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玛蒂亚·森超越了传统上从"收入"角度界定贫困的局限性,以"可行能力"为核心对贫困进行重新界定,认为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低下,而是基本可行能力的缺失。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深化了贫困生的内涵,创新了贫困生问题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
阿马蒂亚·森明确指出他分析贫困、饥饿、饥荒所采用的方法是权利方法。权利方法强调不同阶层的人们对粮食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中的权利关系,而权利关系又决定于法律、经济、政治等的社会特征。但他同时指出,权利方法还是有一定缺陷的。所以,他又提出以可行能力剥夺来看待贫困。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根据可行能力视角,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可行能力视角对贫困的分析,加强了我们对贫困和剥夺的性质和原因的理解,使我们能够在更接近社会正义所要求的信息的层面上来看待贫困和剥夺问题。权利方法和可行能力视角,对我们认识和解决贫困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稀缺降低人们的心智,本文将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拓展至认知、元认知功能与自尊,共同构成心理"可行能力"。然而,贫困对劳动力人口心理"可行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心理学实验,探讨贫困对农村劳动力心理"可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并未阻碍劳动力人口的基本认知功能,而对其元认知监测功能有阻碍的倾向;贫困对劳动力人口的外显自尊无影响,却显著损害其内隐自尊,而且劳动力贫困人口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互背离,呈脆弱型高自尊。因此,今后的扶贫政策可将认知功能作为劳动力贫困人口精准瞄准的参考标准之一,设计应对劳动力贫困人口元认知监测功能下降的助推方案,聚焦劳动力贫困人口内隐自尊的重建,以激活他们可持续减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减贫过程中,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乡村小学儿童相对贫困问题作为治贫工作的内生抵抗力量,将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山西省A县的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乡村小学儿童相对贫困的内生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村小学儿童家庭结构、家庭健康、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教育对乡村小学儿童的相对贫困具有显著性影响。为推进乡村小学儿童减贫战略步伐,必须树立相对贫困治理理念,从完善家庭可行能力、建立儿童扶贫机制、坚持健康扶贫政策推行、强化教育理念内生化等方面探索乡村小学儿童减贫之策。  相似文献   

5.
2020年后农村减贫的战略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如何精准识别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的 根源,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运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中国社会 综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民的可行能力不足具有明显的致贫效应,其中,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 等基本可行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等可行发展能力的不足均是导致农民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作 意愿的致贫效应不明显,相对贫困的状态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的工作意愿;增加农村基本公共 服务供给则是纾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方式;增加农村社会发展机会同样具有重要的脱贫效应,可以显 著降低农民相对贫困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农村贫困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贫困实质是缺少自由、缺少生存发展机会与能力的可行能力贫困。传统的反贫困政策以问题为导向的补缺型公共治理,其直接的目标指向于生存意义上的经济贫困,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凸显不足。发展型社会政策是一种与发展理念及目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政策模式。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而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嵌入为我国农村扶贫开辟了社会政策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贫困标准测算的理论与决策实践: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线的制定,是一个关乎理论与决策理念的问题。在对国内外贫困保障标准(贫困线)理论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活形态法、基本生活需求法相互结合的方法探讨贫困线的研究路径,并以广州市的城市贫困标准的制定过程为例,对贫困线制定的理论与决策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贫困内涵的认识目前已经由传统的收入低下的一维视角扩展到基于可行能力不足的多维度和缺失维度视角。相应地,在对贫困的成因和减贫措施的研究上面,也经历了从人口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最后到权利和可行能力的视角的转换。基于对现有的关于贫困方面的基本理论的提炼和梳理,本文得出了现有理论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阿马蒂亚·森摆脱贫困研究的传统供求模式,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关于贫困的权利理论,指出贫困并不仅仅指收入不足,而是权利的失败所导致的。森在《贫困与饥荒》中使用权利方法对饥饿和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权利方法依然是经济领域内的考察。森进一步提出"以自由看待发展"的伦理发展观,从人们实际享有的自由出发,以"可行能力"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综合性评价标准,关注底层人民的利益。森的贫困理论开启了对贫困问题研究的多维视角,对于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反贫困对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贫困概念核心往往是收入低下,阿马蒂亚·森认为尽管低收入与贫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对贫困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收入问题上,贫困的实质不是收入低下,而是可行能力的贫困。按照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加大我国贫困人口能力方面的投资,促进贫困人口能力的提高,是消灭贫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