当年曾为研制世界第一颗原子弹作出过贡献的美国女科学家琼·亨顿(Joan Hinton,中文名寒春)。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她和美国奶牛专家欧文·恩格斯特(Erwin Engst,中文名阳早)在延安喜结连理,而后一直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留在中国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他们虽已退休,但仍担任着中国农机研究院的高级顾问,继续为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余热。亨顿…  相似文献   

12.
站在窗边,凝视着远方,在大海的尽头,你现在过得还好吗?
  梅干(Meghan)--我的第一位外籍教师,也是第一位敲开我心灵大门的外教。她来自美国芝加哥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中国的大学担任一年实习老师,每周我都会和她在一起练习口语。梅干长得白白净净,一双湛蓝色的大眼睛,身上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气息,嘴角常挂着微笑,笑靥如花。她既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因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直到如今,每当看到她送给我的礼物和她每节课写给我的单词讲义,都让我不禁想起她:“梅干,你在美国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当中,只要一提“中国萌芽”网,大家就像谈起自己的朋友一样,感到熟悉而亲切。“千里之缘一线牵”。王晓宁和她的“中国萌芽”网,就像一位真诚的“红线女”,用一条无形的红丝线,牵起了许多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缘人的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马珍妮女士用自己的生命晚霞编织着美好的中国情愫;作为一名来华工作的美国文教专家,马珍妮女士为中国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外语人才。她从1994年起开始来中国执教,先后在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担任英语教师。在任教期间,马珍妮女士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课堂上,中国学生内向害羞,不愿开口说英语,更不敢和外籍教师对话,英语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很多同学对英语都产生了畏惧和厌倦心理。而马珍妮老师自有办法让学生喜欢她的课。她把大量的时间和心思用在课堂设计上,每次都要拿出点小花…  相似文献   

15.
年近半百,钱杰西(Jessie Rhodes Chambers)博士寻觅的视线穿透美国,投向东方,迷茫的眼神里闪出了亮点.在亚洲,她先后游历过日本、朝鲜和越南,却选择中国作为"第二故乡";在中国,她先后执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最后却恋上了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6.
不少世界银行的官员对中国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世界银行学院欧亚地区项目局局长米歇尔·德·内维斯(Michele De Nevers)就是典型的一例。内维斯是美国人,早在读高中时期,她就开始对中国问题产生兴趣。1981年,内维斯在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硕士论文写的就是关于中国私有投资,文章探讨了美国的公司、机构如何来中国投资,应该采取一些什么策  相似文献   

17.
一个跨世纪的美国妇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做她自己的事业,终于,她走完了九十九年的光辉道路.像一颗流星,消失在茫茫的天际。三十年代中期,上海。在当时的沪西小沙路上,每到夜幕降临之后,有一座小楼上总是灯火通明,歌声、笑声、读书声不绝于耳。这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进步学生办的一所女工夜校。她们教工人识字、学习文化,并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夜校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相貌美丽的美国女土,她长着高鼻子、大大的蓝眼睛、留着金色头发,她的名字DJI特丽莎·格拉施(TALITHAGER-LACH…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特殊教育研究,犹如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在这片土地的拓荒者中,有一位台湾籍学子,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陈云英,她是中国第一位特殊教育博士和著名的特教专家.  相似文献   

19.
在华盛顿与张明明一见面,便感觉到她的爽直健谈,快人快语。她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现任美国大华府中华文化艺术同盟主席。  相似文献   

20.
美籍语言专家苏姗·苏古露古苏女士是沈阳市阿里发苏姗语言培训中心的创办者,作为一名外籍教师,她不仅仅把知识传授给中国孩子,更多的是把爱洒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中国儿童。在沈阳生活的13年中,苏姗付出的是爱与辛劳,收获的是异国人们对她的敬佩与赞许。1992年,年仅23岁的苏姗随一个访华的世界和平组织来到了沈阳,被“分配”到东北大学外语系任教。这位美国南方姑娘不仅很快适应了中国北方的寒冷气候,而且还很快适应了异国他乡的工作环境。苏姗教学认真、努力,因此同学们既喜欢课上与她讨论问题,又喜欢课下与她结交朋友,而她也同样把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