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旧传播媒介日益融合,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全媒体时代。在信息泛滥、数据庞杂的传播形态变革中,教育报刊发展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部分报刊为个案,基于移动互联基础,探讨如何利用微平台进行教育报刊营销,以期实现教育报刊品牌营销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微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新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微旅游的内涵,文章首先从旅游的本质和特征两方面对微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对休闲、微旅游、微度假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从而阐释基于休闲理论的微旅游构念。文章阐述微旅游的消费特征,主要体现在微主体、微影响、微时间、个性需求突出、高品质的深度体验,提出微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研究认为微旅游分城市微旅游和乡村微度假两个种类,乡村发展微旅游即乡村微度假优势明显,微旅游符合现代乡村旅游者的需求,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文章进一步探究基于微旅游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深入产业融合与生态农业导入,开展微营销与内容营销,实施预约制与微接待,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目的是对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微影响”,从而初步构建乡村微度假系统,创新乡村旅游的中国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宁波市民微旅游参与度与认可度,信息获取渠道,出游动机、出游方式、目的地选择,出游预算及食宿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宁波应根据微旅游的市场需求现状,积极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引导市民错峰出行,完善微旅游公共服务环境,植根本土文化,创新微旅游产品,针对游客特征,有效运用微营销手段,以促进微旅游业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营销风险是其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阐述了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的概念,然后根据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生存环境,运用风险演化理论,分析小微企业营销风险类型、研究其营销风险演化机理,最后提出相应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信息碎片化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工具之一。生活快节奏的要求使得广告商不得不做出改变以迎合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在网络视频的广泛传播下,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短小精悍,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电影语言、眩目的明星光环和巧妙的悬念设置等特性。微电影广告要突破简单化、粗糙化、同质化、低俗化的发展瓶颈,朝着广告营销一体化、内容精致艺术化、制作工具简易化和互动模式游戏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供电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选择恰当的营销策略对搞好电力营销工作至关重要。基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其营销策略应该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服务营销策略、技术营销策略和社会营销策略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宏观营销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风险是营销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对营销风险认识不足 ,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微观和技术层面上。本文在对营销风险进行分类基础上 ,针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高层营销风险———宏观营销风险进行了讨论 ,揭示了宏观营销风险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造成了微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自媒体对传统的保护模式提出了挑战。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快、溯源难、自主性强、监控难的特性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的重要原因。要打破"微阅读""微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需要行业自身、技术方、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分工配合。  相似文献   

9.
VR营销作为一种继原生广告、数字营销之后发展起来的以技术为导向的新型营销手段,已经给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冲击。VR技术与营销极高的契合度使其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营销界的青睐,并在社交、医疗、旅游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营销行业。当然,它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打破VR营销困境,需要从技术瓶颈的突破,内容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用B端市场带动C端市场,以及多途径组建VR营销团队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营销异军突起,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微营销。所谓微营销,属于营销大军的新成员,也是最具潜力的成员之一,具有成本低,性价比高等优点,它能够将线上线下营销整合起来,线下引流到线上支付,线上引流到线下浏览。主要表现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公司微商城等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