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1190年(金章宗明昌元年。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出生于现今的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1257年(蒙古蒙哥汗六年。南宋理宗宝祐五年。)在今河北省获鹿县的寓舍病亡,终年68岁。 元好问逝世后,他的门生郝经用马车将其灵枢运回故乡,葬于元家坟。1282年,他的门生魏初和姜  相似文献   

2.
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学者称之为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他出身于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高中榜眼,历官宝文阁待制、江淮制置使。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思想家,永嘉事功学派集大成者。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为首的道家派,陆九渊为首的心学派形成鼎足之势。“乾(道)、淳(熙)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两派,  相似文献   

3.
◎原诗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作者点击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相似文献   

4.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省永康县人。他是南宋时事功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水康学派的开创者。他在十八九岁时著《酌古论》,针对积贫积弱的南宋政权,提出了“伯王大略,兵权利害”,即为当时婺州太守周葵所赏识。他从强烈的抗金复国的愿望出发,从历史上寻找借鉴,提出了南宋政权如何摆脱受金国欺凌的困境的策略,为他一生抗金复国思想奠定了基础。不久周葵入相,“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尽其议论。”(《宋史·陈亮传》乾道五年(1169)27岁时,他被录取为太学生,不久则名满京都。薛士龙《浪语集》中说:“洎访旧知于学,则闻二陈(指陈亮与陈傅良)之名籍甚京师。”36岁时,他向宋孝宗连上三书,提出了抗金复国的全面策略。据陈亮的好友叶适说:“初,天  相似文献   

5.
一、董仲舒及其《春秋繁露》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治公羊春秋,是《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两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在汉景帝时曾任“博士”。汉武帝即位后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要点,其核心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同时,提出了“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以实现其  相似文献   

6.
陈傅良是南宋前期著名学者,《宋史·儒林》有传。他是当时国内三大学派之一的永嘉事功学派的重要思想家,笔者曾和徐规教授合写过《陈傅良的著作及其事功思想述略》一文,着重叙述他的事功。由于“《宋史》于诸史中号为芜杂,南渡以后,又极荒略”,而每位学者的成就与思想面貌,又为他的社会历史条件、环境等等所决定,因此,本文拟对《宋史·陈傅良传》(下称《宋史本传》)有关家世、生平、官职、生卒年月等等,试加补正。以作续篇。  相似文献   

7.
阴历正月十五,旧称上元节,是古代中国相当重要的一个节日。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的上元节,刚刚继承帝位的宋理宗赵昀在清燕殿举行宴会,恭请皇太后吃饭。  相似文献   

8.
刘辰翁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辰翁,是由宋入元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史上,他第一个把评点这种形式运用于小说批评,批点了“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从而对后世的小说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1232),卒于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1297),和关汉卿时代大致相值。他在南宋时因廷试直言忤贾似道,仅做过濂溪书院山长等小官,宋亡不仕。“抑于时而天下知名,士多钦其伉  相似文献   

9.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为诗名所掩,他的词历来不够重视。其实,陆游词的成就不能低估,其中的爱国词,同样表达了爱国者的心声。一陆游生活在女真贵族频频南侵,南宋统治集团一味屈膝求和的国难时期·反对投降,匡复中原,是他矢志不谕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他的词作中留有非常清晰的痕迹。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二月,朝廷遣使赍蜡书间道往中原,招谕士民据有州郡的豪杰奋起杀敌。这《蜡弹省札》就出于陆游的手笔。当时他在枢密任编修官,是中书省和枢察院请他代写的。①他就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古代的史籍很早就对南海诸岛进行了记载,其中有一位温州人周去非,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撰写的一部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中,对南海诸岛的位置和特性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周去非在南宋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于乾道八年(1172)被朝廷派到广西钦州担任府学教授,一年多后回乡丁忧(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