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骏写了一则简讯,题目为《江西出版〈国学大师丛书〉》,全文如下:“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国学大师丛书》,这套丛书现已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全书1600余万字,第一批7种《熊十力评传》、《马一浮评传》、《柳治微评传》、《蔡元培评传》、《黄侃评传》、《冯友兰评传》、《康有为评传》等已陆续付梓。”以上消息载1992年7月4日《文艺报》第4版。这是十多年前的旧报纸,不知消息见报后有无更正,这里,“柳治微”错了,应为“柳诒徵”。柳诒徵先生(1880-1956)字翼谋,号能稼楼主,晚号劬堂,江苏镇江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2.
唐弢在《琐忆》里记述他于1933年至1934年之间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投稿,“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时候,还有一位新进的青年杂文家也被误认为是鲁迅的化名,那就是徐懋庸。不过,唐弢是被叭儿狗们错认为鲁迅的新笔名,而徐懋庸则是被《自由谈》的经常撰稿者林语堂当作鲁迅新变换的署名的。《徐懋庸回忆录》第七章里忆述了此事:“一  相似文献   

3.
1989年,葛优、巩俐主演的《代号美洲豹》是张艺谋通俗化的试水之作,人财两空后,他又回到了《红高粱》的路数上。直到2000年的《幸福时光》,张艺谋的电影始终是拍给文化精英看的。而从新世纪  相似文献   

4.
李革新 《中华魂》2014,(13):34-36
2014年第2期河北《杂文月刊》(下)转载了2013年12月11日《渤海早报》韩石山《我是一个怯懦的作家》的文章,说自己不敢在作品中描写"好地主",所以是一个"怯懦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无论是哪种媒体或是人们口语中,真可谓是言必有"和谐",而且连《论和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书也已出版发行。可见,"和谐"已成为我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什么是和谐,和谐即协调的意思。《辞源》引证几种古籍对这个词的源头作了佐证。《左传》上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汉书》上说"夫任一  相似文献   

6.
“诗言志”是中国美学史上最早的关于诗歌的理论。这个重要观点,记载在《尚书·尧典》之中。 据顾颉刚等考证,《尧典》应是战国时的作品(《古史辨》卷三)。“诗言志”的观点不可能如《尧典》所说是帝舜提出来的。尧舜时代的音乐水平非常低下,决不可能产生如文中听说“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那样完备的乐器,更不可能产生审定音阶高低的声“律”。《尧典》关于“诗言志”的记载,实际上反映着周朝时人们对于诗歌的看法。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相似文献   

7.
“语丝文体”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丝》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1930年3月在上海自行停刊,前后历时5年多。本文通过对《语丝》杂文的世界、精神和文体的分析,表明了《语丝》的成就在于杂文,探讨了《语丝》杂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批判精神,说明了《语丝》的杂文被认为是“语丝文体”的原由。《语丝》聚集了一流的写作队伍,创造了别具特色的“语丝文体”,为现代文坛增添了迷人的亮色。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的临江,《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中国历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注为今江西清江县。这是不对的。临江最早记载于《汉书·地理志》,为汉代巴郡所辖县,治所在今四川忠县。《旧唐书·地理志》谓:“临江,汉县,属巴郡……贞观八年改临江为忠州,治于此县。”因此唐代临江仍在今四川忠县。江西清江之临江建于宋。《宋史·地理志》记:“临江军……淳化三年,以筠州之清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07,(9)
《我爱我家》中爷爷的扮演者文兴宇的去世,让广大喜爱他的观众唏嘘不已。文兴宇1941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是中国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央实验话剧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有话剧《枫叶红了的时候》、《灵与肉》,电影《爱情麻辣烫》、  相似文献   

10.
写作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借助经验积累而来的,并未上升到理论高度。其中,“什么是描写?”就是需要商榷订正的问题之一。什么是描写?或说怎样给描写下一个定义呢?《“辞源”正续编合订本》(一九三九年版)和《“辞源”修订本》(一九八○年版)均称“描写:摹写也”。这是以词解词,显然不能视为“描写”的定义。较有探讨价值的解释是下述两家。1.《汉语词典》(一九四七年版《国语辞典》删节本):  相似文献   

11.
介词有人称之为副动詞,如吳文士同志的《語法讲义(初稿)》(1953年9月上海东方书店第一版)、郎峻章同志的《汉語語法》(《东北师范大学函授讲义》,1955年4月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孺牛同志的《大众語文学习手冊》(1957年6月广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为什么把已經习用的“介詞”改称为“副动詞”呢?陈书农同志說:“介詞是从动詞中衍化出来的一系列的詞。”(陈著《现代汉语语法》63頁)因此他虽然沒有把介詞称为副动詞,但仍把介詞当作动詞中的一类。这些看法和做法大概是受了王力先生和呂叔湘先生影响的結果。王力先生在1952年4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本《辞源》〔四卷本〕第2册第1435页《晁公武》条下说:“守营州时,撰《郡斋读书志》,二十卷。”(亦见该馆1988年7月版《辞源》合订本第776页)按:“营州”误,应是“荣州”。清同治三年(1864)版《嘉定府志》卷46《艺文志》所收《晁氏读书志二十卷》条下说:“晁公武撰。”又引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公武得南阳公书五十箧,合其家旧藏,得二万四千五百卷。绍兴二十一年,守荣州,日夕校雠,每终篇,辄论其大旨,所发明有足观者。”又同书卷21《职官志》:“晁公武,钜野人。绍兴中,荣州刺史。”又32卷《…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图书奖评委会”通知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东涛教授主编的《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丛书 ,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丛书共分 1 6分册 ,依次为《中国农村改革 2 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2 0年》、《中国所有制改革 2 0年》、《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2 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 0年》、《中国就业体制改革 2 0年》、《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2 0年》、《中国财政改革 2 0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 2 0年》、《中国对外开放 2 0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大连图书馆所藏部分《越铎日报》中,发现四篇“古文”,分别署名“独应”或“独”,它们是:在社论栏发表的《望越篇》(载一九一二年一月十八日)和《望华国篇》(载一九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禹域秋阳”专栏发表的《尔越人毋忘先民之训》(载一九一二年二月一日)和在“黄钟”专栏发表的《民国之征何在》(载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我们认为这四篇文章都是鲁迅佚文。现将全文试加标点抄录如下,并谨从几个方面做一考证。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教学与进修》上发表的《古诗文中修辞误释三例》一文,很受启发。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一般的修辞书上,甚至根本不提它。王继如同志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他关于通感的一些论述,也是正确的。但我对他所举《阿房宫赋》当中的例证,还有一点疑问,现在提出来向王继如同志请教。 关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古文观止》释为:“临台而歌,则响为之暖,如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大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精神”大讨论马相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问题的首先提出,是在1993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上。随即《读书》展开讨论,《光明日报》、《作家报》、《作家》、《中华读书报》、《文艺争鸣》、《文学报》、《文艺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都参加广大讨论。迄今尚未偃...  相似文献   

17.
姚迪雄,世界著名华人画家、文化使者,祖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乌鲁木齐市,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姚迪雄成长于骏马之乡伊犁,1979年移居澳大利亚。其代表作品是载入《吉尼斯大全》的63米长卷《2000袋鼠图》和100米长卷《澳洲魂》。  相似文献   

18.
“母猴”辨     
《辞书研究》1982年第3期所载冯英子同志《不要泥古》一文,在谈到“玃”字的释义时说: 按《辞源》的说法,是“大猴也”,按照《辞海>的说法,是“大母猴也”。究竟是“大猴”还是:“大母猴”?《吕氏春秋>说:“玃似母猴”,既然是“似”,可见并不是“是”。是否母猴,在疑似之间。查《唐宋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中说:“见大白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队伍中,胡梅娜同志对编辑学的研究,可谓是成就卓著者之一。自1990年以来,她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论编辑语言》、《编辑形象语言撷要》、《学报的信息载量》、《学报性质摭遗》等十多篇文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今年第二期载有短文,提出《“毛鲁会见”是真是假”》的问题。现据有关资料查实,“毛鲁会见”云云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沈鹏年捏造出来的。沈鹏年的恶劣行经影响极坏,上海电影制片厂已对其作了组织处理。《鲁迅研究动态》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号载有专文揭露沈鹏年造谣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